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语解读

(2023-06-15 19:55:34)

今天观摩了主题为画语解读——一种游戏后集体分享交流方式的思与行,活动中阐述了,基于对集体交流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探寻了一种新的交流与分享方式,即“画语”解读——让孩子在游戏结束后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其最想和大家交流与分享的内容,并对孩子的话语进行记录。这和我们现在在进行的一对一倾听其实是差不多的类型的,“画语”解读的方式对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专业能力上的挑战,它更多地要求教师耐心倾听、记录和分析“画语”背后的内容,及时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解读。尤其是对我们青年教师而言,可能对集体交流活动的组织仍存在困难,不知道该如何抓取有价值的分享内容,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有效分享,这时可以尝试“画语” 解读的方式。通过持续记录,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与特点,也有利于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画语”解读作为一种新尝试,我们期望它能为游戏的交流与分享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共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激发继续游戏的愿望,延续游戏中的快乐。

“画语”解读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可以纵向地展现某一个孩子连续几日的游戏情况。教师除了可以了解该孩子的游戏情况,还能发现很多其他方面的发展特质,如孩子的表达习惯与特点、与同伴的交往方式、建构代平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发层特点,为孩子发层评价收集更多的信息与证据。本次研讨活动,总体让我受益匪浅,对幼儿的“画语解读”方式和“画语解读”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大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丰富幼儿的词汇、语言交流和经验的累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