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研究现状综述
(2023-03-06 20:22:40)师幼互动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
本研究围绕师幼互动主题,从知网、万方等资源数据库收集了多份文献资料。在对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整理、加工的基础上,本文从什么是师幼互动、师幼互动的现状及基本特征、影响因素、价值、如何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等方面对师幼互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已有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师幼互动的重要价值、类型、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都较为具体和深入,系统研究较多,经验描述占比例较多。存在的主要不足是深入细致的对师幼互动内部细节的研究有所欠缺,从情感角度分析师幼互动的研究较少。
关键词:师幼互动;互动;情感
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师幼互动便成为了国内外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各国教育改革对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师幼互动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受到研究者的日益重视。本文对幼儿园师幼互动研究状况进行概述,并从情感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什么是师幼互动
刘晶波指出师幼互动,具体指贯穿存在在幼儿园内部的一日生活中的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Ainslie&Anderson在研究报告(1984)中指出,师幼互动本身不是单纯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而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可被视为如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那样的情感依恋型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对教师的依恋与他们对父母的依恋一样也是以感情为纽带的。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师幼互动内涵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都强调了师幼双方的互动,强调情感因素。
二、师幼互动的现状
巨金香在研究中发现: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现状呈现高质量师幼互动缺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支持质量虚高、教学支持质量低且难以提升及高质量师幼互动持续性不足。[]项宗萍(1995)通过对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的研究指出,我国目前师幼互动中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以纪律约束偏多,幼儿自由活动的余地小;师幼互动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视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培养。[]在1990年至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的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研究”研究结果中指出,在对幼儿所持态度层面上,以指责或批评为主的否定性态度占29.21%,而积极态度占26.59%,中性态度则占39.79%。这种比例分布表明在我国现存的师幼互动中,幼儿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批评指责多于肯定、鼓励与表扬。[]巨金香也指出积极情感型师幼互动的比例大大增加,但消极情感型师幼互动仍然是师幼互动的主导性质。因此,正确认识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掘其教育潜力,提高互动质量是师幼互动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黄娟娟指出,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分别是幼儿和教师,其他方面还可以考虑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影响。[]一方面是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涉及到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幼儿早期的人际关系经历等多个方面。费恩、格利博蒂、博尼(1993) 的研究结果证实, 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教师进行互动的情况。开朗的与教师关系较好的幼儿受教师的关注与反馈较多,反之。在所有早期的人际关系经历中,幼儿与父母之问形成的亲子关系状况是师幼关系的基础。艾里克森、潘恩塔(1989) 指出,幼儿尤其是低龄的幼儿指向教师的行为模式、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与情感亲疏程度几乎就是既定的幼儿与父母互动的翻版。
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特征。在教师特征中,研宄者们聚焦了教师的教育背景(包括学历、专业)、带班经验、培训经验及有无学前教育证书等因素。Helleretal等人为400余名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结果发现心理健康咨询可以提升学前教师的互动质量(比如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Helleretal.,2012)。Laparoet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教育信念、压抑表现等教师特征也能够有效预测师幼互动的质量(Laparoet.,2009)。
这两大方面影响着师幼互动的质量,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师幼互动因素的研究大都过于笼统,并没有深入剖析影响因素背后的原因,我可以对这一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旨在深度剖析影响师幼互动因素的各个方面,为提高师幼互动质量服务。
学者们研究师幼互动对儿童的发展主要从对幼儿的学业和心理健康方面探究,其中对幼儿学业的影响的研究较多。韩春红从生态系统观和社会文化观进行分析,强调了教师通过师幼互动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若干机制,但是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促进儿童发展,特别是对其读写和语言发展的促进。而低质量的师幼互动甚至会阻碍、干扰儿童的发展。韩春红还指出髙质量的师幼互动有助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发展。[]罗呜认为幼儿教育本身就具有情感化特点,和谐的师幼互动将对幼儿社会性观念的形成、幼儿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及个性、智力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皮亚塔和汉姆(Pianta%Hamre,2001)对179名儿童进行了一项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追踪研宄,发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对儿童的发展还具有持续影响。
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发展自我,建构自己的行为,同时,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履行着教育者的职责,实现着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因此,研究师幼互动运作中的基本问题,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对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姚铮(1994认为教师与幼儿是幼儿园人际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探讨了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明确指出在师幼互动及其交往中,如果教师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幼儿就更容易得到安全感、归属感,在交往中行为更为正向、积极。反之则不然。[]唐思群与屠荣生认为,师幼互动需要教师深切地了解幼儿,与幼儿达成心灵的默契。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深切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的了解,才能产生师幼之间心灵的沟通。[]芬妮,格莉斯坦森和马拉维克(Feeney,Christensen,&Moravcik)在“儿童生活中我是谁——关于年幼儿童教育的介绍”一文中指出: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亲切照顾、时刻满足幼儿的身心需要会对幼儿安全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探索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师幼互动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入、非常的具体。但已有的研
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说,对于师幼互动的研究,经验描述得多,缺乏科学的实证,深入、细致的对师幼互动内部细节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并且,师幼互动不是单纯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而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对教师的依恋与他们对父母的依恋一样也是以感情为纽带的。情感在师幼互动中作用更大。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当今师幼互动状况的文章还较少,从情感可接受的程度去考察目前的师幼互动还比较少。
七、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鉴于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和分析,我发现对于师幼互动的系统研究较多,并且对于师幼互动中的情感的研究较少,因此我准备从师幼互动中的细节——即师幼互动中教师的爱与规则的把握上来具体详细地阐述:师幼互动中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的爱与规则的度的把控,从情感与现实的差异、理论与差异的矛盾来深入剖析,通过个案的观察分析,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考察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尝试为我国开展更深入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韩春红. 上海市二级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项宗萍. 从“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看我国幼教机构教育过程的问题与教育过程的评价取向[J]. 学前教育研究,1995,(02):31-35.
[4]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5]黄娟娟.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基于上海50所幼儿园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观察分析[J].教育研究,2009(07)
[6]罗鸣.教师与幼儿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J].福建教学与研究,1990(3):14.
[7]黄晓婷,#宋映泉.学前教育的质量与表现性评价——以幼儿园过程性质量评价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2-10.
[8]姚铮.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1994(2):7.
[9]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