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标签:
转载 |
分类: 经济生活 |
※《经济学原理》/{第03篇·市场和福利}
※{第01节·消费者剩余}/ 专题02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与一种物品或劳务的需求曲线密切相关。
见下列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http://s1/mw690/002by4Lzzy6I4wZyItWb0&690
http://s4/mw690/002by4Lzzy6I4x0KuAzc3&690
注意需求曲线的高度与买者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
边际买者是指,如果价格再提高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买者;例如,在需求量为4时,需求曲线上对应高度为50元,Ringo即为边际买者。
由于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可以用它来衡量消费者剩余。
见图(a):
http://s4/mw690/002by4Lzzy6I4x1yiQjd3&690
图(a)中,价格是80元(或略高一点),需求量是1。注意:80元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等于20元,即John的消费者剩余。
见图(b):
http://s2/mw690/002by4Lzzy6I4x2ehPz51&690
图(b)中,价格是70元(或略高一点),需求量是2。注意:70元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等于红色和黄色两个矩形的总面积——红色矩形面积等于30元,即John的消费者剩余;黄色矩形面积等于10元,即Paul的消费者剩余;总面积等于40元,即市场上的总消费者剩余。
上述中得出的结论对所有需求曲线都成立——价格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总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
这之所以正确,是因为需求曲线的高度衡量买者的支付意愿,支付意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每个买者的消费者剩余。因此,价格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的消费者剩余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