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是对父亲的最大的感恩
(2022-04-06 10:22:40)清明祭扫是对父亲的最大的感恩
又是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2022年4月3日我们全家从昆明、楚雄、大理跟随母亲又踏上回家扫墓祭祖的回程,一起回乡祭扫。阴阳两隔。曾经的亲人,再也无法见到。今年清明,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这难得的好天气,虽有疫情相阻,但不孝子为父上坟之想法却更为急切。从楚雄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颠簸,终于回到老家,稍作休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7只大公鸡去坟山后土领生,烧好香烛、纸钱,贡好水果、蛋糕、糖果。清洗好父亲的墓碑。献上一捧花,表达着对父亲的思念。
按照传统的礼仪悼念完父亲后,我静静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望着未尽香火所升起的袅袅青烟,听着随风飘逸的灰尘发出的丝丝声响,陷入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转眼间,父亲辞世已经6年多了,今日扫墓,站在父亲墓碑前心中的那份哀思还是忍不住化作眼泪流出来,站在父亲墓碑前,看着父亲的坟墓,父亲在里边,我们在外边,看着坟前化成了灰的纸钱残骸在风中飘飞、旋转,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曾经的呼唤,再也无法得到回应。
唯有我们的记忆,是父亲曾经存在的证明。
我会永远把父亲对我讲的话,作为我前进的动力,我会永远怀念父亲。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不能奢望亲人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一个人活在世上,可以选择职业,可以选择爱人,可以选择朋友,却无法选择谁做自己的生身父亲!我们每年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是不是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其实对我们来说,祭祖是为了记住。记住自己的姓,记住自己的名字;记住自己从何而来,记住自己又为何而出发。
我们信仰的也从不是鬼神灵魂,而是相信亲人对我们的爱是不会消失的,父亲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我们心里。
因此,清明节,才是我们的的感恩节!
年复一年,我们在这天与已经逝去的亲人重聚,也在这一天缅怀英雄烈士,感恩生命的不易。
清明,让我们学会勿忘,更加懂得珍惜。
在我的思维认识中人的一生有实际上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也就是社会忘记了你;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也就是没有人再记得你。这是真正的死亡,也就是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想念你。点一盏心灯,致逝去的亲人。逝去不是死亡,忘记才是。今天,让我们点一支心香,燃一叠香纸,捎去对逝去父亲的思念,捎去想对父亲说的话,捎去对子孙祈祷的心愿。
也让我们为逝去的父亲,点一盏心灯,照亮天堂的路,让天堂的父亲不再孤冷;希望父亲能永远活在这春天,活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每一个人不妨点一盏心灯,祝福亲人们一切安好,祈求你我岁岁平安,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正所谓,清明清明,心清则明。它不仅是寄托哀思的时节,还是一个放下过去,向往明天的契机。
记得父亲去世之后,我们兄弟姐妹都有这个心愿,以后每年无论再忙,只要抽得出时间清明都要回家看看父亲和亲人,一晃6年过去了,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跟随母亲回家看父亲,每次回去都匆匆来去,然而内心却始终思绪万千,而且年纪越大,越是感慨万千!我13岁开始外出读高中,对于故乡我是没有多大的留念和感情,也许26年的大姚矿山生活,6年的迪庆矿山生活,8年的昆明生活,已经从骨子里把矿山做故乡了!可是于每年的清明之旅,却是心之所期,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了6年多了,内心里始终心怀愧疚,无法平复,而且随着自己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愧疚之情愈深,也许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是每一个丧父者永远的心结和一辈子的内疚!有时候也会恨自己,自13岁读高中以来便开始外出读书工作,真正和父亲一起呆的时间少之又少,曾经年少爱追梦,梦醒之后才发现亲人不在,亲情已逝!
现在,当自己已近花甲之年,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竟是不能自制,父亲虽是一介农民,祖祖辈辈活在农田之上,父亲只读过三年书,也识不了几个字,然而父亲的见识和明理,善良和宽容,坚强和勇气却让如今的我自感汗颜,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多读书,要有气量,人有多大气量就能有多大发展!
清明之际,愿生者珍惜,好好活在当下,珍惜岁月,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
这或许,就是清明祭扫带给我们最美的意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