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兰亭雅集,是42位名流的一次盛会 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2020-05-26 17:06:00)
标签:

转载


兰亭雅集,是42位名流的一次盛会

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一次风雅聚会

诞生了

千古绝唱《兰亭序》

时间

三月初三

这一年

王羲之刚刚过了五十大寿

http://p1.pstatp.com/large/2cc0005735f404f9834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http://p2.pstatp.com/large/2cc000573612dea80b7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浙江绍兴兰亭鹅池

时间,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

三月初三,是上巳节。我国古老的民间习俗“修禊”之日,这个日子非常重要,要到水边举行祓禊仪式,祭拜天地神祗,人们用香熏草的药水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天的气息,消除病灾与不祥。晋穆帝永和九年那一年,那是王羲之任职会稽内史的第三年,这一年他刚刚过了五十大寿。作为一郡之首,最高地方行政长官,他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地点,选在风景秀美的兰亭

这样玩耍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http://p2.pstatp.com/large/2cc000573620b6023f3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地点选在了兰渚山下,风光山水俱佳的鉴湖湖口——兰亭。兰亭,本是秦始皇时期设置的一个基层组织名称,当时相隔十里,设置一亭,每亭设置亭长,这里因为越王勾践曾经种植过兰花而得名兰亭。汉代,官府设立了供传递公文过往车马住宿、歇息、喂马的驿站,由此兰亭成为驿亭。

http://p3.pstatp.com/large/2f30001dcee32edbff3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时间地点都确定以后,去干吗呢?邀请文人雅士、社会名流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他们是:

王羲之、谢 安、谢 万、孙 绰、徐丰之、孙 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凝之、袁峤之、郗 昙、王丰之、华 茂、庾 友、虞 说、魏 滂、谢 绎、庾 蕴、孙 嗣、曹茂之、曹华平、桓 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谢 瑰、丘 髦、卞 迪、王献之、羊 模、孔 炽、刘 密、虞 谷、劳 夷、后 绵、华 耆、谢 滕、任 儗、吕 系、吕 本、曹 礼等42人。

东晋王、谢、桓、四大家族成员都有,王羲之及家人参与最多。

http://p2.pstatp.com/large/2cc0005735e4b76c954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这42人我们大多不太熟悉,但我一介绍大家就会明白,这是一次顶级的名流聚会。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王、谢、桓、庾四大家族成员都有。这批人有许多故事的,值得多说几句。

这里我们先说说东道主王羲之及家人。兰亭雅集活动,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有六个儿子参加,即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七子王献之。王羲之一门占与会人数的六分之一,这当然是因为王羲之是这次集会的东道主有关。王羲之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也就是现在的绍兴。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善隶、草、楷、行各体,对先贤书法碑刻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等;草书《十七帖》、《初月帖》等;行书《兰亭序》、《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王羲之的几个儿子个个聪明灵秀,最小的儿子王献之这一年只有10岁,5个哥哥都去了,他肯定吵着也要去兰亭。这样的雅集,对于王献之的成长也是很有裨益的,所以父亲就带着他同去,感受山水之秀美,聆听前辈之教诲。长子王玄之,工草书和隶书。次子王凝之作过左将军、会稽内史,官位几乎与父亲相同。他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谢道韫是非常有名的才女。

王献之从小受到熏陶

书法非常高妙

最终与老爷子

并称二王

http://p1.pstatp.com/large/2cc0005736053f162a3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王献之《中秋帖》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官谁大?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王献之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

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

后成为简文帝驸马

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所以官位儿子比老子大,

历史上儿子的书法地位

也一度比老子高。

当然最终因为唐太宗的推崇,

王羲之尊为书圣。

http://p1.pstatp.com/large/2f40001da5368a1b3f1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王羲之的故事

东床坦腹

入木三分

写经换鹅

躲婆弄

戒珠寺

这些故事大多知道

就不细说了

http://p10.pstatp.com/large/2f40001da5460100dd5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陈老莲《羲之笼鹅图》

http://p1.pstatp.com/large/2cc00057363e0a51eb3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王羲之东床坦腹

在兄弟中五子王徽之颇值得一说,有人评价他是“六朝最狂的名士”。他为官时因为受不了朝中各种规矩的束缚,所以下决心“弃官东归”。他因为生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即使临时借居的房子,也要在房前屋后亲手栽满竹子,并且每天在竹林之下,吹啸咏竹。

http://p3.pstatp.com/large/2cc0005736476bbd9ae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更绝的是雪夜访戴的故事:一天夜晚,忽然下起大雪,王徽之一觉醒来,已是子夜时分。他便命仆人打开窗户,拿些酒来,一边喝酒,一边眺望远处。只见白茫茫一片,王徽之心中有些彷徨,于是口中念起了左思的《招隐》诗,念着念着,忽然又想起了剡溪的好友戴逵,并决定去拜望他。山阴与嵊县相隔百里,王徽之乘着酒兴,不顾天寒路途,连夜乘船溯江而上,船行百余里,到第二天中午才来到戴逵的家门口,他正准备敲戴逵家的门时,突然停住了。此时的王徽之不但没进门去拜访戴逵,而且吩咐仆人掉转船头回到了家中。有人问王徽之,你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拜访朋友,为什么到了朋友家的门前,又不进而返呢?王徽之坦然回答道:“我本是乘酒兴正浓之时而来,现在酒兴已消失殆尽了,那么见到戴逵又有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王徽之雪夜访戴逵的佳话。

http://p3.pstatp.com/large/2f30001dcef4a6f4ac8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明戴进·雪夜访戴图

晋朝两大宰相出在王家与谢家,王家是王导,是王羲之的堂叔叔。谢家是谢安。

兰亭雅集官位最高的是谢安,他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宰相。这个人有许多故事的,当时的宰相王导(王羲之是他的堂侄)很器重谢安,因为青少年时代的谢安就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他多次拒绝做官。东晋朝廷先是征召他入司徒府,接着又任命他为佐著作郎(这是一个六品官),都被谢安以有病为藉口推辞了。后来,不愿当官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这些名士交游,游山玩水,吟咏诗文,自由自在。东晋时期的贵族阶层,他们衣食无忧,不工作就可以享受贵族生活的,所以有时候他不想做官,你真的没有办法。

http://p3.pstatp.com/large/2f40001da556a0af2f5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催逼,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不干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曾多次征召,谢安仍然予以回绝,一点都不给朝廷面子。当官这个事情,有时候你想做,别人偏不让你做,你不想做,别人偏偏一直记挂着,想让你做。谢安不想做官,差一点被朝廷终身监禁。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接连上疏指责谢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对谢安禁锢终身的决定,后来皇帝还是明智的才下诏赦免。然而谢安却不屑一顾,泰然处之。这样的故事,现在听听都很敬佩的。那么,这样一个人后来为什么又做宰相了呢?

http://p3.pstatp.com/large/2f40001da585045df54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公元360年,谢万兵败,被废为庶人,谢氏一族再无重要人物在朝。谢安感觉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不得不“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功名太盛,导致皇帝猜忌,竟然没有封赏。谢安是明白人,从此低调避祸。

http://p3.pstatp.com/large/2f40001da57d04067ba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一" />

郗鉴书法作品

郗氏家族的代表即郗昙,郗昙为郗鉴次子,郗鉴是王羲之的丈人,王羲之是郗鉴的女婿,所以互相之间的关系挺复杂的。

庾氏家族则有庾友和庾蕴,他们都是庾冰的儿子。庾冰,曾以中书监身份在内朝掌权,亦促成晋成帝传位给弟弟晋康帝,以巩固庾氏势力。庾冰为官清廉谨慎,以俭约自居,一次儿子庾袭借了十匹官绢,庾冰知道后大怒,打了他以后将绢布都送回官府。俭约之风至临死仍坚持,死后家无妾侍婢女,亦无物资产业,获得世人赞许。

当时清谈名士孙绰也在其中。孙氏家族中有三人参加,孙绰的儿子孙嗣,孙绰的哥哥孙统。所以说,兰亭雅集是书法家、文学家、社会名流的一次盛会。

关于兰亭盛会的

一些玩法与成果

且等下篇

曲水流觞活动与《兰亭序》的来历

丨喻革良细说兰亭之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