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梅西云
梅西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63
  • 关注人气: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和夜航船

(2019-09-24 20:32:57)
标签:

红楼梦

夜航船

张岱

分类: 张子评说红楼梦

红楼梦和夜航船

文本对照

1.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张岱红楼梦:

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诗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做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他们不来,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黛玉见他这般劝慰,也不肯负他的豪兴,因笑道:“你看这里这等人声嘈杂,有何诗兴!”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凹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四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

张岱夜航船:

榻侧鼾睡

宋太祖欲伐江南,徐铉入奏乞罢兵。太祖曰:“江南主有何罪,但卧榻之侧,岂容人鼾睡耶!”

2.追魂碑

张岱夜航船:

追魂碑

叶法善尝为其祖叶国重求刺史李邕碑文,文成;并求书,邕不许。法善乃具纸笔,夜摄其魂,使书毕,持以示邕,邕大骇。世谓之“追魂碑”。

张岱红楼梦:

叶法善摄魂以撰碑

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

张岱琅嬛文集:

寿沈完白八十

吾叔轻狂病两踝,召赋玉楼李长吉。

徐渭《四声猿》:

汉阳江草摇春日,天帝亲闻鹦鹉笔。可知昨夜玉楼成,不用陇西李长吉。咱两人奉玉帝符命,到此召请祢衡,不免径入宣旨。

张岱和李贺:著《昌谷集解》

张岱对李贺的诗歌下过工夫。据《祁忠敏公日记·山居拙录》九月十日记:“得张宗子书,示以所注李长吉诗。”《山居拙录》是崇祯丁丑年(1637)日记,可见是年张岱曾注解李贺诗,即《昌谷集解》一书,此书已佚,其序言收入《琅嬛文集》,藉此可以看出张岱对长吉诗歌的见解。在这篇序言里,张岱总结了南宋以来注解长吉诗歌诸家的特点,他肯定宋代刘辰翁、吴正子二家对李贺诗歌的注解,代表两种注解方式:“刘须溪以不解解之,所谓吴质懒态,月露无情,此深解长吉者也。吴西泉亦以不解解之,每一诗下,第笺注其字义出处,而随人之所造以自解,此亦深解长吉者也。有此二人,而余可不复置解矣。”吴正子采用的是汉儒注经的方法,注重字句的笺释。而刘辰翁则以诗解诗,以评点者的诗心去领会作者的创作意旨。张岱看到了这两种泾渭分明的解诗方式的内在联系,他以药物治病来作比喻解诗:“故徐青藤、董日铸,用劫药者也;吴西泉,用官料药者也;刘须溪,则不用药者。”药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他说:“夫药亦有数等,庸医杀人,着手即死者无问矣。乃有以174偏锋劫剂,活人什三,杀人什七者;有以大方脉、官料药,堂堂正正而手到病除者;乃有草泽医人,名不出于里,而以丹方草头药起人于死者;乃有不用刀主,不用针贬,而第吸其夜半沆瀣之气,而使其自愈者。”而张岱以“一日草泽医人”自居,其目的“非解病也,解药也”。即“解解长吉者也”。徐渭和董懋策以己意诠解《昌谷集》,虽多精识独见,同时也不乏粗疏牵强之处,张岱针对徐、董注中的缺陷作了补救。在《昌谷集》的评注中,独辟蹊径,具有不可或缺的学理价值。

3.火肉

张岱红楼梦:

紫鹃:“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姑娘想着好么?”黛玉道:“也罢了。”

——

张岱琅嬛文集:

《浦江火肉.金华》

张岱

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

珊瑚同肉软,琥珀并脂明。

味在淡中取,香从烟里生。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人张岱的这首题为《浦江火肉 金华》的诗,读来令人产生如获至宝的高兴和由衷的感激之情,这首诗称得上是咏金华火腿的奇诗。因为古人所称“火肉”即火腿,浦江火肉可理解为浦江生产的金华火腿。之所以称为奇诗,是因为张岱的咏方物诗原来有20首,题下却已标明“缺十首”。而现在的10首中,尚有缺字的不说,咏水果的又占了一半,留下的真正属于咏烹饪食品的仅有五首了。火肉一诗得以完整无缺地存世,呈现在今人面前,实在可喜可幸。

这首咏物诗开头两句,诗人开门见山地直言猪肉是至味之物,而金华早早就已得盛名了。作为一位古代的文人雅士,张口大赞猪肉最美,若没有苏东坡挥写《猪肉颂》和那种“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胆量和勇气,怕是不敢启口的。好在《咏物诗二十首》题下,诗人有话申明在先:“自是老饕,遂为诸物董狐。”当然,士大夫文人是爱清淡、爱蔬菜的,东坡还是这一风气的开创人之一;张岱爱吃蔬果也是颇有名气的。“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重要之处在于为我们常说的金华火腿始于唐,盛于宋,历史悠久一说,提供了又一有力证明。

诗是讲究形象美的。这里诗人紧接着以珊瑚、琥珀那样形色皆美的鲜明形象,精辟的比喻,极力摹写被他解剖开的金华火腿的色形俱佳之美。将金华火腿瘦肉的嫣红似火,肥脂的依稀透明描述得淋漓尽致,非常贴切,非常传神。“珊瑚同肉软,琥珀并脂明”承上而来,从外及里,读来令人大饱眼福、耳福,馋涎欲滴。确切地说,这是从古到今优质金华火腿一脉相承的特具品质的历史记录与见证。

“味在淡中取,香从烟里生。”五六两句,不仅道出了金华火腿美味和馨香的由来,且也讲到了以味为核心这一火腿腌制的工艺标准。看来,诗人敏锐的洞察力是十分惊人的。古代金华火腿中的“茶腿”,是腿中上品、贡品,那是名师用轻盐腌制,精心管理制成的,并以其味鲜美和淡,可用以佐茗而得名。

最后,诗人用说理和咏叹及品尝举例来收束全篇。他以“腥膻气味尽”这样铿锵有力的语句,去消除某些因不懂其品质风味或不善于烹调的人,认为有霉气、油耗气之类的误解。并进一步用当年时尚的火腿名馔“火肉炒雪芽”为例,指导食用并再予盛赞。道来流丽条畅,耐人寻味。雪芽,古指春日刚萌发的芹菜嫩芽,色白如雪故名。古人有壅培木屑法生产的。苏东坡有“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的吟唱。后人也有以韭菜白、绿豆芽称为雪芽的。

张岱这首五律,区区40个字。除了阐明“浦江火肉”———金华火腿的产地、历史、声誉并生动地刻画了色、香、味、形等优异独特的品质外,还讲到了其腌制工艺、食用方法和他个人的见解及感情。容量可观,具体入微,色彩绚丽,咏物寓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看来除语言艺术外,不通晓金华火腿多方知识和精于烹调的人,是难以作如此高度艺术概括的。张岱在美食方面的精深造诣,足以见之。这首诗,也可让我们与张岱的《方物》一文互为引证。

张岱在《陶庵梦忆》卷四中的《方物》一文开头说:“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文章接着罗列出了他亲口吃过而值得载录的我国南北土特名品近60种。并说有的日日吃到,有的月月能尝到,转而又不无忏悔之意地说:“日为口福谋,罪孽固重……不可不谓之福德也。”感叹之中,可以略见他的为人心态。在明代那个历史交通条件下,一个人吃到过那么多有名的食品,是很不容易的。文中涉及金华的为:“浦江则火肉,东阳则南枣。”两样名食,现在都还存在。尤其是前者,如今正在大发展,年产已上500万只。关于“火肉”,《中国烹饪词典》解释说:“火肉,古代食品。即火腿。……”词条并转录了明人韩奕《易牙遗意》中的腌制加工方法。从工艺上看,基本上采录于当时的金华府一带,与今天的出入并不大。历史上凡能“传食四方”经久不泯的土特名食,其根本原因还是食品本身品质、滋味所具有的强大魅力。用时尚的话说,就是“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力”,千真万确。张老先生可谓味觉过人,慧眼独具,早在400多年前就已把璀璨的状元金花插在了“浦江火肉”———金华火腿上了。

/烟,张岱甚至咏火腿时也能发挥文学主张。张岱崇尚真实自然的审美情趣。他认为“食龙肉谓不若食猪肉之味真也,貌鬼神谓不若貌狗马形为近也”,文章“何论大小哉,亦得其真,得其近而己矣”琅嬛文集·张手说铃序。拟古的诗文犹如龙肉和鬼神一样,虚无飘渺,食不得其味,画不得其形,只有那些表现猪肉与狗马—人们日常所熟习的世俗生活的题材,抒发了真情实感的好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钟爱。在戏曲创作上,反对“狠求奇怪”,“只求热闹,不间根由但求出奇,不顾文理”,主张“布帛寂粟之中自有许多滋味”。

4.杜工部甫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张岱夜航船:

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白之飘逸,杜工部甫之沉郁,孟襄阳浩然之清雅,王右丞维之精爽,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隽拔,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雄快,此盛唐之盛者也。大历、真元间,则有韦苏州应物之澹雅,刘随州长卿之闲旷,钱起郎士元之清赡,皇甫冉曾之竞秀,秦公绪之山林,李从一嘉佑之台阁,此中唐之再盛也。下暨元和之际,则有柳愚溪宗元之超然复古,韩昌黎愈之博大沉雄。张籍、王建乐府得其故实,元、白叙事务得分明,与夫李贺、卢仝之鬼怪,孟郊、贾岛之瘦寒,此晚唐之变也。降而开元以后,则有杜牧之牧之豪纵,温飞卿庭筠之绮靡,李义山商隐之隐癖,许用晦晖之对偶,他若刘沧、马戴、李频、李群玉,此晚唐变态之极矣。

——

张岱红楼梦:

一个香菱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放着两个现成的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做什么!”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哪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她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众人笑说:“这可问住了,快罚一杯。”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据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乃歌而招之曰:天何如是之苍苍兮,乘玉虬以游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驾瑶象以降乎泉壤耶?

(红楼梦里说杜工部甫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杜工部甫之沉郁,韦苏州应物之澹雅,温飞卿庭筠之绮靡,李义山商隐之隐癖,同出张岱之手。) 

5.芙蓉城主

张岱夜航船:

芙蓉城主

石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共游。”不诺,忿然骑一素驴而去。(一城之主,一国之主。主芙蓉城,城即国。晴雯,晴,明主。雯,彩云易散,飞灰烟灭。)

白玉楼

李贺将死,有绯衣人贺赤虬,奉雷版召贺曰:“帝成白玉楼,立召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追魂碑

叶法善尝为其祖叶国重求刺史李邕碑文,文成;并求书,邕不许。法善乃具纸笔,夜摄其魂,使书毕,持以示邕,邕大骇。世谓之“追魂碑”。

(红楼梦: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

仙台郎

《续仙传》:晋侯道华晨起,飞上松顶,谢众曰:“玉皇召我为仙台郎,今去矣。”

徐渭趣驾:徐渭死后有被太上老君迎去写第文的传说,徐渭的晚辈章重《梦遇》记载说:尔时闻传唱声渐近,见三四异人有秉奇树叶为障日者,冠白羽云纺之衣,前曰“青藤君复作尘批游耶?太上方课督篆文,趣驾矣”太上老君是道教的至高神之一,策文是道教的专用文体之一。

《狂鼓吏》:三国时期著名的狂士祢衡击鼓骂曹操,曹操将其杀害,在阴间,曹操接受判官审判,祢衡在阴间又一次击鼓骂曹操,将其一生所做不仁不义之事痛快骂出,曹操被判下地狱受苦,祢衡升天做“天使”。

——

张岱红楼梦:芙蓉之神

晴雯芙蓉城神:一路行来,一路凄楚,猛然见一寒池上有两株枯萎的芙蓉,想起林妹妹曾经抽花签抽到过芙蓉花, 丫头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她们也许在仙界又重作了姊妹也未可定,不觉又喜欢又悲痛起来,乃看着那满池的枯荷败叶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林妹妹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这枯萎的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

黑名单 | 举报 | 收藏 | 5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messiyun5Lv 10 时间:2019-09-23 17:40:21

张岱红楼梦:棠木屐

蝶庵居士出游图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棠木屐

“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尽,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道:“那里来的这么个渔翁?”宝玉忙问:“今儿好?吃药了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忙一手举起灯来,手遮着灯儿,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黛玉看他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上露出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下了。”黛玉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猥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常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上头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戴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拿下顶子来,只剩了这个圈子。下雪时,男女都带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林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来这话忒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了,后悔不迭,羞的脸飞红,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张岱快园道古:

浑身着木屐

尝有越中有李少白者,书画皆俗笔,而自负能诗,乃作字说曰:“先人号继白,而某号少白,某所少者乃李太白之白,非先人继白之白也。盖先人不能诗,某则何所少哉!”李少白作《倒撑船》诗云:“越地无车马,乘船便当街。浑身着木屐,未死进棺材。蜕壳钻篷出,撺梭下堰来。夜深相遇处,你陇我侬开。”

张岱夜航船:

沙棠木

可以御水,其实曰,状如葵,味如葱,食之已痨,又使人入水不溺。

7.猫儿眼、祖母绿

张岱红楼梦:

猫儿眼、祖母绿

我父亲到西海沿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オ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着都是玛瑙、珊瑚、猫儿眼、祖母绿

【红楼梦注释词典《夜航船》中有解释:

猫儿眼:宝石也。其状色酷似猫眼,内光一线,如猫睛一般,可定时辰。

祖母绿“亦宝石。绿如鹦哥毛,其光四射,远近看之,则闪烁变幻,武将上阵,取以饰盔,使射者目眩,箭不能中。】

——

张岱夜航船:

猫儿眼

宝石也。其状色酷似猫眼,内光一线,如猫睛一般,可定时辰。

祖母绿

亦宝石。绿如鹦哥毛,其光四射,远近看之,则闪烁变幻,武将上阵,取以饰盔,使射者目眩,箭不能中。

8.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张岱红楼梦: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

绍兴方言:

这句话见于杨葳《绍兴方言》:

真当假时假像真,假当真时真像假。(真假迷惑不清)

句意还是充满了佛道的虚无观念。话语虽然浅白,涵义却极为精深。甚至可以当做是红楼梦的主要思想。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什么是名?什么是利?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其实,当我们有的时候,我们身体本身所有却在逝去。我们总是陷入名利的圈套,每每以假作真、以无做有。


16.蕉叶覆鹿

张岱红楼梦:蕉下客

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雅,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桐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却爱这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来,炖了肉脯子来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庄子说的‘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么?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又使巧话来骂人!你别忙,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那竹子想来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就完了。”

——

癸卯元旦

张岱  

其二:都发都白了,也就不计算多少个春秋了,已经做了六十七年的人了。王昭君难道能够把汉朝忘了吗,毛女本来就是为了避秦而隐的。梦到用蕉覆鹿,【原诗:蕉入梦中仍蔽鹿,笔停书隙恐锄麟。】

红楼梦里有一个有趣的用典——蕉叶覆鹿。这是有深刻用意的:张岱用其寓意人生如梦幻泡影,有着浓烈的世事沧桑之感和佛道之万事皆空的觉悟。大明的覆灭给张岱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伤疤,让晚年的张岱经历蜕变,洗尽铅华,破茧成蝶,终成绝代大师。

蕉叶覆鹿要与鹿鸣宴对照着看。

醒与梦,这是一个揪心的问题。与其清醒,不如做梦。与其面对国破家亡的残酷事实,不如当做一场黄粱美梦。张岱就是那个樵夫,不妨把找不到鹿现实当成一场美梦,来减轻内心的失落愧疚。破碎的心不愿醒来,夜半掌灯,孤身难眠。还是在破床残几上奋笔疾书、痴人说梦,沉浸在红楼的梦里,化身庄周变成蝶吧。

张岱很崇敬古代先贤,如孔子、庄子、列子,故名宗子。宗子,顾名思义,以诸子为宗,尊奉百家先贤。张岱兼收并蓄、杂学旁收,融汇百家,虽见弃于八股科举,而于千秋文学则集于大成。

红楼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是中华文化大杂烩:既有先秦百家之贯通、也有魏晋之风度、还有唐宋之风流、更有有明之风尚。远绍屈原宋玉陶渊明曹植王谢、中承李杜李贺李商隐苏东坡陆游郑所南、近师王实甫王阳明徐渭李贽袁宏道汤显祖等等。

红楼梦,非张岱不能办也。

————

蕉叶覆鹿 释义:语出列子。春秋时, 郑国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蕉叶覆鹿"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癸卯元旦

张岱

其一:癸卯年仅仅过去了不多时候,我恍然忆起七岁时的时光。对着老师,像个野鹿一样狂放捣蛋;依恋着母亲,像沙鸥一样,脚都不离开半步。历史的兴亡就在转眼之间,多少的岁月,在轻捻胡须间飞灰湮灭。到现在,我一事无成,抱着残年,来怀旧幼年的时光。

其二:都发都白了,也就不计算多少个春秋了,已经做了六十七年的人了。王昭君难道能够把汉朝忘了吗,毛女本来就是为了避秦而隐的。梦到用蕉覆鹿,【原诗:蕉入梦中仍蔽鹿,笔停书隙恐锄麟。】笔停顿于书中间,诚惶诚恐不知从何下笔。像陶渊明那样在柴桑种秫是我如今的本分,盛世什么时候少过逸民啊?

夜航船:鹿鸣宴

《诗·鹿鸣》篇,燕群臣嘉宾之诗也。贡院内编定席舍,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设宾主,陈俎豆,歌《鹿鸣》之诗。

鹿鸣宴:

陶庵梦忆 自序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所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

“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正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拓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钓台联句

张元忭 徐渭 陈经甫

徐子文长过予云门,将尽赏此中之胜,阻雨未尽,以溪左双石曰钓台者甚奇而迩,遂偕陈子经甫蒙霏往征,辄用成都氏韵联句。韵凡五十,不越所次,咄嗟而成,故亦不能工也。

瞰霁往双壁,阻雨返重冈(徐文长)

萝径移步迫,茨阶促膝刚(陈经甫)

突林角骇阱,翻波鳞触纲(张阳和)

缟雾噗屑玉,黑石凝冶钢(长)

筐重妪戴道,笠欹僮饭犅(甫)

落枯酒可炙,羸奴磕交搁(阳)

桃李娇倚靥,鹅鸭唼回肮(长)

春急湍击毂,炊熟烟浮?(依次)

村醵饤笋蕨,社赛喧笙蚊

鸟语或涩涩,林挺何亢亢(长)

帆飞虹刷汉,乳溢春盈缸

险怪谴郊愈,放浪鞭伶康

陵丘几糟醨,天地一枇糠(长)

千峰拜复拱,三笑慨以慷

野哭近寒食,昏星将角亢

矜滑髁转蹶,顾飞首为印(长)

阴霾结未散,阳魄沉艰昂

枝湿莺坐愁,泥淖马立聊

苔荒葛洪井,欐烂支遁柳(长)

雷呼蛰陟觉,崖堕藤相常

悬瀑壑拖练,幂岚山横铛

在座有馆客,持疏叫阎珰(长)

遐思鸿在冥,嗤彼虱处裆

百家互嘲诋,万窍鸣筼筜

顾余次觞渚,忽忆临镬汤(长)

汾阳怜李白,钜鹿老冯唐

君莫贱丘壑,吾欲营陂塘

钻尚苦榆柳,节已甘鍚糖(长)

既尔脱桎梏,自不闻蜩螗

佛灯即藜火,梵铎亦琚珰

同心合兰蕙,异姓成棣棠(长)

褰裳联厉揭,没屐接麋溏

垂钓选长篠,听经集虚堂

缘息温灭海,嗔生雀逻螳(长)

鸥狎罢争席,鱼乐匪观棠

抱琴俯流水,得句镌峭砀

倾壶无剩斛,收景有巨囊(长)

行歌慕狂点,导引希老彭

密义竟仿佛,陈言悊剽榜

饵赏忽爽朗,炻游复淋滂(长)

燐寒飒闪焰,岸汰俄惊磅

【覆鹿诧梦幻,亡羊泣岐旁】(阳)

塔标松桧裹,楼插星辰傍(长)

迥与城市别,宜随猿鹤彷

秦碑已摧剥,禹书同渺茫

大块赊我逸,寸晷从渠忙(长)

趺坐陋小乘,高眠暖麋慌

却扫讵遗世,摄真聊自蔓

学诗取以兴,习礼贵其坊(长)

夜久众籁寂,(甫)清磬来何方,(阳)

同康洲云石二丈夜坐联句

张元忭

碧月逗疏林,清光入我襟。康洲

几宵成久坐,一茗助枯吟。云石

山鸟栖还语,溪流寂有音。阳和

翻怜城市客,何似老僧心。阳和

:张元忭【张岱曾祖】的这句“覆鹿诧梦幻,亡羊泣岐旁”影响了红楼梦和张岱,二者都用蕉叶覆鹿的典故。如张岱充满空幻感的“蕉入梦中仍蔽鹿,笔停书隙恐锄麟”

17.庄子情结:逃大造出尘网、化灰化烟、了无牵挂、断欲飞去

红楼梦中有深刻的庄子情结:“白茫茫一片”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宝玉笑道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別愁了。我告诉你一句打趸儿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因命四儿剪烛烹茶,自己看了一回《南华经》。至外篇《肤箧》一则,其文日:

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部;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弾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摧乱六律,铄绝芋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草,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拥エ垂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看至此,意趣洋洋,趁着酒兴,不禁提笔续曰:

焚花散麝,而淘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灭情意,而闻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オ思之情矣。彼钗、玉、花、磨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昡缠陷天下者也。

宝玉往上房去后,谁知黛玉走来,见宝玉不在房中,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便翻出昨儿的《庄子》来,看见宝玉所续之处,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题笔续一绝云:

无端弄笔是何人?剿农《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庄子:逃大造,出尘网vs宗子:欲脱樊篱,断欲飞去。

张岱的哲学思想相当复杂。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张岱最能体会孔子、庄子的艰辛。能够感同身受。搞张冠李戴的曹雪芹,无疑也是一位庄子信徒。

桃源历序

张岱

天下何在无历?自古无历者惟桃花源一村人。以无历,故无汉无魏晋;以无历,故见生树生,见死获死,有寒暑而无冬夏,有稼穑而无春佻以无历,故无岁时伏腊之扰,无王税催科之苦;鸡犬桑麻。桃花流水,其乐伺似!桃源以外之人,惟多此一历,其事千万,其苦千万,其感慨悲泣千万。乃欲以此历历我桃源,则桃源之人亦不幸甚矣。虽然,余之作历也则异于是。

明亡后,张岱“无所归止,披发入山, 如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野兽,愕窒不敢与接”,《陶庵梦忆序》“张子志在补天,为作《越山五佚》。则造仍天造,徙仍天徙,匿仍天匿也。故张子之功,不在女娲下”。借越中峨眉山:“余因想世间珍异之物,为庸人所埋没者,不可胜记,而尤恨此山,生在城市,坐落人烟凑集之中,仅隔一垣,使世人不得一识其面目,反举几下顽石以相流溷,何山之不幸一至此哉?终了,他还为这座峨眉小山想好了出路:“余为山计,欲脱樊篱,断欲飞去。”

张岱和庄子的出世情结高度一致。张岱三教皆通。国难时辅助鲁王,无望后归隐山林。复杂的张岱,值得一辈子慢慢体会。

贾宝玉追求个性解放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视富贵、功名。《红楼梦》第七回,宝玉自思可知锦绣物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羔羊,也不过填了我这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涂毒了。”第十九回:“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劝导宝玉要做仕途经济学问的一套道理时,“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接着宝玉又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第十六回,当林黛玉奔丧回到贾府,宝玉高高兴兴地“将北静王所赠鶄鴿香串,郑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黛玉是把赫赫贵族北静王,当作臭男人看的。这不是矫作,是本性使然。贾宝玉宁可被人嘲笑为“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但他始终不改常态。如当贾政为“光宗耀祖”计,把宝玉毒打一顿后,宝玉不仅不痛改前非,反而认为“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息”

其次是冷眼熱詞。《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官时,“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若无,毫不介意。”第十九回,元春回后的府场面“宝玉见繁华热闹到如此不堪的田地,只略坐了一坐,便走开各处玩去了。第二十二回,宝钗点了一曲鲁智深醉闹五合山时,“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第三十三回,与贾雨村见面时,政责备宝玉:“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态度……仍是委委琐的。”这不是宝玉的真面目,是从反面写他的嫌恶官场的抗议。第四十三回,对宝玉私祭无死去的金钏一事,有一条批语,“看他偏不写凤姐那样热闹,却写这般清冷,真世人意料不到。”第五十四回,当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正在热闹之际,宝玉下席往外走了。又如第六十六回,通过兴儿,道出贾宝玉之为人,他怕见人,只愛在丫头群里闹,而且没有一点主子的架势,所以大家不怕他。为什么贾宝玉如此嫌恶热闹呢?在他看来,热闹是使他的灵魂得不到安宁。正如庄子“齐物论”中说的,热闹会使他象“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营营敝敝之意)。”在“大宗师”中所说的“撄宁”。

 

由此可知,如果迷恋互相联系的富贵、功名、热闹,就只能加剧“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的矛盾,只能加剧与追求个性解放之间的矛盾张岱为了摆脱这个矛盾,得出一个在他看来是唯一正确的结论,这就是在第二十八回中所指出的,只有“逃大造,出尘网,可解释这种悲伤。别是在“芙蓉女儿诛”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反其真而奚化耶?余犹桎梏而悬附兮!”(《大宗师》:“而已反真,而我犹为人猗,彼以生为附悬尭,以死为决疣灒痈。”这与其说他是看破红尘,不如说它是对红尘的批判更为确当,与其说他是想出世了生,不如说是同旧社会进行战斗的性格决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