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张岱(1):写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

(2019-05-13 21:10:01)
标签:

转载

 
 
 从朋友圈中得知,今天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俺老人家其它没本事,读书到是挺多的,尤其是这几年,每年都有2、3千万的阅读量。这年头,一年赚2、3千万钱的人为数虽然不多,但能读2、3千万字的人会更少,物以稀为贵,可见读2、3千万字比赚2、3千万钱有价值。不过,俺老人家倒愿意做件亏本生意,什么时候与赚2、3千万钱的朋友换换,让俺能一年赚个2、3千万钱,让他去读2、3千万字。只换一年,多了我不换的。

读书读得昏天瞎地,又读得一片茫然。没有目的性的读书有一个坏处,容易疲倦,就象在大海中行驶的小船,找不到可以参照的标的物,随波逐流,不知所至。前两年写游记,读书主要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还算有目的,后来游记写完了,这个标的物消失了,就彻底没有方向感了。痛苦哇!咋办呢?得自己给自己找个目标,所以,这个阶段的阅读方向逐渐向绍兴本土文人作品靠拢,尤其是明末时期的绍兴文化圈中的文人靠拢。这么做并不意味着俺特别爱家乡、尊乡贤,说实在,俺对家乡和乡贤半毛感觉都没有。只是为目标而目标而矣,就象在打牌和搓麻将时,必须设个小小的东道在,游戏才能长久地玩下去。
从王阳明到黄宗羲,在明末的几十年中,绍兴人才辈出,说句套话“群星灿烂”,一点也不为过。其中王阳明和徐渭两位应该是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文化巨匠,刘宗周、张岱、黄宗羲也是国内一流人物。这些人或为师生、或为世交、或为友朋,或为姻亲,组成了一个文化朋友圈,仔细研究这个现象,是很有些意思的。在这个圈子中,王阳明已肉身成圣,俺只有敬仰的份,对他的“致良知”俺不懂,说得好听点是不能理解,说得难听点是无法相信;徐渭我是喜欢的,打心底里喜欢,但为人太古怪,估计不好交朋友;最对我胃口的还是张岱,他的坦率、洒脱、真诚和有趣都是我最深佩的。如果有幸生于同时,我是很希望与他做朋友或做他的学生的,但估计他会嫌我笨,不收我。但愿看在我与祁彪佳是同姓的份上,也许他能对我稍假颜色吧?要知道,他与祁彪佳可是好朋友,两人时常在一起喝酒听戏唱卡拉OK的。
在这个“读书日”里,我想开始“关于张岱”方面的写作,挖个深坑在这里吧!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