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泰安州客店——张岱
(2018-12-20 17:56:3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张岱 |
统计一下泰山客店,演戏待客的有二十多处,弹唱者则不可胜计。庖厨炊爨有二十多所,奔走服役跑堂的就达一二百人,客人天天来,可是客店的新旧房屋不相重复,荤素庖厨不相混同,迎送厮役也绝相兼,可见泰山客店已形成了相当大相当高的招待规模,像这样的客店在泰安州就有五六所之多。
于明代修订以体现明代汉语风格的朝鲜古籍《老乞大谚解》,生动地描述了投宿骡马大店的情形:一般来讲,骡马大店多设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处,由于投宿者多为驾车而来的劳动者。所以往往需自己动手做菜吃。其程序是:
烧的锅热时,着上半盏香油;将油熟了时,下上肉,着些盐,着筋子搅动,炒的半熟时,调上些酱水、生葱、料物拌了,锅子上盖覆了,休着出气,烧动火,一霎时熟了。
而马,若以六匹计,每一匹五升料(料为黑豆),一束草(草为秆草),二钱银子。每夜吃草料不等,草料贵处,三、四钱银子。一宿住下来,骡马大店需花费:
你称了三斤面,每斤十个钱,该三十个钱,切了一片猪肉,该二十个钱,四个人,每人打火,房钱十个钱,该四十个钱,黑豆六斗,每斗五十个钱,该三百个钱,草十一束,每束十个钱,该一百一十个钱。通该五百个钱。
经过讨价还价,客人付四百五十个钱即可。
从总的方面来看,这类客店由于面向大众,所以价钱较便宜,只是招待条件较简但却实惠,而且店家往往出于招揽更多顾客的考虑,十分注意礼貌待客。像《梼杌闲评》第十二回进忠到蓟州城找住宿客店,有人向他介绍“新街口侯家好,人又和气”,进忠也就听从了此人的介绍,去了“侯少野行”投宿,果然,一老翁领一小儿出迎,下了牲口,安下行李,拂尘洗面更衣,“才宾主见礼坐下”,真是宾至如归家,使人格外感受到了明城市下层客店浓浓的温暖之意……
(以上文章摘自即将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彩图珍藏本《明代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