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夜航船:一部正宗的《红楼梦鉴赏辞典》
原汁原味,如假包换。
略摘几例相关词组:
——屠苏酒
夜航船:屠苏,庵名。汉时有人居草庵造酒,除夕以药襄浸酒中,辟除百病,故元日饮之。其饮法:先少者,后老者。以少者得岁,故先之;老者失岁,故后之。
孙思邈屠苏(元日入药),隋炀帝玉薤(仿胡法),陈后主红粱新酝,魏贾锵昆仑觞(绛色以瓢接河源水酿之),房寿碧芳酒,羊雅舒抱瓮醪(冬月令人抱而酿之),向恭伯芗林、秋露,殷子新黄娇,易毅夫瓮中云,胡长文银光,宋安定郡王洞庭春(以柑酿),苏轼罗浮春、真一酒,陆放翁玉清堂,贾似道长春法酒,欧阳修冰堂春。
——金谷酒
兰亭禊社
——合欢花
夜航船
医:《神农经·上药养命》谓五石之炼形,五芝之延年也。《中药养性》谓合欢之蠲忿,萱草之忘忧也。《下药治病》谓大黄之除实,当归之止痛也。(故可入酒)
药名:将离赠芍药,亦名可离。相招赠文无,文无一名当归。欲忘人忧,赠丹棘,一名忘忧。欲蠲人之忿,赠青棠,青棠一名合欢。
绿珠——
夜航船:绿珠井
在博白双角山下,梁氏女绿珠生此。汲饮者产女必丽色。 容县有杨妃井,因妃生此而名。 郁林有司命井,甘淡半之,可给阖境。
龙焙泉
建宁凤凰山下,一名御泉。宋时取此水造茶入贡。
玉乳泉
丹阳刘伯刍,论此水为天下第四泉。
红楼梦: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梁氏女绿珠)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红拂
夜航船:见客挟姬,杨司空素出见客,挟侍姬红拂,因奔李靖。郭汾阳子仪出见客,亦挟侍姬红绡,因奔崔千牛。(一见《虬髯客传》。一见《昆仑奴传》)
——各出己见,别开生面
宝玉看了,赞不绝口,又说道:“妹妹这诗,恰好只做了五首,何不就命名曰《五美吟》。”于是不容分说,便提笔写在后面。宝钗亦说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袭前人。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胡益民:宝玉对黛玉说:“我想着世上这些祭文,都蹈于熟滥了,所以改个新样”,主张“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问”。立意突破传统诔文感情拘谨、形式陈腐的局限,进行全新的创造:“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文不足,悲有余,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他认为用这种独特的致祭方式,“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
在明代文人中,张岱对徐渭和钟惺、谭元春是比较推崇的。特别是对徐渭,尤为敬重。他少时即搜辑过《徐文长逸稿》,并请王思任作序,创作上也曾攀拟过他,但至其创作成熟期,终于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个性和风格,风格的形成是由个人天赋、文化素养,特别是自身所处环境和时代遭际等各种因素形成的,摹仿即便再“不差毫爽”,也仍只能“得其皮”,所以他明确主张,与其摹仿,“则宁学我!
张岱的《四书遇》,解经风格的别开生面,撇开朱注而另起沪灶。重现了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所掩盖的《四书》心学传统,其“别开生面”、“将心比心”的解经特色凸显了《四书》心学传统重视“情理”的为学工夫。张岱对“四书”怀有特别的感情的。他把几十年研读“四书”的心得纂为《四书遇》一书,并于序言中写道,几余遭乱离,东奔西走,身无长物,委弃无余,独于此书,收之簇底,不遗只字。他甚至把《四书遇》比作“遇险必济”、能避“盗贼水火”的法宝,由此可见他对儒家经典的虔诚态度。宝玉骂尽群典而独尊“四书”,是否也与张岱的这种态度有关呢此外,生长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的宝玉,具有一种几乎是天生的平等观念。这既表现在他对女性的格外尊重上,也表现在他与丫环、小厮们不同寻常的主仆关系上。
——兰蕙
夜航船:宋玉《招魂》曰:“光风转蕙,汜崇兰些。”(些,语词。宋玉《招魂》语末皆云“些”,故挽歌亦曰“哀些”。)
红楼梦: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诗云”蘼芜满院泣斜晖“。”众人道:“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因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追魂碑
夜航船:叶法善尝为其祖叶国重求刺史李邕碑文,文成;并求书,邕不许。法善乃具纸笔,夜摄其魂,使书毕,持以示邕,邕大骇。世谓之“追魂碑”。
红楼梦: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
——
转载:《红楼梦》与酒文化
洋洋大观的《红楼梦》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包。其中的酒文化占有相当的比重,散布在许多章节。
《红楼梦》的第5回写了“万艳同杯”酒,那是用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制而成的,故取名为“万艳同杯”。其实这种酒是曹雪芹虚构的,社会上并不存在。“万艳同杯”与“万艳同悲”是谐音,表达了作者对女子薄命的深切同情,也是为《红楼梦》的主题服务的。
在《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一回中,写了“屠苏酒”。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要合家饮用屠苏酒。《四民月令》记载:“元日饮屠苏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起”。这是因为“少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王安石的一首名诗《元日》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史书上记载:屠苏是羽帐名,丰贵之家,正月眷属会羽帐之中,饮此酒以辟瘟疫邪气。它是古人预防疾病的一种措施。
《红楼梦》第17、18回写了“金谷酒”,第63回写了“绍兴酒”,第16、62回写了“蕙泉酒”,第78回写了“桂花酒”,第60回写了“西洋葡萄酒”。第38回写了“烧酒”、“菊花酒”、“合欢花酒”等,种类颇多,且每一种酒都有独自的特点,在此不一一叙述。
喝酒要有喝酒的场面和气氛,为烘托气氛,还要行酒令。《红楼梦》又为我们展示了有雅有俗、种类众多的酒令。如牙牌令、占花令、曲牌令、故事令、月字流觞令、击鼓传花令、击鼓催诗令以及射覆、拇战等等。《红楼梦》中的酒令新奇别致,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在后来刊行的《酒令丛钞》和《红楼人镜》中都有详细记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酒文化。
曹雪芹还写了那个“钟鸣鼎食”之家的酒具,亦令人叹为观止。以其质料来分,有金质、银质、铜质、锡质、陶土、细瓷、竹木、兽角、玻璃、珐琅……至于形状,更是名目繁多,奇巧别致,不胜枚举。此外,曹雪芹还写了酒幌、酒肆、侑酒(酒妓)等,可以说是集酒文化之大成。
酒喝多了就要醉,曹雪芹也在书中多处写了醉酒,但每一次醉酒的人物、场合都各不相同。他是将“醉”作为人物性格的一种展现,与人物刻画、故事情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于是那种“醉态”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和价值。
如贾雨村刚在书中出现时,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他的醉,展示了他热衷于功名利禄的狂态。刘姥姥醉后的一言一行,又都与她居于穷乡僻壤的身份相符。她朴实而又近乎滑稽的一举一动,把她老于世故、善于博取他人欢心的性格刻画出来。尤三姐的醉其实是佯醉,她把“淫态”和“醉态”结合在一起,就连风月场上的老手贾珍兄弟也把酒给吓醒了。她在佯醉中的言行,也表现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奋力抗争的刚烈性格。史湘云的醉则具有一种美学价值。看她“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这便是第62回《憨香云醉眼芍药》中的描写。许多画家以此作丰富想象绘制出一个睡美人。有红学家评曰:“世间醉态种种,独湘云最美”。“看湘云醉卧青石,满身花影,宛若百十名姝抱云笙月鼓而簇拥太真者”。
曹雪芹真不愧是艺术大师,《红楼梦》一书所展示出来的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