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周易举正》与《红楼梦》的版本舛错

(2018-07-14 19:21:56)
标签:

转载

 

本人曾从《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中发现,抄手的讹误跟《红楼梦》版本的异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于三年前,根据《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整理了“纂修四庫全書中的謄抄謬訛”博文一篇。


近读《容斋随笔》,在“卷第五”中,有一篇“易举正”,其中“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两字颠倒谬误者”,几乎都可与《红楼梦》版本的异文对号入座。本人虽于几年前读过《周易》,无奈下愚陋质,解读不了博大精深的易理,然对辞句尚有隐约的印象。于是用手头现有的几种《周易》版本,跟《周易举正》逐条进行比对,发现唐代苏州司户郭京所列举的讹误完完整整的保存到了今天。

易举正
唐苏州司户郭京有《周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比较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举人等本,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两字颠倒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今略取其明白者二十处载于此: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003449ae0ed4ezb9ac000h.jpg

《杂卦》:“蒙而著”。
今本“稚”误作“雑”字。
今本作:  而著。
“蒙稚而著”指《蒙》卦。
17
庚辰本357.7: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新校本223.14)
“树稚新条”,梦稿本作“树木”,戚序本作“树木新条”,舒序本作“树新条”
其余诸本同庚辰本。
“树稚”指的是幼树,而桑、榆、柘的幼树嫰枝是不能编篱的。《玉篇》桠,木桠杈。桠,即成叉状的树枝。杈,树干的分枝或树枝的分岔。意即园圃从树上修剪造型不美观的树枝新条。“树新条”应是“树新条”之讹。而红学专家大师的整理本《红楼梦》都校作“树新条”。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003817k7d2ibptpfe2i77c.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003837th4u4vv2dbvhpvch.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003855k35e3vjdafjkq8a5.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003930uxk2x4olhl5oxorr.jpg

第103
程甲本2774.2:夏家本是买卖人家,如今没了钱,那顾什么脸面。儿子头里就走,他跟了一个老婆子出了门,在街上啼啼哭哭的僱了一辆破车,便跑到薛家。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011853o71r4xz7l1gx5ows.jpg

王评本删“破”字,金玉缘本作“”字。作者惯用幽默、诙谐的笔触叙事。夏老婆子跟了一个一瘸一拐的老婆子,在街上哭哭啼啼的僱了一辆破车,不但显的幽默、诙谐,还调侃了夏家瞬间由盛及衰的历程。其实在《红楼梦》的抄本中,有多处将“跛”讹作“破”,此处应是“跛”字之讹。

《系辞》:“二多誉,四多惧”
注云:“惧,近也。”
今本误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
今本作:  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040fckuzqu9k4fzlglh.jpg

《红楼梦》
第二十八回
庚辰本634.10: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伏苓胆(梦稿、列藏无“三百六十两不足”)。
其实“三百六十两不足”应是批“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还够的意思,所以宝玉说花了上千银子。此句应是批语窜入正文了。东观本阁此句作“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四足龟,大何首乌”(后期程本系列版本同)。红学泰斗大师周汝昌先生考证出“不”字是“六”字之讹,变成了“六足龟”。其实《红楼梦》版本很多之处,都是这样以讹传讹的。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123wq6r4ysd6x4jfhsf.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646vixpxlzfpcs8xg2a.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620vi1qz0jezql9ihsa.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701bc3hjcevmzcbcpjb.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719fjkfyt450lc048q2.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04740arworwdwvfwrzhwr.jpg
《比》九五,象曰:“失前禽舍逆取顺也。”
今本误倒其句。
今本作:           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7/110312bjxmxnpv1mgtutsx.jpg

《红楼梦》
第十七回
庚辰本375.9:原来贾蔷已从姑苏採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诸本均同)
其实,此处应是“以及行头”四字误倒其句了,应该是“原来贾蔷已从姑苏採买了十二个女孩子以及行头并聘了教习等事来了”。

第36回
庚辰本825.9: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
            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诸本同,新校本480.1)
此处应是被抄手抄颠倒了。

第一百七回
程甲本2865.9:又叫贾赦贾政贾珍一一的分派这里现有银子交贾赦三千两你拿二千两去做你的盘费。

在《红楼梦》文本中,何曾见过贾母直呼贾赦之名?如,第一百八回(程甲本2883.8)贾母道:“自从嫁了去,二老爷回来说,你三姐姐在海疆甚好。”贾母称贾政为“二老爷”。这里应该是过录者抄颠倒了句子。然无论程甲本后期的版本,还是当代红学专家大师的整理本均照程甲本校。其实,这也是常识性的问题。

《既济》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
今本脱一“小”字。
今本作:       既济亨,小者亨也。
第69回
庚辰本1679.4:张华先退了亲我们皆是亲戚接到家里住着是真并无娶之说(己卯、梦稿本同。“娶之说”蒙府、戚序作“娶妻之说”,甲辰作“娶嫁之说”,列藏作“婚娶之说”)
新校本953.11:张华先退了亲。我们皆是亲戚。接到家里住着是真,并无之说
 
从上句“接到家里住着是真”,下句“娶之说”应是“娶之之说”漏了“之”字。第68回庚辰本1662.3:“就告琏二爷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倚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说明状子告的是贾琏,与女方并无半毫关系,怎么扯的上“嫁”?
庚辰本218.9:这贾璜夫妻守着些小的产业(新校本142.1)
诸本均作:   这贾璜夫妻守着些小的产业。
庚辰本223.8: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诸本同)
新校本144.15: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都是听人的口气儿。(从舒序本校)
“个”字应该是舒序本抄手的衍字,而“小”字才是庚辰本抄手的漏字。

在《红楼梦》版本中,经常有因两个相同词组重叠时,漏了一个的现象。

《小过》彖:“柔得中,是以小事也。”
今本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
今本作:     柔得中,是以小事也。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61641evrv8i34qcqwrh48.jpg

六五象曰:“密云不雨,已也。”
:“阳已下故也。”
今本正文作“已上”,故亦误作“阳已上故止也”。
今本作     密云不雨,已也。

《鼎》彖:“圣人亨,以享上帝,以养圣贤。”
注云:“圣人用之,上以享上帝而下以养圣贤。”

今本正文多“而大亨”三字,故注文亦误增“大亨”二字。
今本正文作: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
今本注作:  而圣人用之乃上以享上帝,而下以大亨养圣贤也。
甲戌本11B4: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舒序、甲辰、列藏本同)
蒙府本278.3: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群(戚序本268.3)
庚辰本165.8: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己卯、梦稿本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62059eccb2bj7m7jbyzxk.jpg

甲戌本正文作“举止不浮”,批语作“‘不浮’二字妙”;蒙、戚本正文作“举止不群”,批语作“‘不群’二字妙。如果庚辰、己卯本此处有批语,一定会是“‘不凡’二字妙”了。这说明批语是随正文的。如果没搞清楚版本的传承关系,怎么知道那一句才是作者的原文?那一条才是脂批?
《渐》象曰:“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注云:“贤德以止巽则居,风俗以止巽乃善。”
今本正文脱“风”字。
今本其一注曰:二者皆当以渐而进。疑贤字衍,或善下有脱字。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75527ujsvvm1bzn1xux7s.jpg
在《红楼梦》版本中,有将单音词讹作复音词的,有将复音词讹作单音词的,造成了前后句子的不协韵。后者往往根据自己的臆断,或添字,或删字。如

第21回
庚辰本474.3: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
甲辰本650.6: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
在脂抄本中,类似词组习惯性联想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甲辰本的抄手因无意中衍了一“宗”字,而程甲本的底本大都是从甲辰本过录的,也是照抄不误,到了《金玉缘》本,变成了“祭天祀祖”了。
庚辰本797.5:大家说着,往前正走。(新校本466.2)
诸本作“往前正走”,己卯本衍作“往前正走”,庚辰本就把“步”衍变成“迈步”了。
程甲本2759.7:先在省亲正殿上铺排起壇场,上供三渍(清)圣像,傍设二十八宿并马赵温周四大将,下排三十六天将图像,香花灯烛设满一堂,钟鼓法器排两边插着五方旗号
王评本末句作“钟鼓法器排两边插着五方旗号”(程乙本同)

红学专家大师从程甲本校,句子显得不完整。什么地方“插着五方旗号”?从上句“省亲正殿上铺排起壇场”看,金玉缘本补作“壇上插着五方旗号”为是。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75901assdds2syo2d2ogx.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75934pxj95xq0j710bqh8.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75949wkwzfeo4ff5roeoy.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8/180005q70z9n9749hp3tmn.jpg

《困》初六,象曰:“入于幽谷,不明也。”
今本“谷”字下多“幽”字。


《红楼梦》
第119回
程甲本3187.5:孙子不敢干什么,为的是邢舅太爷和王舅爷说给巧妹妹作媒。
东观阁     孙子不敢干什么为的是邢舅太爷和王舅爷说给巧妹妹作媒。
藤花榭     孙子不敢干什么,邢舅太爷和王舅爷说给巧妹妹作媒。(后期版本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019lka8rmx5sas44rap.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035wdu7t7gu7ww7dv5u.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051ormmddmgd29g2rk2.jpg

东观阁本无意间衍了一个“非”字,后期版本的语意已相去十万八里了。
第106回
程甲本11.2: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有这名字就只
个人?不知一个人手下亲戚们也有奴才还有奴才呢!(2855页)

程乙本11.2:老爷几年不管家务事,那里知道这些事呢。老爷只打谅着册子上有这
个名字,就只有这一个人呢?不知道一个人手底下亲戚也有好几个,奴才还有奴
才呢!(3149页)

东观阁本11B10: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名字
,就只有个人?不知一个人手下亲戚们也有奴才还有奴才呢!(3003页)(王
评本、增评补图石头记“一个人”作“一个”)

三让堂本8B10: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有名字
,就只有个人?不知那个手下亲戚们也有奴才还有奴才呢!

金玉缘本5.9: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名字
  

新校本1438.14: 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名字
就只有个人,不知一个人手下亲戚们也有,奴才还有奴才呢!

俞平伯校本266.3: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
就只有个人,不知一个人手下亲戚们也有奴才,奴才还有奴才呢!

蔡义江校本1436.1:老爷数年不管家事,那里知道这些事来?老爷打谅册上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706lmhd7yhw4t3hh2dd.jpg
“老爷打谅册上有这名字就只有一个人?不知一个人手下亲戚们也有奴才还有奴才呢”,这句是众家人承贾政“如今大老爷与珍大爷的事,说是咱们家人鲍二在外传播的,我看这人口册上并没有鲍二,这是怎么说”之问而答的。意谓有的人名下还有许多人,虽花名册上没有名字,其实都是享受贾府的财政开支的,所以说“咱们家人”。程甲本“册上有这名字”这句本来无误,自从东观阁本作“册上没有名字的”,后期的版本都是以讹传讹了。
《红楼梦》
第119回
程甲本3186.8:   贾芸慌忙跺足道了不得了不得不知露了风了
东观阁本:       贾芸慌忙跺足道了不得了不知什么人露了风了
藤花榭本:       贾芸慌忙跺足道了不得了不得不知是什么人露了风了(后期版本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152sz80maam5mmmxxqs.jpg

其实脂抄本的很多异文都似这样被异化了。

《贲》: “亨,利有攸往。”
今本“不”字误作“小”字。
今本作:  亨,利有攸往。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302q6hqvqrjmqgrqnqn.jpg

《蹇》:  “九三,往蹇来。”
今本作“来反”。

将“不利”讹作“小利”,将“来正”讹作“来反”。语意已相去十万八里了。可见圣贤的精义也夹杂着三家村老学究的糟粕。

《师》六五:“田有禽,利执,无咎。”
元本“之”字行书向下引脚,稍类“言”字,转写相仍,故误作“言”,观注义亦全不作“言”字释也。
今本作:     田有禽,利执,无咎。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75525hxrjw3xrzl338qjl.jpg

《红楼梦》第十五回
程甲本404.3:那丫头道:“你们不会,我转给你瞧。”秦钟暗拉宝玉道:“此大有意趣。”
脂本“此”作“此”。“”指二丫头。很明显,“”字是“”字之讹。然程本系列除程乙本作“卿”字外,所有程甲本系列的后期版本作“”字。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85128et484rrh8700e830.jpg

《红楼梦》第62回
庚辰本1461.8:用了鸡栖于埘的与(“与”,己卯本作“與”,诸本作“典”)
”---“”---“”,其实讹字都是这么演变过来的,但《红楼梦》版本有些讹字没有版本依据,已无从考释了。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85143e0ppu6uu0ru0buu0.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85215hmr2zvmmx2vvw6mm.jpg


《屯》六三,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

《红楼梦》
第65回
诸本作:尤二姐已命人预备下酒,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梦、蒙、戚本“一家人”作“一个人”)
己卯本:尤二姐已命人预备下酒,关起门来都是一个人。(871.6)
庚辰本:尤二姐已命又预备下酒,关起门来都是一个人。(1573.7)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09/185430mnupwnuasmasw7z1.jpg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今本于象文“霜”字下误增“坚冰”二字。
今本作: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4124ott0vfd506dfbb0p.jpg

《中孚》彖:“豚鱼吉,信及也。”
今本“及”字下多“豚鱼”二字。
今本作: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4237g83irye8n238ziiw.jpg

《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注云:“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
今本脱“刚柔交错”一句。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4418ujp2zj2fgz2x1l4y.jpg

《震》彖曰:“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类似的脱文、衍文现象,无论脂抄本及程本系列,可谓比比皆是。

《红楼梦》
第28回
庚辰本644.9:宝玉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了,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诸本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4836scknh5csfccc95qn.jpg

庚辰本645.7: (冯紫英)饮了门杯,说道:鸡茅店月。(诸本同)
戚序本1042.4:(冯紫英)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鸡肉,说道:鸡茅店月。(蒙府本1082.4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4949txozm559ocx135ot.jpg

甲戌本12B9: (云儿)饮了门杯,说道:桃之夭夭(庚辰本缺页,诸本同)
戚序本1044.2:(云儿)饮了门杯,便拈起一个桃来,说道:桃之夭夭。(蒙府本1084.1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03216mn1i4fny1bfosaba.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020ekgnj4p2npcbvp42.jpg
 
庚辰本648.7:(蒋玉菡)饮了门杯......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煖。(诸本均同)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121h2k5plzdij52en8y.jpg

“便拈起一片鸡肉”和“便拈起一个桃来”两句,应该是抄手抄漏了。如果作者连这么一点整体的观念都没有,怎么能写出一部《红楼梦》来?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157oofsnvlpk7lbl3p7.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213z2bj32c0cj0cc7h0.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245mnmmn11thcyyr2r6.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305mwtrtfipnsrvtyin.jpg

俞平伯先生是以戚序本为底本的,庚辰本漏了的偏从庚辰本校,而庚辰本缺页则又从蒙、戚本校。其实《红楼梦》版本的异文大都类似这样东一榔头西一锤子造成的。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322u5656fv2g6ot6ovr.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347abrr96fqd6rrfrdr.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407ccbhqcqc6cibczc8.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427w3o3nv73nzff7j99.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440kmhdnymzn5vdhdod.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459xqzqu3x3b3kku0xq.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517ds0utunnnttua60t.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534j6x5ei7qvzmuuit4.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550fh73yy4ymhh3meam.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610yemoymgeeo7neeg2.jpg

本人虽至今连红学的皮毛也没弄懂,但也知道己卯本第二十八回至今还没发现。而陶洙抄配的己卯本尚且有这两句。这也说明,那些红学专家大师们甚至连白纸黑字的版本考证都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624nx0h9a9ffdfa4f39.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185639julhezgsuuqus94f.jpg

虽然洪迈没有例举“两字颠倒谬误”的例子,但在《红楼梦》的版本中,可谓不胜枚举。

《红楼梦》
第17-18回
庚辰本353.4: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些蕴藉含蓄者。(除甲辰本删“些”字,诸本均作“较些”,庚辰本“些”改“此”。)
新校本220.15从庚辰本旁改字校“求再拟较此蕴藏含蓄者”。
从诸本均作“较些”来看,应是“较些”二字的颠倒。此句应是“求再拟蕴藉含蓄者”。

第27回
庚辰本609.8: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新校本363.19)
梦稿、列藏本删“来”字,其余诸本作“向草地下来扑”。其实这也是“扑”字移位了,应是“向草地下来”。

第48回
庚辰本1118.3:宝玉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新校本648.21)
“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蒙府本作“如今也有人知道了(?)”;戚序本作“如今怎有人知道呢”(!);甲辰、列藏本作“如今也没人知道了”。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1746rgkbpwk0zgauwnpa.jpg

这应该是“不要”两字颠倒了,否则就不可解了。此处应作“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传出去”。而当代红学专家的《红楼梦》整理版本均校“不要传出去”。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1736o1gg1jl7tz2tsd6t.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1850uzsjhxoo2ndj2ocn.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1905phe6qereec6vethq.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1935fvvnknpcpvnp006t.jpg
《红楼梦》
第108回
程甲本2900.3:只见看园门的两个婆子坐在门槛上说话儿。宝玉问道:“这小门开着么?”婆子道:“天天是不开的,今儿有人出来说,今日预备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开着门等着。”

程乙本3194.3:只见看园门的两个婆子坐在门槛上说话儿。宝玉问道:“这小门儿开着么?”婆子道:“天天不开,今儿有人出来说,今日预备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开着门等着。”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036fg6vvziez16e6lg3.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051awxqtxyxpsusyjux.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128xg6832vqh30h2v9s.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145maino7zi6ri39r43.jpg

两个婆子气定神闲的坐在门槛上说闲话,宝玉问,“这小门开着么?”只回覆不需思索的一句话,为什么说的这么拗口?其实这句应是“不是天天开的”颠倒了。如
第111回
程甲本3.1把“小蓉大奶奶”颠倒成“奶奶大小蓉”,这从本页第9、10行“蓉大奶奶”可证。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209iy2scysjjhysjx4d.jpg


程乙本把末句“故开着门等着”修改成语气更舒缓的“才开着门等着呢”,却把“天天是不开的”这句修改成嘎然而止的“天天不开”,这也说明高鹗、程伟元并不熟悉《红楼梦》的语汇规律。

《红楼梦》
第108回
程甲本2900.7:袭人忙拉住道:“不用去,园里不干净,常没有人去,不要撞见什么。”
程乙本3194.7:袭人忙拉住道:“不用去,园里不干净,常没有人去,别再撞见什么。”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303xmyy9y9myjmykbck.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314fx9ulgdxhgdgeof1.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331b6z6hnuv6zattnwv.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0/232340wxf0ubsg6u9wwbw8.jpg

第101回大观园月夜感幽魂,凤姐去大观园瞧探春,遇上了秦可卿的鬼魂;第102回宁国府骨肉病灾祲,尤氏因那日天晚,从宁府的便门进入大观园送探春起身,回去后身上发热,扎挣一两天,竟躺倒了。日间的发烧犹可,夜里身热异常,便谵语绵绵。贾珍连忙请了大夫看视吃药无效,最后贾珍命人买些纸钱送到园里烧化,果然那夜出了汗,便安静些;接着,贾赦不信大观园有什么怪异,挑了个风清日暖的日子,带了好几个家人,手持器械,到园踹看动静,突然一只大公野鸡飞过,一个家人吓的说“亲眼看见一个黄脸红须绿衣青裳妖怪,走到树林子后头窟窿里去了”,于是,请道士到园作法事驱邪逐妖。所以袭人这句应是“不要又撞见什么”,在《红楼梦》抄本中,“有”与“又”字是经常相混的。而红学专家大师们把表示重复或继续的递进式“又”字(有字)删了。
 
自孔夫子删《诗》、《书》,正《礼》、《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至汉代,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所以汉孝灵帝熹平四年春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由于古代还没有发明印刷技术,书籍是以抄写的形式传播的。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非机械似的固定,极易走神。因此,被抄写的次数越多,产生的谬误就更多。
 
 
以纂修四库全书为例(以下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版“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整理):

谕内阁著總裁大臣详议校录四库全书章程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日,内阁奉上谕:
现在纂办四库全书,以广石渠金匮之藏,自应悉心校缮,俾免鲁鱼亥豕之讹。今呈进已经缮成之《荟要》各卷内,信手繙阅,即有错字二处,则其馀书写舛误者,谅复不少。若不定以考成,难期善本。其如何妥立章程,俾各尽心校录无讹之处,著總裁大臣详议具奏。钦此。(第163页)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04030ort2med9m9rmrhdk.jpg

多罗质郡王臣永溶等奏议添派覆校官及功过处分条例摺(附条例)
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十八日
    多罗质郡王臣永溶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仰惟我皇上典学右文,表章经籍。钦奉谕旨,採访遗编。集中外之秘藏,萃古今之著述。蒐罗大备,裒辑靡遗。特命设立书局,选派词臣,悉心校勘,分别应刊、应抄、应存三种,彚成四库全书,洵为亘古罕有之鸿规,式昭圣世崇文之盛典。其刊行者,诚足嘉惠艺林,垂教万世。其抄写者,既以上供册府珍储,自宜精备,书成善本。乃此次恭敬缮写《荟要》各种书内,经我皇上几余偶阅,即指出错字二处。臣等承办之總裁及分校、謄录,勐┲蹋滴蘅纱恰Q雒墒ザ鞑患忧丛穑瞪罡秀ぁ
兹复命臣等议定章程,臣等谨详加核议。伏思缮本讹字,一由校录之未尽精审,一由于各员之未有考成。自办书以来,但依字之程限课工,所有已录各卷之舛误多少,臣等实不能深信。自当严定规条,使承办人员,知有责成,各加谨凛,方于办书有益。(下略)

   附  功过处分条例
一、严核功过,以示劝惩也。查謄录各员缮写之书,陆续交分校官校对,如校出错字,即饬随时补改。并查所错之字,如系照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若原本无讹,该謄录粗率误写者,每错一次,记过一次。倘有能将原本讹字看出,签请酌改得当者,每一处记功一次。至分校各员,除校改謄录错误,分所应为,毋庸记功外,若能将原本讹舛应改之处,校正签出,精确得当者,每一处记功一次。校毕后交覆校官校勘,如謄录有错,分校官未得看出,经覆校之员查改者,将原办之分校、謄录各记过一次。若覆校人员能于原本错误处签改切当者,将覆校官记功一次。至校毕送武英殿后,经臣等随意抽查,如见有謄录错字,未经各员校改者,将承办疎忽之覆校、分校、謄录人员,各记过一次。若进呈后,经皇上指出错误,即将覆校、分校、謄录人员加倍记过,并将臣等總裁交部察议。其各书款式、卷篇、次叙,如有舛误,责在總校。若總校官未能看出,经臣等抽查发改及蒙皇上指出查改者,總校之员,过亦如之。若總校果能查勘无误,每月记功一次。(下略)(第167页)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04109x2tmyjl8ty02ltt4.jpg

谕内阁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著军机大臣每三月查核一次奏请交部议处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
今日据刘墉奏,昨进四库全书内《少阳集》謄写错字,伊未经看出,请交部议处一摺。四库全书謄写,屡有错误,经朕指出更正者不少,若不定以处分,将来鲁鱼亥豕,累牍连篇,成何事体!但若将奏请处分之人交部,其未经奏请者转得置身局外,何以得情理之平?著自今年正月起,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交军机大臣通行查核。经朕看出错讹者,其分校、覆校名下错至两次,總裁名下错至三次者,均著查明,奏请交部议处。此议处处分原轻,不过示以知愧。既已分阅,可不悉心乎?此后著交军机大臣照此每三月一次,查办奏闻。其總纂官纪昀、陆锡熊,總校官陆费墀,所办书籍既多,竟应免其处分,而伊等应更详慎办理,期于无误。如或因此稍有懈弛者,则非朕体恤伊等之意矣。将此谕令四库馆總裁等知之。钦此。(第576页)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04127w1016fb2hihpkhid.jpg

谕内阁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著照程景伊所奏章程办理
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前因四库全书馆呈进各书,每多稽缓,经總裁等议设總校六员,分司校勘,各總裁仍随时抽阅,以专责成。本日召见程景伊,据奏:应进各书,经總校阅看后,如總裁等全为校阅,不特擔延时日,且總校等转有所推诿。若不将如何抽看之处,定有章程,亦非核实之道。请此后總裁等于每十本内抽阅二本,黏贴總裁名签,其未经抽阅者,于书面黏贴總校名衔,如有错误,各无可诿,等语。所奏自属可行,嗣后四库馆校阅各书,即著照此办理。各總裁、總校等务宜悉心校勘,毋致再有舛误。钦此。(第757页)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04142mm1mvm1w4mv66zvy.jpg

户部为知照全书總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十日
户部为移咨事
陕西司案呈,本年四月十九日准都察院咨称,本院具题办理四库全书内《吴都文粹~九(十)老序》一篇,蒙皇上指出格式,前后书写体例不符,该總载等并未悉心阅看,以致舛误,殊属不合,应将四库全书總裁~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程(景伊)照不行详查罚俸六个月;分校官~内阁中书叶兰、覆校官~内阁中书宋鎔,均照失于查察罚俸一年例,罚俸一年。于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题,十三日奉旨:程景伊着罚俸六个月。馀依议。钦此。相应抄录原题,移咨户部查照。等因前来。
应将四库全书總裁~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程(景伊)罚俸六个月,分校官~内阁中书叶兰、覆校官~内阁中书宋镕各罚俸一年之案注册。其罚俸银两移咨吏部,移会内阁典籍厅于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典籍厅。(591页)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04221e0qxq88eoyxxtv1s.jpg
从上面这些档案可以看出,奉旨纂修四库全书,可谓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然从第一批书籍进呈武英殿开始,就鲁鱼亥豕,错讹不断。而朝廷制定处罚规则又很严厉,从档案上看出,那些總裁每年都要被罚俸半年,覆校甚至每年都要被罚俸一年。然照样无法制止讹错的产生。不但此后每一批进呈的书籍照样有讹错,而且几乎每一本书籍都有讹错。

乾隆四十二年
[三月十四日]谕内阁所有进过书籍讹错之处著军机大臣每三月查核一次奏请交部议处(第576页)
[三月二十九日]军机大臣奏遵旨将總裁等错误次数查核并交部察议片(第579页)
[四月初六日]谕嗣后每次總校均照例不必积算如此欲各令心知愧勉(第581页)
[五月初八日]户部为知照全书總校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591页)
[六月初八日]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總裁程景伊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621页)
[七月二十三日]谕嗣后總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總校等止须罚俸三月(第639页)
[十月初七日]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728页)

乾隆四十三年
[正月十一日]大学士阿桂等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摺(第770页)
[二月]吏部为知照嵇璜等罚俸事致稽察院户移会(附:吏部题议所进书籍错误之總裁稽璜等分别罚俸本第787页)
[四月初九]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一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阿哥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811页)
[七月初四日]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至闰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859页)
[八月]都察院为知照四库馆總裁等官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第873页)
[十月初六]户部为知照四库馆總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926页)
[十月初七]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928页)
[十二月]户部为知照四库馆總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968页)

乾隆四十四年
[正月十六日]军机大臣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交部察议片(第988页)
[二月十五日]谕程景伊徐立纲等著分别罚俸六个月或三个月(第1005页)
[四月初五日]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校等交部察议片(第1018页)
[六月三十日]户部为知照四库馆分校石鸿翥李斯咏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059页)
[七月初五日]军机大臣奏奉旨查明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062页)
[七月]全书处彚核四至六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總裁總校等清单(第1063页)
[七月]荟要处彚核四至六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總裁總校等清单(第1064页)
[七月二十六日]吏部为知照户部等堂司官员失察顶冒謄录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第1084页)
[七月二十六日]谕记过一、二次分校各员著存记于下次彚奏时一并积算(第1088页)
[八月初八]谕校阅全书错误之倪承宽等著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第1090页)
[八月三十日]谕温常绶罚俸三个月之处著于记录抵销(第1093页)
[十月初十日]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交部察议片(第1110页)
[十月]全书处彚核七至九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總裁等清单(第1112页)
[十月]荟要处彚核七至九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總裁清单(第1114页)
[十一月十七日]谕校阅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著罚尚书俸六个月等事(1126页)。

乾隆四十五年
[正月初三]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145页)
[三月二十三日]谕陈昌齐罚俸三个月之处著注于纪录抵销(第1159页)
[四月二十三日]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160页)
[六月十一日]谕校书错误之總裁程景伊王杰等著分别罚俸(第1171页)
[七月二十四日]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183页)
[七月]全书处彚核四至六月缮写全书讹错及總裁等记过清单(第1185页)
[九月初四日]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著分别罚俸(第1202页)
[十月十一日]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219页)
[十月十五日]军机大臣阿桂等奏请将總裁曹文埴等交部议处片(第1221页)
[十一月二十七日]谕校书错误之總裁總阅等著分别罚俸(第1233页)

乾隆四十六年
[正月十七日]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252页)
[正月]全书处彚核十至十二月缮写全书讹错及總裁等记过清单(第1254页)
[四月十五日]军机大臣奏查核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329页)
[四月]全书处彚核正月至三月缮写讹错及總裁等记过清单(第1331页)
[四月二十二日]户部为知照四库馆總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343页)
[五月二十五日]谕皇八子永璇等著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抵销(1356页)
[七月十六日]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381页)
[九月初六日]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著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第1388页)
[十月十八日]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奏查明七月至九月總裁等校书记过次数应交部察议摺(第1419页)
[十月]全书处彚核七月至九月缮写全书讹错及總裁等记过清单(第1421页)
[十一月二十二日]户部为知照四库馆總裁等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第1439页)
[十一月二十二日]谕校书错误之總裁嵇璜等著分别罚俸或于纪录抵销(第1445页)
[十二月初六]谕内阁全书第一分完竣所有總校等著總裁查明咨部照例议叙(第1446页)
[四十六年]军机大臣进呈《永乐大典》總裁等人员记过次数清单(1450页)

乾隆四十七年
[二月二十日]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月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468页)
[二月]全书处彚核上年十月至十二月全书内缮写讹错并總裁等记过次数清单(第1470页)
[二月]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大典》内指出错误并總裁等记过次数清单(第1511页)
[二月]户部为知照四库馆總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541页)
[四月二十四日]军机大臣奏查明正月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裁等交部察议片(第1558页)
[四月]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永乐大典》各书错字并總裁等记过清单(第1560页)
[四月二十四日]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第1564页)
[七月初十日]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第1593页)
[八月初十日]军机大臣奏查核四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校等交部察议片(第1608页)
[九月初一日]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634页)
[十月初五日]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第1643页)
[十一月初一日]军机大臣奏查核五月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總校等交部察议片(第1670页)
[十一月十五日]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渊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即行挖补或换篇片(第1680页)

乾隆四十八年
[二月二十八日]军机大臣奏查核上年冬季所进第二分全书错误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第1711页)
[四月十五日]吏部为知照四库馆人员遵旨分别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722页)
[五月十一日]军机大臣奏查核春季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第1728页)
[八月初二日]军机大臣奏查核夏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官交部察议片(第1736页)
[十一月二十二日]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752页)
[十一月二十九日]军机大臣奏稽核秋季所进第三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總校等官交部察议片(第1754页)
[十二月二十日]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表)(第1761页)

乾隆四十九年
[闰三月二十二日]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摺(第1769页)
[七月初六日]军机大臣奏全书查核错误记过次数及督催处查核功课情形片(第1779页)
[八月十四日]军机大臣和珅等奏查核四库馆暨三通馆错误记过各员交部察议片(第1792页)
[九月十八日]谕办理四库全书错误记过之潘庭筠等著分别罚俸(第1800页)
[十一月十五日]军机大臣奏秋季所进四分全书错误记过次数请将總校等官交部议处片(第1811页)
[十一月二十七日]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三通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823页)
[十二月初六日]谕内阁办理四库全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著分别罚俸(第1830页)

乾隆五十年
[二月二十日]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第1865页)

“四库全书自开馆以来。俱系内阁、翰、詹等衙门于科甲出身人员内挑派办理,在馆校勘者不下数百馀员,且分校、覆校、總校遞次阅看,而成书以后,犹不免种种错谬”。纵观四库全书那些经分校、覆校、總校阅看过(有的还经總裁阅校过)的謄抄谬误,比《红楼梦》抄本的抄手谬误还荒谬。按乾隆皇帝的话说,那叫“荒谬舛错,不一而足”。因错讹多的不得了,现简单举几例:

1271.14:《廣博物志》內“陳思王曹植惡鳥論曰”句,“植”下衍“貪”;又“子勃有琴曰應谷”句,“子”讹“兄”。。。
1340.10:《白雲稿》內“李陵蘇子卿之離別”句,“子”訛“少”。。。
1492.8:《楊子雲集》內“天子之樂也”句,“子”訛“下”。。。
1494.12:《麈史》內“杜審,子美祖也”句,“祖”訛“父”。。。
1496.5:《儒林宗派》内小注“无繇子”句,“子”讹“父”。。。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04335vknqqsqa1xx4xan2.jpg


将“祖”讹“父”,将“子”讹兄,又将“子”讹“父”,按《红楼梦》中红玉的话说,岂不差了辈份?一个“子”字就被讹的五花八门。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92403uegc003z8vq0vcri.jpg

1332.14:《古今事文類聚-續集》第二十八卷內,“硃”字訛寫“墨”字。總校官王燕緒記過十四次,分校官高中記過二十八次。
把“硃”都能讹成“墨”,还有什么字不会产生讹错?
1332.3:《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內“背伊闕越轘轅”句,“背”字訛“北過”二字;又“以太尉掾”句,“掾”訛“椽”;又“范仲淹”“淹”訛“俺”。“泠然善也”句,脫“善也”;又“爰採爰獻”句,“採”訛“揉”。。。
把“背”字讹成“北过”,比《红楼梦》抄本中把“觅”讹成“不见”,把“比目”讹成“皆”还荒谬。

1333.14:《唐文粹》內“駱賓王”,“賓”字訛“王”;又“王”訛“玉”;“太”字、“先”字、“帝”字,俱寫不成體;又“狐”字訛“孤”,“摧”字訛“催”;又“殘”訛“浅”。。。
1473.8:《書小史》內“戴顒字仲若”句,“仲”訛“孝”;又“杭州錢塘人”句,訛“河南陽翟人”。。。
1489.12:《郡齋讀書後志》內“卒年四十一”句,“四”訛“三”;又“范陽人”句,“范”訛“洛”。。。
“杭州钱塘人”与“河南阳翟人”, “范阳人”与“洛阳人”不知相去几万里。

1471.12:《劉彥昺集》內撰人名“楊維楨”,訛寫作“楊廉夫”,共五處。總校官朱鈐記過五次,分校官沈清藻記過十次。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92537j9q0hgsmbwhncsno.jpg

  
1474.6:《庾開府集箋注》內“陳江總集”句,“陳”訛“梁”;又“漢枚乘傳”句,訛寫作“漢枚乘維傳”;又“曹植求自試表”句,訛“曹植上文章表”。總校官王燕緒記過三次,分校官潘庭筠記過六次。

1476.12:《曹祠部集》內“桃花夾岸杳何之”句,“杳”訛“香”。。。 f[?JLp   
如程甲本第98回2662.4:(黛玉死後作者所述的兩句詩)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香。其實這個“香”字就是“杳”字之訛,然程甲本後期所有的版本均作“愁緒三更入夢遙”。只有歐陽健先生的校本作“愁緒三更入夢杳”,可謂眼光獨到。

1476.5:《石田文集》內“丹鉛此去不須圖”句,“鉛”訛“船”;又“千里渒水入荒陂”句,“陂”訛“陵”。。。

1481.10:《徐孝穆集箋注》內“烈士傳”句,“烈”訛“列”;又“晉太元中”句,“元”訛“原”;又“張衡之所曾賦”句,“曾”訛“會”;又“曾名巧笑”句,“曾”訛“會”;又“嫣然一笑”句,“嫣”訛“嬌”;又“裁變槐榆,並賑宗戚,南茨大麓”三句,挖補未填;又“魏何晏《景福殿賦》”句,“魏”訛“晉”。總校官倉聖脈記過十一次,分校官勵守謙記過十四次。
类似将“太元”讹作“太原”这样的词组习惯性联想错讹,在《红楼梦》的版本中,可谓比比皆是。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92653qtt060jl2dlll2vl.jpg

1487.10:《學林》內“宋玉文曰”句,“文”訛“賦”;又“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二句,“花”訛“霞”,“楊柳”訛“野水”......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错讹成“落霞与芝盖齐飞,野水共春旗一色”,这样的错讹岂是人所想像的到?

1497.9:《忠貞錄》內“仰止如公不可攀,九族頓虛精化碧”二句,“攀”訛“虛”,“虛”訛“攀”。。。(訛寫作“仰止如公不可虛,九族頓攀精化碧”)
《紅樓夢》版本無論早期抄本,還是後期刻本均有類似文字移位現象

1498.5:《柳河東外集注》內“出劉義慶世說”句,訛作“劉慶儀”。總校官朱鈐記過二次,分校官馮敏昌記過四次。
1499.4:《世說新語》內“宋劉義慶撰”,“劉”訛“王”。。。
“刘义庆”被不同的抄手抄成“刘庆仪”、“王义庆”

如《红楼梦》第74回,有的作“王善保”,有的作“王保善”;第42回有作“翠墨”的,有作“翠云”的;第27回(庚辰本614.5)有作“紫绡”的,有作“紫绢”
的。

1499.12:《謇C萬花谷-前集》内,“江南無別信”句,“南”訛“海”;又“皮日休《桃花賦序》云”句,“桃”訛“梅”。。。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92740wg1d0gtd1ng0gl6g.jpg


1507.4:《丹鉛餘錄》內“謝惠連雪賦”句,訛作“謝希逸”。總校官朱鈐記過二次,分校官袁文邵記過四次。

1511.2:《榕檀問業》內“此是讀書窾隙”句,“隙”訛“係”;又“莊周以虛室生白爲吉祥”句,“莊周”訛“老聃”;又“那一件是管氏做得”句,脫“氏”。。。

1192.2:《倪文僖集》內“此地忻無杜宇飛”句,“杜”訛“社”。。。  
如蒙王府第39回回末总评(1513):先既有杜诗,而今不得不用套坡公听鬼之遗事以振其馀响。如没戚序本的旁证(1458),谁会想的到“杜诗”乃“诗社”之讹。抄手错的如此天衣无缝,恐怕连神仙做梦也想不到是讹谬。而那些专家大师们则又会去打“杜诗”的闷葫芦去了!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92750ap2a2hha2abi8gmg.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092804a4it5ts94npecc4z.jpg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160457l83nqbzbu3u3nlwd.jpg

1261.4:《龜巢稿》內“梁上新巢乳燕棲”句,“棲”訛“飛”。。。

1261.6:《龜巢稿》內“幽人校書深閉門”句,“門”訛“關”。。。

1269.4:《御選唐宋詩醇》內“清泠玉韻兩三章”句,“泠”訛“冷”;又“不妨小倦帶餘酲”句,“酲”訛“醒”;又“回向禪龕一炷香”句,“向”訛“回”;又“怳如隨計入都時”句,“都時”二字訛“成都”。。。
把“都时”讹成“成都”
,这是思维正常的人所能想像的到?

1331.9:《西湖遊覽志餘》內“秪知春色在桃溪”句,“桃”訛“頭”。。。
如《红楼梦》第1回: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甲辰本(第50页)误作“先上玉人头”。

1334.8:《麟角集》內“六律帶霜啼”句,“啼”訛“飛”。。。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160541wdu0vqhve0ynuuyv.jpg

  
1339.11:《增注唐策》內“更歴諸寺”句,“寺”訛“守”;又“難作禍祟”句,“祟”訛“福”。。。

1339.13:《蒙求集注》內“楊子見岐路而哭之”句,“岐”訛“逵”。。。 

1341.4:《顧學集》內“譚玄空自守三庚”句,“三”訛“長”;又“俟河之清”句,“俟”訛“似”;又“雖難追其往”句,“雖”訛“須”;又“耳目口鼻以精氣用”句,“用”訛“曰”;又“寄所著易參”句,脫去“著”字;又“睽之上九”句,“上九”訛“九三”;又“使君之志”句,“君”訛“志”;又“火傳無盡”句,“無”訛“之”;又“戶科”,“科”字訛“部”。。。

1501.6:《文房四譜》內“陶弘景字通明”,原本訛作“字彥通”......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160551wap8r2m9am8802of.jpg

1504.13:《西陂類稿》內“朱彜尊”,“朱”字訛“金”......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160640ar77uf0u07a88w2v.jpg


1507.10:《正S集》內“回頭已度打頭峯”句,“峯”訛“風”......

1268.8:《石倉歴代詩選》內“不得頡頏”句,“頏”訛“頑”......

1268.10:《石倉歴代詩選》內蛾眉“蛾”訛“峨”;又“漢室長陵小市東”句,“東”訛“中”;又“新調白馬怕鞭聲”句,“怕”訛“柏”;又“至今鐘磬滿南鄰”句,“鄰”訛“都”...... 1271.2:《海叟集》內“漫說江南萬玉妃”句,“漫說”二字訛“未誤”......

http://www.mqxs.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2/160709myutbgso3sqk3gqw.jpg

1064.4:《西隐集》内,“何日幽期可践约”句,“践”讹“前”.......

1266.11:《太平御覽》內太祖,“太”訛“大”;又“與足下隔”句,“足”訛“天”......

1267.14:《成都文類》內“夜多無雨曉生塵”句,“塵”訛“煙”......

 
 
帖子太大转不了,详情请点击:

 

   《周易举正》与《红楼梦》的版本舛错



                             版权所有     引用请注明出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