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佛祖与周公、太上老君、牛顿、爱因斯坦对话

(2018-05-30 17:04:09)
标签:

转载

   佛祖与周公、太上老君、牛顿、爱因斯坦对话

   穿越时空的对话   

    周公:我告诉大家一个惊天秘密,这个宇宙遵循一个不变的法则,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化六十四卦,以类万物。所以,我可以用卦象来推演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未来趋势。

    太上老君:你说的是啊,在我看来更简洁一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周公:你所说的“道”又是什么呢?是否与我说的“无极”有同等的意思呢?

    太上老君:喔?周兄有疑问吗?正如你所想,“道”就是“无极”,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些都只是暂起之名,我要说事,无名不可以述之,然虽有名,其意不名也。

    周公:那你的意思就是说:“‘道’即表‘无极’,‘一’亦表‘太极’,推而广之,‘二’表‘两仪’,‘三’表‘四象’乃至‘八卦’可类万物”,也就是能‘生万物’,是这样吧?

    太上老君:还是周兄知我啊!

    黄帝:我听明白了,有一物先天地之生而生,而生万物,而这先天地之生而生者,无以言表,仅能比喻而已,名可名非常名也。然虽不能言表,其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感悟到了,人之生命乃至一切生命的始祖也是它了,所以我发现了人天相应的法则,我们的生命运动是与天地密不可分的,阴晴圆缺,四时更替,这就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了,我悟出了生老病死与天地对应的关系。

    周公:黄老了不起啊!把宇宙的法则具体表速在生命运行现象中了。

    黄帝:我想告诉世人尊循宇宙的法则,以养生祛病而已。

    太上老君:周兄对我的启发很大,黄老的研究也很令我佩服,我从大处说起,继而引入细致,论‘道’与‘德’,黄老把个‘徳’于‘生命’中讲得更为细致。

    周公:是的,我虽讲了六十四卦之妙用,但也不如你二位讲得更为贴近生活与现实。

    黄帝、老君:周兄过奖了,所论之角度不同而已,彼此彼此。

    佛祖:哈哈哈哈!善哉善哉!我只在一旁洗耳恭听,各位真是人中豪杰,我很佩服啊!你们讲的都很好!很好啊!

    众人:啊!原来你老人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现场听我们言谈了!真是出神入化,来去无踪啊!

    佛祖:哪里哪里,我一直都在各位身边,是你们只顾言谈没把我放在心上而已。

    众口齐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佛祖:我听了各位所说,各有其理啊!都很了不起.其实天地万物之生、住、灭,成、住、坏、空皆由因缘而起。而这姻缘之作用又始于万物本有之“佛性”。

    太上老君:请问佛祖,这“佛性”作何解释呢?

    佛祖:万物生于“无形”,即“有”生于“无”,“无”也就是老君说的“道”,老周说的“无极”,“有”就是各位说的“万物”乃至“生命”,而“万物”由“道”所生,其中之“道”无处不在,“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物之运行、万物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生灭,也无不由“道”所使然,“因缘”源于其中也。“道”之作用乃“佛性”是也,故万物皆具“佛性”。因万物皆有“佛性”,故万物皆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感应、相互依存、相互生灭。这就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牛顿:这我就有疑问了,请问佛祖,按你所说,万物皆有佛性,那么也就是说,万物都应该像佛一样的慈悲为怀,可为什么会互相毁坏呢?我的物理学就研究了万物是如何互相毁坏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居里夫人:我也和牛顿兄一样的困惑,我所做的化学实验,也发现非常多的万物在互相毁坏,一点不慈悲。

    爱因斯坦:也许我的理解更接近佛祖的意思,我认为所谓的“万物”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因时空之变而变的,就比如说老牛所说的“三大定律”在我发现的“相对论”里就仅仅是一种特例而已,在广义上来讲,老牛的理论是不正确的,他只在有限的时空内正确。

    牛顿:我当时就没有你想得那么多嘛,真是疏忽了!疏忽了!我要向你学习,后生可畏啊!

    爱因斯坦:不必谦虚,你牛哥的功劳很大啊!没有你哪有我呢?你是先辈嘛!路是你先探出来的,承让!承让!

    佛祖:爱因斯坦说的对!其实,人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判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误会的,人们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往往以假当真,这才造成了人们对于宇宙、人生的很多误解和执着。关于所谓的善与恶,好与坏,慈悲与无情,其实都是建立在“人”之“小我”之基础上的。仅是以“人我”之价值观和世界观来评判是非,这就很容易失真,缺乏客观性。如前所说,居里夫人和牛顿所谓的万物之间相互毁坏,就是这样做的分别,这是很狭隘的见解。我举个例子吧,比如居里夫人,你如果想要做一条很漂亮的裙子,你是不是要用到棉布,或者丝绸、锦缎之类?这些东西哪来的呢?是不是要人去生产,生产过程是不是要把原材料进行一些必要的加工,原材料被改变了其原来的样子和结构乃至成分,这是在毁坏呢?还是在创造?,有了裙料,你再把它缝制成裙子,你把裙料进行了裁剪,然后缝成了裙子,这其中裙料也被切割、针刺、线扎,这是在毁坏呢还是在创造?站在你的角度上,你最终创造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裙子,可是原来的原材料都被你搞的面目全非了,甚至是被割碎了、刺穿了,穿在你身上,你舒服了,可那料子呢?它舒服吗?所以,当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时,我们的结论也许是完全相反的。居里夫人的化学实验不就常常看到这些吗?如果没有旧事物的变迁,又哪有新生事物的诞生呢?甚至可以说,如果地球上从来都没有地壳变动,没有地震和火山喷发,也许至今地球上还没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生命活动存在呢?“毁坏”其实就是“新生”的开始。所以,地震和火山喷发,在某一时空点上会让生命体遭遇所谓的毁灭、消失,但在另外的时空点上它却产生了生命。万物就是这样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的,没有一物是孤立存在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因果链”——十二因缘。

    居里夫人:听佛祖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我的化学实验不就是在探索这其中的因果吗?

    牛顿:确实如此啊!居里夫人,我们都在做探索因果的事情啊!佛祖说的在理啊!佩服佩服!

    太上老君:无论如何,你们说的也没有超出我说的“道”吧。

    周公:这就是“易”的本质啊,“易”就是“变”,变而运动,动而生万物。

    爱因斯坦:可是,佛祖,我不理解的是:你刚才所说善恶、好坏、慈悲与无情都是人的一种不究竟的分辨,但在你的因果论中为何还是有关于善恶的因果之说呢?你不也有分辨吗?

    佛祖:哈哈哈!问得好!我说善恶、好坏、正邪、美丑等概念,皆是对机而说,方便之说,并无实体,借个假名,就如老君说的,所谓名可名非常名也。我之寓意非世人之凡解之意,但虽是假名却意有所指。我所说的“善”、“好”、“慈悲”、“正”、“美”无非是指事物运行发展的一个方面或者一类现象而已,而“恶”、“坏”、|“无情”、“邪”、“丑”却是意指事物运行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或者另一类现象而已,我不因此而取舍、分别、执着,但世人以此而取舍、分别、执着。这也就如周公说的“两仪”,老君说的“‘一’生出来的‘二’”。就如黄老在《黄帝内经》里说的:“阴”、“阳”二相。周公不也这么说吗,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皆负阴而抱阳,阴阳和合方为“太极”,这是宇宙的法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以,阴阳合体为一,这才是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

    爱因斯坦:啊!深有体会!深有体会!我如果执着于过去的先辈的观点,哪有今天的相对论的建立呢?

    居里夫人:那是,如果执着于过去的认识和理解,我又如何能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呢?

    周公:啊!妙啊!妙不可言!

    黄帝:我就说嘛,我对世人讲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平衡,因应四时而养身、祛病的原理,人们就是不能正确理解,却原来还是因为有执着啊,大家都有很多执著的取舍,当然难以获得真正的平衡。中医的养生、祛病就是要讲究阴阳和谐、平衡,因应四时而调节起居、劳作、生活、学习、休息的节奏和强度,从而做到健康长寿,可当今世人大都做不到啊!

    周公:都是执着与贪婪在作怪吧!阴阳失衡了的缘故。

    爱因斯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注意摄取有价值的营养,注意锻炼身体,注意适当的休息,不可过度疲劳。

    牛顿:不过老爱,你注意到没有?虽然人们都很科学的学习了;很科学的工作了;很科学的生活了,但还是最终要病魔缠身,因病而死,这是谁都逃不脱的,难道是我们搞的科学有什么问题吗?

    居里:我想,也许是我们对于生命的某些化学结构还不甚了解。

    爱因斯坦:不,依我看,我们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很先进的,不至于误导我们吧?

    周公:从科学的理论上讲,你们所做出的解释都是很有说服力的,都应该是对生命有利的,但为何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我认为你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万物都是不可能永存的——我说的是其存在的形态和外表,“变易”是这个宇宙的本质,所以,你们无论如何是改变不了这一事实的。所谓,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生死交替才是最本质的真理。再伟大的科学也改变不了这个宇宙的法则。所以,科学也就能让大家似乎过得舒服一些罢了,病时不太痛,死时不太苦,活着自我感觉良好,如此而已。

    牛顿:老周,你说的也太残酷无情了吧,我们科学家苦苦奋斗一辈子就为了这个?

    周公:老牛别误会,我不否认你们的伟大努力,但由于世人的执着,我想,科学大概也就只能做这些了。

    居里: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此时无言了!

    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感受,我何尝没有呢?我搞出了相对论,人家马上就拿去研制杀人武器,让我痛苦不堪,感到后悔不已!你们化学家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可后来的弟子们用它来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痛心啊!科学难道就为了满足人们的贪欲而存在吗?这还是真理吗?

    太上老君:我早就在道德经里说过,智巧越多鬼越大,科学越是发达,人们用它来谋取不义之财的本领也就越大嘛!你看嘛,残杀、盗窃、欺骗、造假、战争、贪污、腐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啊!

    爱因斯坦、居里、牛顿齐声:有违初宗啊!有违初宗啊!

    佛祖:我很理解你们的感受,错不在你们,错在世人执迷不悟,聪明总不能用在正道上。我说了四十九年,可谓苦口婆心,可是世人有几人听得进去呢?我给世人开示十二因缘,讲解各种法门,都是因应世人的机缘而说的。比如,有人执迷于色情,我向他开示,这些行为牛马不如,这是通往畜生道的生活方式,未来必做畜生;有人贪婪无度,我向他开示,这是通往饿鬼道的行为方式,未来必饥寒交迫;有人好争斗、嫉妒,我向他开示,这是通往阿修罗道的行为方式,未来不会有什么吉祥和幸福可言;有人好嗔怒、嫉恨、执迷不悟、作恶,我向他开示,这是下地狱的行为方式,未来必堕地狱,痛苦无期。但执着的人们总是当耳边风,还是那样认假为真,痴迷于五蕴六尘不能自拔。可悲啊!

    爱因斯坦:佛祖讲得很好!道理明晰,但佛祖所指的“未来”是所谓的“来生来世”和“下辈子”吧?可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是不会有下辈子的,人死了,一了百了。我们只有现在,也就是只有今生而无来世,所以佛祖说的“因果报应”是“来世”的事情,让我如何起信呢?我们搞的科学本来整天都是谈因果的,就没有这“前身后世”的因果。我不是想否定佛祖的说法,我想佛祖能给我们一个解释。

    佛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真能问,都问在了点子上了!谁说你们搞的科学里面没有“三世因果”?今天你们用上了电视机是吧?这是因为富兰克林首先发现了电嘛,后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继而有了电影,再后来有了电视机,这不是“三世因果”吗?地壳的变动产生了矿藏,你们开采矿物质来提炼所需的原材料,继而生产各种产品,这些产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继而经过人们的工作又产出了另一些产品,这不是“三世因果”吗?人们的生活不就是在享受这些人造物品的过去、现在、未来吗?你们所用的电视机,是在收音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吧?收音机最早是用粗大的电子管、电阻、电容器制造出来的,后来发明了半导体元件,就产出了半导体收音机,再后来直至今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让晶体管、电阻、电容器的尺寸做到了纳米级,让最先进的电视机、电脑普及到了千家万户,这里面没有“三世因果”吗?

    爱因斯坦:佛祖说的是,确实是这样的,难道说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的吗?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因果关系,但物品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物质上的因果关系啊?比如说,这台老式的电视机报废了,我基本是不可能用它的原件来制造另一台新式的电视机的,它们不具有“前身后世”的联系性,也就是说,新的电视机并不是那台老电视机投胎变成的。

    佛祖:这又是一个关键处,问题的关键是:“生命是什么?”,就电视机来说,是什么在转世轮回?电视机里有什么可以具有“三世因果”?我们这样来想:一台老式电视机报废了,要生产一台新的,这台新的电视机是不是需要重新发明呢?显然不是,它会沿用已经成熟的技术,至多有一些改革,但总体上还是那些成熟了的技术在做主导,在一代代的电视机转型、换代过程中,总离不开那些已经成熟了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在不断的延续和提高着,后来的新技术总是居于过去已经成熟的技术而开发的,这前后之间必然就有因果关系,虽然电视机的元器件从物质实体上不具有“三世”连续性,但其技术却是有着肯定的“三世因果”延续性的,所以,“技术”就是一直贯穿于电视机技术发展史的具有因果延续性的“灵魂”,这是“活的灵魂”,“技术”在现代把它叫做“软件”,是使得电视机具有“生命”的关键。这种“技术”包含了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的安装和连接,新的电视机往往也伴随着新零部件而诞生,这些新的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也必然会与过去曾经用过的老式零部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也就是在原基础上的改革。或者还照原来的样子做,这就是其“三世因果”,所以,不仅在软件上,硬件上同样是“三世因果链”。

    爱因斯坦:喔!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科学技术”就是所有工业产品的“活的灵魂”是它在延续、转世。但是,“技术”是有其起始和断灭之时的呀!在“技术”产生以前,它是什么呢?

    佛祖:是“道”,无处不在的“道”,“道”先以人类的“灵动能力”表现出来,让人类发明了“科学技术”,然后人类吧“技术”注入产品之中。

    太上老君:我也赞同佛祖所作的解释,我在《德经》里对这一因果规律也曾有描述。

    居里夫人:佛祖的比喻很是让人佩服,那么,作为生命体如果死了,如何来认识他的“三世因果”呢?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物质不灭,但我无法化验出“生命不死”啊!

    黄帝:居里夫人有所不知啊,在我看来,生命体中除了一堆化学元素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成分是非化学的成分,你肯定化验不了,那就是能量,生命的“灵动的能量”,这个能量一旦离开身体,这个生命体也就不会活动了,继而就会逐渐解体直至还原成原始物质——化学元素。这个“灵动的能量”在《黄帝内经》里我把它叫做“神”,“道”生“神”,“神”生“气”——流淌于经络脉轮中的“真气”,“气”生“精”——生命体的身体组织,生命体得以为继的就是这“精、气、神”。

    牛顿:啊呀!经黄老这么一说,我似乎觉悟了。从物理学上来说,能量守恒,既然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我就不怀疑生命的延续性了,我理解,生命就是由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与看不见莫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能量”所组成的。

    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同时说:老牛说的应该补充一点,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本是同一的。所以,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生命不灭。

    佛祖:善哉善哉!贴近原本的真实了!

    周公:唉呀!你们尽说些现代词语,我都觉得赶不上趟了,我来说两句吧,生命其实就是阴阳的结合体,万物都离不开阴和阳,一旦离开阴阳,此物无物也,不再具有原形也,变也,易也,此乃天地万物之根本也。

    众人齐声:是也!是也!周公高见!

    太上老君: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皆由阴阳所化生,无有一物能离开阴阳而独立存在,这一点我和周公是一致的,道生万物,万物和于道而生生灭灭,这也是宇宙的法则。阴和阳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本来就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分别,“生命”就是“阴阳和合”的具体表现形式,“生命”就是“太极”,“宇宙整体”就是“太极”,我们每一个人都只不过是这个“太极”中的一颗“全息的微粒”,也就是一个极细微的“极微太极”而已,所以我常讲“天人合一”嘛。

    爱因斯坦:老君说的刚好和我们现代科学一致啊!特别是谈到了“全息”的观点。但我们一直都难以理解的是,这个“全息”于生命现象中,它的实质是什么呢?

   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