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审批表

(2015-06-11 10:41:32)
标签:

育儿

 

年度

 

编号

 

 

 

汉沽管理区教育科研小课题

  

 

 

 

课 题 名 称    通过亲子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   

课 题 类 别                         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                          杜凤玉                 

年 级 学 科                学前教育               

所 在 单 位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幼儿园     

申 报 时 间               2015年4月              

研 究 时 间                2015年4月——2016年4月         

 

 

 

  

                                    

课题主持人的承诺:

本人自愿申报汉沽管理区教育科研课题。我保证如实填写《汉沽管理区教育科研小课题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中的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履行《申请表》中的协议,自觉接受上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和学校的管理,遵守《汉沽管理区教育科研小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提交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主持人(签章):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区教科室、学校、本人各存一份,(另需上传电子稿到: hgjky003@163.com , 密码:69214270)

二、封面上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三、请按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

1.课题名称

恰当、准确、简明,为课题研究提供一个焦点和方向。

2.课题类别: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

四、本表须经课题所在学校教科室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学校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

杜凤玉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10.13

职务或职称

二级教师

研究专长

学前教育

任教学科、班级

综合

工作单位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幼儿园

结题时间

2016年4月

E-mail

Youeryuangongzi@126.com.cn

联系电话

13299932218

研究者姓名

任素娟

性别

出生年月

1967.5

职务或职称

一级教师

研究专长

学前教育

任教学科、班级

综合

工作单位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幼儿园

E-mail

Youeryuangongzi@126.com.cn

联系电话

15922098978

研究者姓名

陈金菊

性别

出生年月

1986.12

职务或职称

 

研究专长

学前教育

任教学科、班级

综合

工作单位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幼儿园

E-mail

Youeryuangongzi@126.com.cn

联系电话

13821096171

研究者姓名

刘雪娟

性别

出生年月

1985.

职务或职称

二级教师

研究专长

学前教育

任教学科、班级

综合

工作单位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幼儿园

E-mail

Youeryuangongzi@126.com.cn

联系电话

13820713609

 

二、课题研究方案

1.问题的提出(在反思的基础上,陈述本人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景、事件、困惑,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法规的要求及实践意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现状

国外国外方面在公民教育中都渗透有感恩教育的内容。早在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创办的“自由华德福学校”提出幼儿心灵的发展主要是培养感恩之心。此外,新加坡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来巩固学校的道德教育成果,韩国则开展专门的礼仪课进行“孝道教育”并且非常重视传统道德教育。日本人作为与中国毗邻的国家,在文化方面更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视利用东方文化来培养下一代。其研究的理论方法对本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为我国开展早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理论基础,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东西”。

国内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在我国,原本就是“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然而,目前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存在,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孩子普遍没有感恩之心,缺少关爱的行为。我们查阅了近期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并上网收集了有关的情报,据目前已有的情报资料反映,幼儿园已经认识到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吴新梅(2006)调查了幼儿园孩子感恩品德缺乏的表现,初步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目的和方法。王宁(2008)介绍了台湾幼稚园感恩教育的主要做法。张伟云、吴文刚对幼儿园感恩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杨莉(2009)简要讨论了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认为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应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选择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让感恩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还要做到幼儿园与家庭要密切配合。

我园: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有三分之一的幼儿来自农村,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开始逐步重视起来,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比较滞后,因此,我园于2011年开展了通过亲子活动转变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的研究,力求通过切实开展亲子活动鼓励家长真正主动的参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来,逐渐转变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挥家庭教育自身的价值,有效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纲要》中社会领域目标也明确指出要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孩子被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大部分家长都对孩子过分溺爱,好吃的留着,好玩的让着,有困难帮着,凡事都是无条件的给予。而孩子们在富足的生活中却表现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冷漠。他们以我为中心,他们所认为别人给予的“恩”都是应该的、自然的,在他们的人生辞典里,没有“感恩”,更不要说付出乃至奉献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许多幼儿园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内容,纳入到教育教学中,也关注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学会感恩的重要性。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将对孩子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通过什么形式让家长帮助幼儿学会感恩呢?这成为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作为开展多种家园合作双向互动的亲子活动,已经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开展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建立主人翁意识,与教师共同担当教育孩子的责任。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同时对幼儿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开展《通过亲子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

2课题陈述:(课题名称界定,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表述和呈现方式。)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早期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教育有很多不同,即由过去以教育子女为主,转向以父母自我教育为主;由父母权威管教转向以关注和引导子女的发展为主;由单一的家长角色转为老师、朋友、同伴等多种角色;教育方式由家长一味训斥转为在参与游戏中给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为其人格完善奠定基础。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的场所。但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幼儿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亲子之间的关系、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对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策略,使亲子活动成为幼儿感恩教育的沃土,成为家园共育的平台, 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亲子活动中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3、研究的内容、目标:(研究内容即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解为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等,研究目标指通过研究期望获得的结果,根据研究内容确定.)

研究内容:

1.对幼儿感恩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2.研究确定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培养目标。

3.研究总结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的策略和方法。

研究目标:

1、结合本园情况,探索适合本园小班幼儿家庭亲子活动的内容。

2、提高家长对亲子活动的认识以及幼儿感恩培养的的重要性。

3、将亲子活动延伸至家庭,提高亲子质量,促进幼儿健康人格发展。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4、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本课题选取三个小班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探明幼儿感恩情况和感恩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及家长的感恩之心,并研究亲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策略。

1、文献法:寻找相关理论文章,组织课题组的成员进行学习,使他们得到理论的提示,并有经验的借鉴。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感恩教育的实际水平,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的重视程度。

3、行动研究法:在感恩教育中不断观察、发现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及幼儿感恩行为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反思、研讨后,进行调整和完善。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建立个案研究制度,并进行追踪记录,通过测验等手段来检验研究效果。

5.本课题研究步骤(表述自己分阶段具体要实施研究的内容)

研究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54月——20155月)

1)收集感恩教育的相关信息,加强理论学习,确定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2)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幼儿知恩、感恩、报恩的现状。

3)制定研究方案,进行人员分工。

(二)实践研究阶段(20155月——201512月)

1)形式多样地开展亲子活动。

2)及时进行课题组会议,对感恩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讨论,积累课题资料。

3)中期阶段性小结,交流开展研究情况,收获和困惑。

(三)(20162月—4月)成果汇总阶段

1)收集、整理有关的活动材料(照片、记录表)、个案、论文、教育随笔、

案例。

2)撰写结题报告。

6.预期效果、成果呈现形式(效果包括预期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情况,成果包括报告类,论文类,教学设计(体现理念的变化),课堂实录(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等。)

预期效果:

1.通过亲子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促使其形成科学地教育观和行为。达成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使幼儿感恩教育的培养常态化,科学化。

2.通过亲子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提高研究者对于亲子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指导的策略水平。

3.通过亲子活动对小班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培养小班幼儿的感恩意识,为健全的道德培养奠定基础。

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或论文

2.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家长开放日、主题活动方案、亲子活动实录及课堂实录、 随笔、案例分析、家长培训会记录、家长宣传材料、家长交流心得等。

 

三、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本课题申请书填写属实,课题负责人和成员都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单位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 区教研室审批意见:

 

 

 

 

 

 

 

 

评审人员签名:

评审负责人签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