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十一章,十二章《母亲再婚》《走向人间》
(2016-02-19 23:54:58)好词:完好无损 匆匆忙忙 含含糊糊 尽人皆知 心照不宣 唧唧喳喳 乱七八糟 黑黢黢 碎瓦烂砖 狼吞虎咽 许诺 犹豫不决 泪眼模糊 舒舒服服 借酒烧愁 郁郁寡欢 暴跳如雷 讨价还价 疲惫不堪 鼻青脸肿 绚丽多彩 参差不齐 瓮声瓮气 信誓旦旦 不容置疑 急躁不安 疑虑重重 骨瘦如柴 不苟言笑 老气横秋 不可饶恕 炯炯有神 步履艰难
好句:1.外祖母马上就来看我,他捂着嘴哈哈大笑,说:“哎呀,天哪,你可真调皮,求耶稣保佑你……(外祖母也不喜欢这家人,阿廖沙做了她想做却不能做的事。)
2.是的,我非常想调皮,对谁都恶言恶语地说话,这种欲望很难克制,可后来我不得不克制住。(只有孩子才会肆无忌惮的表露喜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得不隐藏内心,做出种种伪装。)
3.我恨这披肩,它把母亲高高的苗条身材变丑了,我憎恨的揪掉披肩上的穗了。我憎恨这所房子,憎恨工厂和整个镇子。(这么多憎恨,其实是表现阿廖沙感到即将被抛弃的恐惧。)
4.外祖母坐在窗户下,飞快地织着花边,线轴发出欢快的嚓嚓声。(描写外祖母工作的细节,体现她自食其力的快乐。)
5.在这个镇子上,偷东西不算罪过,而是一种风气,几乎是那些终日不得温饱的小市民唯一的生存手段。(“唯一”两个字体现了小镇上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
6.孩子们当着大人的面行窃,一点也不害怕。(没人鼓励孩子们行窃,但在这个上的人已经不在乎了。)
7.“怎么不心疼?”维亚希尔惊奇地大声说道,“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母亲啊……”(维亚希尔的话语,流露孩子对母亲天然的依恋。)
好段:1.在这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我的自信和朦胧的人生观念形成了,从此,我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外祖父的话虽然不多,但对阿廖沙的启发很大。)
2.每逢星期六,就有几十个工人到继父这里来卖粮票——这种粮票是用来在工厂开设的铺子里购买食物的,是工厂主发给工人当工资的。(这是工厂主剥削工人的一种方式,即不给工人工资,而发这种粮票。)
3.我说出了一个学生的名字。母亲立即皱起眉头,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泪水扑籁籁的留下来。(母亲之所以痛哭,一方面同情“我”在学校的遭遇,一方面也为自己嫁错人痛苦。)
4.维亚希尔非常羡慕我们俩,他用手抚弄着自己老鼠似的尖尖的耳朵,尖声尖气地说:“等我安葬了我的莫尔多瓦女人,我也去上学,我给老师磕头,求他录取我。上完学以后,我就去给大主教当园丁,或者直接效忠沙皇……”(这番话能看出维亚希尔的善良和上进。)
概括:母亲重新嫁给了叶夫根尼·马克西莫夫,为了嫁妆,外祖父把房子卖了,结果继父把家产赌完了,阿廖沙的噩梦般的生活开始了,他开始上学,结果因为老师的讨厌和同学的讨论被赶出来。
外祖父和外祖母分家,阿廖沙和街上的孩子一起捡破烂,独自在街头生活,结果他的母亲死了,他只好走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