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第三章《“小茨冈”之死》
(2016-02-19 22:50:18)好词:毫无察觉
阴雨绵绵
如痴如醉
好句:1.过了半晌,她继续说道:“好孩子都被上帝带走了,给我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凡尼亚的降临,让我格外的高兴,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小家伙!”(外祖母对“小茨冈”的喜爱与两个儿子的失望作对比,用此强调他们不同的品质。)
2.“小茨冈”才19岁,但他比我们几个孩子的岁数加在一起还大。(将“小茨冈”才19岁和“我们”的年龄进行对比,强调“小茨冈”单纯天真,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
好段:1.舅舅们对“小茨冈”也很客气,友好,从来不像对格里高里那样,经常开一些过火的玩笑。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老师傅安排一场毒辣。带有侮辱性的恶作剧:有时悄悄烧热他的剪刀把儿;有时在他的椅子坐垫下面偷偷塞一个尖头向上的钉子;有时候把几块不同颜色的布料放在这位半瞎的老师傅边——他拿它们缝成一匹布,就得挨外祖父的臭骂。(运用排比,列举了两个舅舅对格里高里老师傅的恶行,刻画出他们丑陋的嘴脸。)
概括: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很喜欢“小茨冈”:他心灵手巧,能歌善舞,可是,他小偷小摸,最后在两个舅舅的压迫下,“小茨冈”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