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结题报告
(2016-12-02 18:02:08)
一、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要视家长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这种前提下建立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承担,但家长任然是孩子教育的最主要影响者。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其中有一些和幼儿园老师的观念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情感,又有着不同生活、文化背景的各种各样的家长,而教师自己也是如此,这中间存在着太多不定的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家园沟通,共育孩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却有着无穷的学问。
二、课题的界定
课题针对本园大、中、小共三个班的幼儿家庭开展实践研究。研究中,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建构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家园互动的研究”课题的实践研究,激活了家园互动,家家互动,既使家长能更直接,快捷的了解幼教动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又以更快、更广的方式丰富了家园间的联络形态,真正促进了我园家园共育新渠道的开发,使幼儿教育从幼儿园拓展到家庭乃至社会。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建立积极、良好的家园关系,开展各种活动,增进亲情之间的交流。
2.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3.提高教师对3—6岁幼儿教育的认识与科研能力。
4.提高教师在亲子活动的课堂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的经验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家园沟通众多方式的利弊;
2.发现家园沟通的技巧;
3.如何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主要以调查和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二)研究对象: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幼儿及家长。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
确立课题研究的主题和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建立和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
①开展对家园沟通认识的调查、沟通语言方式的调查等调查研究工作。
②以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为依据,探索指导家长、家园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③以班级、园级为不同单位,通过各种手段,探索有效途径。
④通过案例研究、理论总结、推广实践等,形成有效策略。
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网络平台,形成家园沟通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结题鉴定阶段(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
1.综合各阶段的研究成果,撰写完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课题鉴定作好充分的准备。
2.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全面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一)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
1.加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
2.学习幼教书刊杂志,提高教师家园沟通的能力和方法。学习了《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等专刊上的文章。
3..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教师家园沟通的能力与技巧。通过组织“半日开放活动”、“亲子体育游戏”、“中秋节”、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能力。许多年轻教师都能独当一面,并且获得了家长的普遍好评。
(二)家园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我园开展实施本课题后,不断组织开展多方面的活动,为家园共育提供了许多好的机会、平台。使得家园双方在教育幼儿方面达成了共识,形成合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今年我园开展幼儿拍球、跳绳、跳皮筋活动。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会跳绳、跳皮筋确实难度很大。但是家长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买来了跳绳、皮筋还陪着孩子共同练习。在幼儿园里,教师手把手地教幼儿跳,和小朋友合作练习跳,通过家园双方共同努力,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又如:许多孩子养成了挑食、懒床、不按时作息等不好的习惯,家长对此束手无策。当家长请幼儿园教师给予帮助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时,教师积极配合。每天吃饭时,讲一讲各种不同的食物不同的营养价值对小朋友的好处,鼓励幼儿不挑食、长大个;采用发起“早起鸟”活动,给每天早来的幼儿和坚持天天来园的幼儿发小红花、小贴片,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每个孩子都想争着早到幼儿园。同时,通过健康活动让幼儿明白,小朋友每天睡着时大脑中的一个部分就开始工作了,不断分泌促进幼儿长大个的物质。如果小朋友每天不能按时休息,它就不能工作,也就没法分泌这些物质了,小朋友就不能长大个。同时,家长也在家里监督幼儿,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逐渐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为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好的基础。
(三)一批教育教学论文、优质课、教案等获奖。
在课题研究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写出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还需要继续学习锻炼、提高。
2.家长还有一部分不能正确家园共育工作,总认为能让孩子多写字算题就是好幼儿园,幼儿园搞得那些活动没啥意思,不能积极参与。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沟通交流技能。
2.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园共育工作。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往往由年龄较大的老人看管。不能给予孩子好的教育,是家园共育的薄弱环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