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已接近尾声,随着人们回归工作岗位而逐渐淡去。丰满的是记忆,苍老的是容颜。但人们更多的是感慨,而没有抱怨,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以最好的心态,欢度这一传统的节日。因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亘古不变的观念。
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天天都有不同的民俗节日。但我要重点介绍的是“初九敬天公”。这是闽南人重要的春节民俗之一。
在闽南,初九“天公生”,其热闹、隆重的程度不亚于除夕夜。绚烂烟花漫天,炮声不绝于耳。它与除夕夜、元宵夜,在整个春节期间,号称三个最热闹的日子。
在闽南,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得饱,初四安下地,初五隔光,初六舀稀饭,初七摸,初八摸,初九敬天公......”说的是正月初一开始的活动规律。其中,最难理解的是“初七摸,初八摸”。别以为是摸麻将和打牌,其实是这两天要为初九敬天公准备各种供品。
在闽南的民间传说中,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玉皇大帝被百姓尊称为“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敬天公”的说法。神话故事里,玉皇大帝是主宰天上人间至高无上的神,人间凡夫俗子无比敬畏,就连皇帝也只能自称“天子”。可见玉皇大帝神格的高贵。
那么,闽南人为什么要以隆重之礼敬拜“天公”呢?闽南人比较“迷信”,佛缘较为浓厚。每每要把人和家庭的平安寄托于神与佛的保佑。在闽南地区,佛庙神宇随处可见,就是这个缘故。
经过初七、初八两天的精心备办,敬天公的供品一应齐全了,足可摆满一桌,丰盈又多样。首先,敬天公的“天公座”、“金纸”是不可缺少的。“天公座”是由金纸师傅专门糊成的,主要是以细竹条为支架,正面糊上红纸和五色图案,分为大、中、小三座。大座的足有一人高度,小座的也有五、六十公分。价格不同,供人选择。“金纸”主要是天公金,包括顶极金、太极金、天金、盆金、高钱等。其次是三牲(鸡、鸭、鱼或猪肉)、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甜品(生仁、米枣、糕仔等),有条件的,还有自制的红龟粿(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
敬天公一般选择在初九凌晨零点过后,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拜仪式。最传统的祭拜大礼是:打开大门,穿戴整齐,背厅而立,由年长的人主持,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祭拜完毕后,先烧金纸,再将“天公座”一起烧化。等金纸烧完后,才能撤去供桌。
如今,“初九敬天公”的民俗,除了家庭外,许多工厂企业也会祭拜。
无论用何种方式敬神拜佛,都是老百姓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和愿望。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家人平安,事业昌盛。总之,一句话,就是保佑家庭平安!
郑重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