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和主编:《中国票据简史》

标签:
档案档案学历史文化 |
分类: 中国档案史 |
中国票据简史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3篇,分别为中国古代及晚清时期的票据、民国时期的票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票据。其中第一篇按照朝代顺序写作,第二篇和第三篇根据票据市场发展特点划分阶段,其中第三篇最后有专门一章进行了思考。第一篇中国古代及晚清时期的票据写作思路是按重要历史朝代推进,每章按历史朝代阶段冠名,节为具体朝代票据及重要票据机构、制度的介绍,研究古代票据的发展演变过程;第二篇民国时期的票据、第三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票据写作是以重要事件为分界点划分历史时期形成各章,每节以重要事件、重要机构、重要文件等冠名。本书逻辑结构严谨,每节内部均按照历史背景、主体介绍及相关影响顺序展开,聚焦票据,各部分相关性强,每章最后有小结,主要总结每一阶段票据对社会经济信用金融的作用。在故事性方面,本书写作更加注重故事性,相比前书收纳了更多的史料、票样及故事,并收集了更多珍贵票据图片放在书中,因此阅读本书能让读者享受到更多读史书的快乐。在总结性方面,本书在整理描述中国票据发展简史后,相比前书增加了最后一章票据简史思考,该章在总结中国票据发展的基础上,分析票据功能作用的演变,总结千百年来票据发展的经验及教训,并对中国票据市场未来发展做出思考,提出了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肖小和
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副研究员;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原副总经理。上海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原副会长、江西省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多所大学研究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国内为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金融学研究生首开票据理论与实务专业课近十年,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40多名。自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工商银行省级分行及总行从事计划资金、资产负债、机构业务、研究、票据工作40余年。研究方向:宏观经济、金融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金融等领域。多年来,在《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论坛》《中国货币市场》《当代财经》等重要报刊媒体上发表200多篇研究文章,主编和参与编著并公开出版著作超30本(部),近些年主编和编著并公开出版的票据基础三部曲、票据研究四部曲、《商业银行资金经营管理》等专业类著作10多本(部),在社会上和票据业界产生了一定影响。2000年率先在国内的国有银行省级分行首创和组织实践的资金集中管理和配置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国内金融机构FTP管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