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教学反思
(2015-05-22 19:04:28)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反思 |
童话故事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文字中,带给孩子丰富的精神食粮,它丰富了孩子们知识,启迪了孩子的智慧。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引导他们阅读的兴趣,最适合的办法是从童话开始。《格林童话》是一本爱憎分明、主题鲜明的故事书,以颂扬美好,鞭打丑恶的故事居多,全套共有215则。其中以《灰姑娘》、《雪白和玫瑰红》、《猫和老鼠交朋友》、《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青蛙王子》……最为著名。
《格林童话》的一个特点是色彩斑斓,内容丰富而又富有想象。这个特点在《灰姑娘》里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灰姑娘》中的灰姑娘虽然没有得到爱心,但是她却珍惜自己的爱心,没有因为别人不能够给予自己爱心就变得恶毒起来。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母亲的倾诉上,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小鸟的交往上,用在了那株美丽的大榛树上……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境遇不好而放弃美好的追求,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与侮辱,但心地依旧善良的她,最终获得了幸福。
《格林童话》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颂扬美好,摒弃丑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白雪公主》。主人公白雪公主是个美丽善良的姑娘,而她的母后却是个心胸狭窄、丑恶的女人。她十分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伤害白雪公主,末了却为了那颗妒忌心而活活气死。妇孺皆知的大灰狼,不但没有得逞,吃掉小山羊,而且还白白搭上了性命,正是应验了那句“恶有恶报”。可以说一个人失去了善良,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格林童话》这本书对培养儿童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有积极意义。它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只有诚实和善良才是美的体现,外在的美并不是真实的,而内在的美才是最真实的、最实际的,才是美的体现。在生活中也的确如此:一个人的外表非常漂亮,但他们的内心往往是肮脏的、是丑陋的;一个人外表很丑陋,但他们的内心往往是纯洁的、是美丽的。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公交车上,有人毫不犹豫地让座;在商店里,有人把多找的零钱义无返顾地还给营业员;在街头,有人会伸出援手,把兜里的钱或多或少投进乞丐的碗里;汶川大地震,全中国的人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必然会受到惩罚。《白雪公主》中的王后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总之,《格林童话》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明白了幸福总是青睐那些勤劳与善良的人。课外阅读什么方式最恰当,谁也说不清,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我想只要我们精心的设计,针对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够让孩子爱上读书。在书香中成长,让书香浸润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