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钰林等)
前些日子,位于杭州丁桥的桃花湖公园开放了,市民朋友又多了一处春季赏桃花的好去处。清明时节,我抽空到桃花湖公园去了一趟,花了不到一个小时闪游了这个公园。
其实,半山离丁桥很近,坐公交只有几站路的路程。乘坐家门口的146路公交直接就可以到丁桥,我坐上146路公交,只是不知道该到哪里下车。据说,桃花湖公园就在杭州中医院丁桥院区附近,可是因为地域较大,下了车寻找比较麻烦。于是,我干脆直接坐到了终点站——丁桥公交站,在车站附近发现有地铁3号线,于是坐上地铁在桃花湖公园站下车,从B口出来就是桃花湖公园,很是方便。
多年没有到丁桥,丁桥建设得非常好,高楼大厦林立,新修的各条马路都是车水马龙。整个丁桥成为杭城一处繁华的市区。丁桥的市政套设施也很完善,有大医院、大商场,现在又有了为居民休闲服务的桃花湖公园,丁桥真正成了杭城的一处宜居之地。
桃花湖公园就位于丁桥的一处中心位置, 这个以桃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因园中有桃花湖而命名,是杭州城北最大的水景公园。目前,园内种植有1000余株、20多个品种的桃树。 走进桃花湖公园,映入眼睑的就是一个清波荡漾的湖泊,整个公园都围着一个碧湖,公园看上去不大,站在临水的亭子里,可谓是一目了然。
桃花湖公园以桃花为特色,这进一步丰富了半山、皋亭山的观桃花历史传统文化,因为离桃花湖公园不远处就有一个赏桃花的“千桃园”。“十里桃花坞,数千进香船”,这是历史上的观赏桃花盛景。桃花湖公园以桃花湖为核心,一条桃花溪贯穿丁兰南北。桃花湖公园千余株桃花,约20个品种,用妖艳的桃花突出了桃文化。整个公园内的亭台楼阁、岛屿、水潭、小桥,几乎都与桃花结缘。“荷风榭”、“桃花扇戏台”、“双荷池”据说均出自明末清初的“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桃花踏歌则源自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的诗,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物语、揽月亭、春归此处等景点是源自丁兰本地“丁兰刻木事亲”的孝亲故事,颂扬了传统的孝文化。望湖阁、听月亭、桃花弄水等则出自桃符护佑百姓的故事。总之,桃花湖公园每一个景点都是与历史的传说有关联,有着深厚的文化涵养,需要人们细细品味。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来到这里的市民和游客,也不可能个个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涵养与赏桃雅趣,不可能知道这许多与桃花相关的历史知识。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要欣赏桃花湖公园的风景,欣赏春天的桃花胜景,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于是,他们在湖畔观鱼,在桃花丛中寻美,在沙地里玩沙,在草地上卧躺或放风筝。这里是一派春天的景象,这里充满着春天的朝气,这里有勃勃的活力。瞧,下面的这张照片,桃花湖公园的人气是多么的旺!
桃花湖公园的桃花确实是一道美景,无论走到公园的哪一个角落,都能欣赏到桃花灼灼,红桃映面,白桃纯洁,走在公园的小道上,满眼都是桃花窈窕的模样,这里是桃花的世界,也是春天最美的景色。
桃花湖公园是一处赏桃的好地方。
典出大诗人李白的名篇《赠汪伦》,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闪游桃花湖
桃花湖印象
(摄影 钰林等)
前些日子,位于杭州丁桥的桃花湖公园开放了,市民朋友又多了一处春季赏桃花的好去处。清明时节,我抽空到桃花湖公园去了一趟,花了不到一个小时闪游了这个公园。
其实,半山离丁桥很近,坐公交只有几站路的路程。乘坐家门口的146路公交直接就可以到丁桥,我坐上146路公交,只是不知道该到哪里下车。据说,桃花湖公园就在杭州中医院丁桥院区附近,可是因为地域较大,下了车寻找比较麻烦。于是,我干脆直接坐到了终点站——丁桥公交站,在车站附近发现有地铁3号线,于是坐上地铁在桃花湖公园站下车,从B口出来就是桃花湖公园,很是方便。
多年没有到丁桥,丁桥建设得非常好,高楼大厦林立,新修的各条马路都是车水马龙。整个丁桥成为杭城一处繁华的市区。丁桥的市政套设施也很完善,有大医院、大商场,现在又有了为居民休闲服务的桃花湖公园,丁桥真正成了杭城的一处宜居之地。
桃花湖公园就位于丁桥的一处中心位置, 这个以桃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因园中有桃花湖而命名,是杭州城北最大的水景公园。目前,园内种植有1000余株、20多个品种的桃树。 走进桃花湖公园,映入眼睑的就是一个清波荡漾的湖泊,整个公园都围着一个碧湖,公园看上去不大,站在临水的亭子里,可谓是一目了然。
桃花湖公园以桃花为特色,这进一步丰富了半山、皋亭山的观桃花历史传统文化,因为离桃花湖公园不远处就有一个赏桃花的“千桃园”。“十里桃花坞,数千进香船”,这是历史上的观赏桃花盛景。桃花湖公园以桃花湖为核心,一条桃花溪贯穿丁兰南北。桃花湖公园千余株桃花,约20个品种,用妖艳的桃花突出了桃文化。整个公园内的亭台楼阁、岛屿、水潭、小桥,几乎都与桃花结缘。“荷风榭”、“桃花扇戏台”、“双荷池”据说均出自明末清初的“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桃花踏歌则源自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的诗,诗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物语、揽月亭、春归此处等景点是源自丁兰本地“丁兰刻木事亲”的孝亲故事,颂扬了传统的孝文化。望湖阁、听月亭、桃花弄水等则出自桃符护佑百姓的故事。总之,桃花湖公园每一个景点都是与历史的传说有关联,有着深厚的文化涵养,需要人们细细品味。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来到这里的市民和游客,也不可能个个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涵养与赏桃雅趣,不可能知道这许多与桃花相关的历史知识。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要欣赏桃花湖公园的风景,欣赏春天的桃花胜景,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于是,他们在湖畔观鱼,在桃花丛中寻美,在沙地里玩沙,在草地上卧躺或放风筝。这里是一派春天的景象,这里充满着春天的朝气,这里有勃勃的活力。瞧,下面的这张照片,桃花湖公园的人气是多么的旺!
桃花湖公园的桃花确实是一道美景,无论走到公园的哪一个角落,都能欣赏到桃花灼灼,红桃映面,白桃纯洁,走在公园的小道上,满眼都是桃花窈窕的模样,这里是桃花的世界,也是春天最美的景色。
桃花湖公园是一处赏桃的好地方。
桃潭踏歌
典出大诗人李白的名篇《赠汪伦》,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湖公园的桃花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