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结题总结
(2015-06-18 19:20:01)
标签:
体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2014年12月我申请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并被批准立项。2015年1月我开始着手该课题研究,经过6个月的研究、探索、实验我对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有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在此我将我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过去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实际上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新课标中提出来,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
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3.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4.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二、课堂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谋求在教学实践中有更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2、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或初步掌握耐久跑趣味练习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知道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耐久跑练习时,跑到一定的距离,会出现有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呼吸节奏被破坏等现象,这就是经常所说的“极点”。以及克服极点出现的方法,注意加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稍放慢速度和放松身体。
3、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使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磨炼自己,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挑战心理。使学生真正懂得增强体质,培养意志,不仅是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处在学生放假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在这个阶段,我上网查看了许多这方面有关的资料,同时也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概念和实际的科学教学方法,通过参考资料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悟,明确研究思路。
2、在进行了资料查阅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撰写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随后,我又制定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月活动安排表。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的兴趣爱好,我又设计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调查问卷。
(二)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在此阶段,正是学生的开学时期,我对我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随后对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
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练习方法,多设计一些群体性、趣味性、学生参率高的课堂内容,扭转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怕被别人笑话,怕做不好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小学生体育课健康、全面的发展。
3、在我班进行实践性的研究,记录研究过程和研究效果,根据实践研究反馈及时修改研究方法。
4、进行研究交流活动,对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讨论交流。同时,我还和我班学生进行了多次交谈,从学生的角度了解研究过程中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5、撰写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心得体会及教学反思。探索小学生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对学生练习情况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
(三)课堂研究的第三阶段,我做了以下工作:
1、继续在我班进行《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活动,及时记录研究过程及研究效果。
2、根据研究情况撰写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
3、整理分析过程性材料,撰写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以及教学反思。
4、全面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撰写《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结题报告等。
5、提出终结研究验收申请,接受上级检查验收。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我班60名学生全部都认识到了体育耐久跑的重要性、趣味性,而且学生有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二)、促进了耐久跑趣味练习教学的研究与运用。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我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小学体育耐久跑趣味练习方法的设计运用的原则、类别、功能及其注意事项等。我们教师都觉得体育趣味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只要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乐于学习”的积极性,就可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耐久跑趣味练习的形式和方式。
(三)、激活了体育教学课堂,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趣味练习的设计和功能发挥,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行为,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结合生活实际,把握学生心理,创设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使之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体育锻炼的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其中磨练坚强的意志。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生态课堂、绿色课堂。
(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耐久跑趣味练习活动,灵活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面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意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无论是情感态度、合作意识,还是自觉习惯、动作掌握情况等,都在发生着明显变化。
(五)、评价方式的转变
1、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优点与成功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保持、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2、动态化原则: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和发展。
3、多元化原则:注重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综合考察,尤其是对个体独特的“质”的考察,以及侧重对“表现”等行为层面而不只是客观成绩或认知水平层面的考察。教师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
(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课题研究工作让我经历实验研究过程,感受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本身就是收获。我们在科研先导的良好氛围中,研修理论,实践探索,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其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不够深厚,在课题研究中做不到得心应手。
2、受学校的场地影响,有事在耐久跑趣味练习中不能按教学设计进行。
3、课堂中穿插的体育比赛、游戏效果欠佳,有待思考完善。
六、今后努力方向
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完善改进研究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能力,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努力学习,把这项研究搞下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当然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教师要不断地理解他们,适应他们。不断地想出好的教学方法去吸引他们,塑造他们。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进步中取得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