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上课需要培养的5个学习习惯
(2019-01-10 21:25:58)一、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包括了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
二、在课堂中要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可有的学生课堂中就是不认真听讲,这和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有关系,受年龄特征制约,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要想学生认真倾听,还得从我们老师自身做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对要讲的重要内容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
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耳到手到,养成这种听写同步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三、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
要求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在孩子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流利,还要求音量适度。要不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学生回答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要适时调控自己,绝不包办代替学生说。注意给给孩子提供表达的平台和时间,认真地倾听,适时的表扬,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发言氛围,要让他们说,大胆地说,即使说错了不要紧,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
四、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生会提问,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和条快有着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不会日积月累,越积越多。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或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力表扬。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五、养成及时整理和复习的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及时整理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知识的掌握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平时,我们会经常忽视这个环节。要培养学生及时整理和复习的习惯,我们应该抓好几个环节:
第一就是每节课的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的概括和总结,应该精练、全面,会促进学生对本节课新授内容的记忆;
第二是培养学生每天晚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回放,那怕是睡觉前躺在床上,把白天所学知识就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篇,这样会加强记忆;
第三就是每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一定要实在,要切实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去发现不理解的知识点;
第四就是期末复习,要对全册教材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