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10月21日 星期三
新世纪学校学习屠呦呦优秀作文选
10月5日17时30分,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发布后,引发世界性的屠呦呦热。新世纪学校及时抓住这个教育机会,在全校开展“屠呦呦获诺奖新闻评价课”主题班会,同学们群情激奋,争先发言,屠呦呦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偶像。最近,本报编辑部收到很多学生投稿,现选录部分,与大家爱分享。
http://s6/mw690/0060vgg1zy6WnCbmAaF25&690
http://s9/mw690/0060vgg1zy6WnCbor2wf8&690
http://s8/mw690/0060vgg1zy6WnCbpm4L67&690
http://s4/mw690/0060vgg1zy6WnCbrASDa3&690
学屠呦呦有感
三五班刘鹏
今天,我观看了有关屠呦呦的新闻,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屠呦呦,是她研究出了青蒿素。
屠呦呦年轻时候就开始就研制青蒿素,每次试验,她都亲身试药,回家时都是一身的酒精。因为这,她还中了毒,得了肝病,但是她一直在坚持提取出了青蒿素直到成功,还救了几十万人的性命。85岁的屠呦呦知道获奖时,她还说:“诺贝尔奖不是她一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是国家的。”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执着追求、善于思考、坚持不懈!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像屠呦呦学习,让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好!
http://s6/mw690/0060vgg1zy6WnCi5NY145&690
读《屠呦呦获诺奖》有感
六二班李文清 辅导老师赵秋玲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她是世界上第一名研制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女科学家。
与屠呦呦获奖相比,更引起我注意的是她始终的微笑。她的微笑有着对传统医学和文化的自信,有着对科学研究笃定的精神态度,有着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尊重。她的微笑和她的青蒿素给了无数深受疟疾折磨的病患以生命的希望和信心。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说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自成一脉的中医药科学,始终充满着神奇的精神。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一棵普通的小草中所提取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神奇的对抗了恶性疟疾,脑疟,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人的生命,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中国神药”。
这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科研成果,是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念的中国人的文化产物。作为传统中医药瑰宝,不仅无数中国国民从中获益,而且救助了广大世界人民。这味中国良药在造福人类,为国际生物医学界所认可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和理性看待传统中医药,其无限魅力应该广为弘扬,而不是漠视,更不要说舍弃了。
屠呦呦已经八十多岁了,而她还在努力,不放弃,在学习中,我们遇到困难也应该不放弃。学习屠呦呦持之以恒,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精神。
http://s10/mw690/0060vgg1zy6WnCjaMXff9&690
为屠呦呦骄傲
五一班周旭 辅导老师李瑞敏
2015年10月5日的阳光格外明媚,因为在瑞典宣布屠呦呦凭借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获医学奖,她是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
屠呦呦是继莫言之后,中国又一获得诺贝尔奖项的人。当疟疾爆发之时,平均每30秒就有一位热带非洲儿童去世,如果是下雨天,死亡率会更高。就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那颗无私奉献的心驱使她做出些贡献。
就这样,屠呦呦开始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终于,屠呦呦看到了著名医学家葛洪的记录,从中明白了,青蒿草可以治疗疟疾,这顿时燃起了她的斗志。坚持不懈的屠呦呦在190多次失败之后,成就了“中国小草”。
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记者采访她时,屠呦呦说:“科研不是争名为利,所以,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全世界的礼物。”是呀,正是屠呦呦这种淡薄名利的美,让从疟疾手里逃出来的人上升了30%。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不仅鼓舞了中国人的心,带领大家共同进步,还让中国向国际科学更近了一步,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http://s12/mw690/0060vgg1zy6WnCk8tdNcb&690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观后感
六四班冯源
最近我们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们中国有一位老奶奶获得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奖项,一位老奶奶怎么会获得这么大的奖项呢?
原来这位老奶奶名叫屠呦呦,在我国医学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治疗疟疾有着很大的贡献。她花了50多年的时间,做了几万次实验,甚至用自己的身体试药,终于在古人用药治疗疟疾的方法上加以创新,从青蒿里提炼出一种分子式为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分,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为青蒿素。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对人类有着巨大的贡献。几十年来,这种青蒿素救了几百万人,把几百万人的生命道挽留在了这个世上。近期,这位老人发现的青蒿素又救了人。9月26日,王先生,和他的两位同乡从非洲加纳回来欢度国庆节,可是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检疫人员检查出王先生患有恶性疟,可王先生思乡心切,说回到家乡再治疗,检疫人员只好放行。王先生在坐火车的途中昏迷不醒,两位同乡把他送到了河南省漯河市某家医院,可王先生当天病情恶化又被转到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病人在十月三日苏醒,,他的主治医生说:“这次拯救王先生生命的就是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
屠呦呦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翻阅了无数医学古书,终于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她用了大半生来研究青蒿,而我们见到一个事物却只有三分热度,所以我最大的感悟就是: 一个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一定要把这个目标完成。无论用了多少时间,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http://s10/mw690/0060vgg1zy6WnCtAWutf9&690
向屠呦呦致敬
四二班陈怡文 辅导老师桑丽娜
2015年10 月5日,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的一大荣誉,屠呦呦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屠呦呦,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屠呦呦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要学习屠呦哦坚持不懈的精神。她在研究抗疟药的过程中,经过191次试验,经历了191次失败,但她却没有轻言放弃,依然潜心研究,花费了很多精力。在实验中,她不顾个人安危,亲身试药。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度劳累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但她却依然坚持着。她的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离不开集体的力量。作为组长的她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发黄的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最后终于研制成功。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把班级的集体荣誉牢记心中。
我要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s1/mw690/0060vgg1zy6WnCuUhUY30&690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观后感
四一班潘欣怡 辅导老师秦伟云
我看完《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我很激动,因为我是中国的女孩。
看完新闻后,我知道了,在1961年,东南亚疟疾算是非常流行的。那时候没有很好的药物控制疟疾,所以伤亡很多。中国北京中药医学院组成了一个小组,名为523组,屠呦呦为组长带领他们研究对抗抗疟疾的药物。他们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方案,但却从不曾想到放弃,哪怕是自己的身体已经受到很严重的伤害。
她现在虽然已经84岁高龄,却仍在一直研究,一直坚持了七十多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屠呦呦奶奶终于在2015年10月5日登上了诺贝尔奖的舞台,成为了中国大陆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更是第一位女人。
所以我很骄傲,不仅为她,更为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感到骄傲,是因为她的奋进和努力,更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懈,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这个大团体的希望。
http://s10/mw690/0060vgg1zy6WnCwmXrjd9&690
伟人屠呦呦
五一班雷显祖 辅导老师李瑞敏
继莫言之后,屠呦呦,是我国的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伟人。
屠呦呦奶奶,关于她,从何说起呢?是因为五六十年前,疟疾长时间在非洲,印度等亚热带地区扩散,每30秒就有一位幼儿死去,一天约有3000多人死亡。而屠呦呦奶奶,不忍心看到这些无辜的人死去,为了拯救无辜的人,屠呦呦的奶奶才不惜代价去开发治疗疟疾的中药。
在研究的过程中,屠呦呦曾经找过上千万种药材,经过筛选,调和,最终选择青蒿。又经过了1984次的失败,才获得了成功,可以说这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典范。
在青蒿素研制完之后,屠呦呦为了让病人用到安全的药物,所以自己和同事先尝试,后因重度中毒,得了肝炎,等成功之后才敢让病人使用。不止拯救了生命,也发扬了中国“小草”的力量。
屠呦呦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到来荣誉,也使中国的医学更加先进,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http://s8/mw690/0060vgg1zy6WnCxYvCT17&690
http://s1/mw690/0060vgg1zy6WnCzNWgg8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