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湾:观金志强“梦徽州”油画展

(2016-05-21 10:52:32)
标签:

黄山

图片

油画

金志强

画评

分类: 名人名画

前天在黄山景区偶遇郑天君主席,他说明天市画院有个画展不错,值得去看一下,而且他特别强调是油画展。

当我匆匆赶到画院时,开幕式已经启动,就在展厅里。出席开幕式的都是重量级领导,郑天君主席亲自主持,市政协副主席杨震、市文联副主席吴颂辉、市文化委副主任吴鹏凯、市美协常务副主席陈尚勇,著名美术评论家徐卫新、旌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四清等。

http://s5/mw690/0060pb2Zgy71QMZMZfe74&690

与强大阵容的主席团比较,参加开幕式的观众也不算少,也谈不上多,而且一半是黄山学院的学生。我突然想起前天郑主席去参加画展时无意间讲的一句话:“老湾是我喊的哈,算我的指标!”他还补充说“我们每个人是有指标的,我是三个,你是其中之一。”当时我感觉挺荣幸的,现在想来,可能是美协领导层每个人负责召集多少人去参加开幕式,算是营造氛围,不至于让画展太冷落,更是对一个外来致力于用油画形式画徽州的画家的尊重。组织者的想法和担忧都是对的,因为,与国画相比,黄山的油画群体相对要小得多,也就意味着能欣赏、品味、甚至玩味它的人群有限。其实黄山搞艺术的群体相当宠大,那为什么来看油画的人少呢?说明这个地方的封闭性!地域文化成了优先文化,外来文化很难“入侵”,更多的外来文化在这里被“徽化”了。

换一个角度,一种传统的东西与另一种传统的东西整合、杂交,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优势品种?用西画的语言来表达徽州的元素,是不是一种创新,而或是一种艺术的突破,甚而成为艺术的升华?

我昨天看完金志强“梦徽州”油画展后就深深地产生这种从未有过的感悟:它像一缕清风,吹过古老的徽州大地,摇曳几片枝叶,带来春的气息。

http://s2/mw690/0060pb2Zgy71QMZxJjba1&690

说实话,我不认得画展的主人,郑天君主席在我来看画展前也没更多地向我介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样家,画的是什么样的画,所以当我懵懵懂懂闯走进展厅时的第一印象是:殴州风格?旅殴画家?这不是哥特和罗马艺术风格吗?半圆型的拱门,高高的石柱、高耸的屋尖向人们的视野引向无际弥漫的天空,更有意思的是,金老师在许多作品中描绘了“十字”结构,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主人信教!这些作品太容易让我产生对上帝的崇拜和虚无飘渺的相象。

http://s2/mw690/0060pb2Zgy71QMZJyk951&690

http://s8/mw690/0060pb2Zgy71QMZeqqPc7&690

正好金志强老师走过我的身边,我立马拦住画家:“请问金老师,你信教吗?”

可能是因为对我的不熟悉,还因为我的唐突,更因为我问的问题与画展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可能还不知道我心怀何意,他居然脸色一下子涨得通红,犹豫了一下,用怀疑的语气,小心地告诉我:不信教。

“那你为什么把低矮的徽州民居画成高耸的教堂形式,还采用大量的十字结构?”

“那不是十字符号,那是徽州牌坊结构。。。。。。”正当他要和我说点什么时,他被人家喊走了。

http://s13/mw690/0060pb2Zgy71QMYMIkQ7c&690

没办法,我继续我的阅读。。。。。。

 

http://s11/mw690/0060pb2Zgy71QMYPjgCfa&690

块面,光和影

http://s13/mw690/0060pb2Zgy71QMYSpUUbc&690

看到托马斯笔下的田园小屋

http://s5/mw690/0060pb2Zgy71QMZ87nSf4&690

这不是上海胡同里的那些筒子楼吗?

 

http://s16/mw690/0060pb2Zgy71QMZbxdtbf&690

牌坊,牌坊,终于找到了牌坊的影子。


http://s13/mw690/0060pb2Zgy71QMZkmFS2c&690
江南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http://s2/mw690/0060pb2Zgy71QMZnEOZ91&690

正面的马头墙宛如高高的哥特教堂
http://s15/mw690/0060pb2Zgy71QMZrDOu4e&690

浮雕,缕雕。。。。。
http://s14/mw690/0060pb2Zgy71QMZv3UF1d&690

 

透过墙体看到室内的木架结构和楼梯,阁楼,美人靠在哪?千金小姐在阁楼里吗?那个小窗是窥婿或抛绣球的地方吗?

 

原来:徽州民居-上海筒子楼-哥特教堂-罗马建筑-托马斯-宗教。。。。这些符号揉合在一起就是金志强:出生成长在上海,系统学习过西方美术,下放到原徽州旌德,最崇拜美国画家托马斯,退休后七年一直徜徉在徽州写生创作。金的作品无不留下这些符号的丝丝痕迹,用油画的语言,解剖的理论,宗教的思想,放大镜的原理,详解徽州的结构。难怪他的画展中许多作品都标识“徽州结构”,这是金老师的尝试,探索,更是对徽州民居的另一种艺术诠释,他的油画艺术被“徽化”恰是一种升华。

这才叫艺术!难道还要等五十年人们才能理解他的作品吗?

 

 http://s10/mw690/0060pb2Zgy71QMZE0INe9&690
抓紧凑上去合个影吧,等他成大牌时,想找他合影就难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6EN00SIGG.gif
 

http://s16/mw690/0060pb2Zgy71QMYuFfFbf&690

http://s10/mw690/0060pb2Zgy71QMYGocx59&690


http://s15/mw690/0060pb2Zgy71QMYJUtgce&690

作者简介:吴叶生,号老湾, 1972年习画到今,现为马头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黄山市美协理事,安徽省美协会员,硕士生导师,市政府人才引进落户黄山。其艺术成就早在1986年就接受《安徽日报》专访,2009年举办了回家主题个展,专著《徽州墙头壁画》填补了徽州文化研究的空白,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对其成就有专题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