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少庭谈中国画

(2016-03-01 10:56:04)
标签:

黄山

图片

中国画

创作

分类: 国画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一、关于形象和心象

       那个心象,我把那个自然的东西,不管花鸟还是山水,你把那个东西看过以后,摆到心里,经过心里的筛选,通过自己的看,通过很多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通过自己的筛,把自己认为不好的东西筛掉,画从心里面出来的东西,是心象不是形象。你画那个人画得一模一样,那没有用,照相照得比你那个还漂亮。所以国画的价值和国画的口味,取决于你是不是心象,是不是来自你心里面出来的主观意愿,主观的审美关系把它提炼出来。象汪良这样的画,现实中没有这样的,那有牡丹长这个样子呢,那不是丑得不得了啊。那就是他看了很多的牡丹,通过他自己的筛选,通过他的主观认为这么是美的,他把她体现出来,那么这样的画,画得如何不说,但是评委都认为你这是好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看全国美展,看有些画确实不怎么样,看起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想这样的画为什么入选?唉,后来想一想,想通了,它肯定是通过主观上画的,是心象的东西,不是那个现实中的东西。现实中的东西,你看那美女很美,照相照得很美那不更好啊?那么修长的大腿,那么美白的皮肤,那不更好,但不是那么个情况。所以,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份量,想要提高自己的品味,那就要从这个方面去发展,不要从写实方面去发展,要从主观意愿、品味方面去发展,即使画得差一点,但评委一看,你看这是发自内心的东西,这个题材不错,这个画得不错。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你那个笔墨再老道,水墨再有水平,画得和真的照片一样,没有用,而且评委讲肯定不行。参加展览必须要从主观意愿心象方面去画,不能跟现实中去画得一模一样。你上次画的抗日战争七十周年那个人物画,可以画很大的场面,也可以画很小的场面,但是你画的两个姑娘是卫生员,那卫生员在艰苦的岁月里,我以前看过一幅画就叫艰苦岁月,那个画恩来和少奇,就不是现实中的恩来和少奇,他通过想象,和普通战士一样,那种苦和基层一样的待遇画出来了,那才震撼人心。不管你是画人物也好,花鸟也好,山水也好,必须要多看人家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画景也是要提炼,形成心象,再画出来就是创作的过程。画出自己内心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不能画形象,要象心象。

http://s10/mw690/0060pb2Zgy6ZLFjHlz3c9&690

(胡少庭老师在创作)

二、关于随意和轻松

      现在有人讲这个画随意,轻松,如果你没有达到那个地步,没有那个笔墨水平,没有那个高层次的审美观念,你随意搞出来的东西就叫乱搞。有的人把那毛笔在那里乱搨乱搞,那东西天晓得。要在具备表达技能的基础上激情发挥,要理性和激情结合,不是疯狂。傅抱石也好,古代米癫也好,还有其他一些激情高昂的画家也好,他们的画画之前早就很理性地选择了题材,通过理性的布局,选好表达方式,仅仅是在作画的过程中任意恣洒,那出来就是好东西,不是七搞八搞,结果搞出来是狗屎,说不好听的话,那还没入门呢。参展的作品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心象表达出来。

http://s4/mw690/0060pb2Zgy6ZLFmKFSbd3&690
(胡少庭老师作品)

三、关于临摹和创作

       有的人一看就说你那是临摹人家的。那简直就是不懂画的人。如果不临摹古代那些名家的画,你永远上不了层次。就象下棋一样,只有和高手过招,你的水平才能提高。临摹古画就是这个道理,临摹就是创作。不管古代谁的画,象石涛的也好,唐伯虎的也好,把画拿来,你照摹,摹出来能跟它一样吗?不可能的,就是石涛、唐伯虎自己临摹自己的画,能摹得一样吗?肯定不一样的。我有感觉,有时送人一张画,感觉不错,想重新画一张,可就是画不好,怎么搞都感觉不行。就是让齐白石摹自己的也会不一样,而这个不一样恰是个性。同一个题材,同一个结构,同一个笔墨,同样的纸,这些同就是基础相同,但作品往往不同,可能低于它的水平,也可能若干年后超过它的水平,这种情况是有的。所以临摹,不管是临摹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都是一种创作。但有个事情是严肃的,你临摹人家的东西不要写人家的名字,就是写自己的,否则就是造假。不要过早地形成自己的个性,结壳容易出壳难,黄宾虹说的。

http://s10/mw690/0060pb2Zgy6ZLFpMlsJ79&690

http://s16/mw690/0060pb2Zgy6ZLFpPySHdf&690

http://s16/mw690/0060pb2Zgy6ZLFpS7QHdf&690
(胡少庭老师作品)

整理人:吴叶生,号老湾,1972年习画至今,现为马头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黄山市美协理事,安徽省美协会员,硕士生导师。其艺术成就早在1986年就接受《安徽日报》专访,2009年举办了“回家”主题个展,专著《徽州墙头壁画》填补了徽文化研究空白,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对其成就有专题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