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培养中班幼儿趣味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5-12-23 10:47:36)分类: 课题结题报告 |
培养中班幼儿趣味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大丰市大中镇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二、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游戏化、趣味化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2.通过听视、听读、一日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阅读,从而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趣味阅读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打好基础
3、分析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四、本课题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开展生活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开展游戏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3.开展艺术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五、本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和研究方法
六、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们通过表演、模仿、讲故事、说儿歌、听故事等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丰富词汇。另一方面,我们开展“小书制作”活动,让家长提供多种多样的图书类型,然后让幼儿讲班级里其他孩子的书带回去进行亲子阅读,满足不同幼儿的阅读需求,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在研究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时反思总结,撰写研究心得与体会。开展游戏化的趣味阅读活动,以此培养幼儿趣味阅读的兴趣。
在我们的共同的引导下,大部分孩子已经对阅读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会主动进入阅读区进行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还会指出书中的内容,孩子们正在一天天进步。
(一)通过每学年对幼儿阅读水平进行观察测试,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后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己能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趣味。
2、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大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
(1)获得了翻阅图书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方式和规则。
(2)掌握了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学会看画面人的表情、动作、背景以及串起来发生事件。
(3)对文字感兴趣,能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3、通过研究,大大丰富了幼儿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早期阅读的研究,提高了幼儿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对幼儿在记忆、思维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早期阅读活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实施研究的核心,课题的研究探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我们通过教育科研,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研究水平。课题组坚持定期例会,学习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写了数篇论文,每年我们都要举行园内论文评比和案例设计评比,其中李晓燕老师的论文《快乐阅读,快乐成长》在《课程教育研究》上发表。王慧老师的论文《让中班孩子在快乐中阅读》在课题例会上交流,获得一致好评。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设想
(一)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再完善
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它是基本和相对稳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变的。在阅读中,幼儿离不开听,离不开把感受到的音、图转化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而整个阅读教学中,看、听、说、认既是阅读教学活动目标的内涵,又是具体操作化的指导方法。我们在模式运用中,应以强调“理解至先”为基础,灵活交叉地使用多种指导方法,以适当调整活动过程来优化阅读教学活动结构,使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二)对教师素质的再提高
教师是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学素养对本课题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且幼儿早期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我们的工作更趋于科学、规范,为我们的幼教事业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