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结题报告:培养中班幼儿趣味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5-12-23 10:47:36)
分类: 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中班幼儿趣味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大丰市大中镇中心幼儿园   杨小艳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中华文明对于“读书”的推崇,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绵延了千年。近日,一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新变化。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中国人读纸质书的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国幼儿的“早期阅读”问题已经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热门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幼儿的早期阅读已被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着重强调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西方一位教育名人曾经说过,“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喜欢读书是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教育最成功的一种标志。”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幼儿阅读的兴趣直接影响阅读的行为,阅读兴趣也是图书阅读的内在重要因素,它与幼儿的情绪和生活经验都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得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唤起并组织幼儿兴趣,在幼儿的生活、游戏活动中,丰富幼儿阅读活动的形式,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以便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           中班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关键期,在这期间幼儿主要在各种非形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发展。同时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逐步趋向完善,具备了正确发出语言的条件。并且通过听、看、摸、尝、闻等感官的感知获得周围的知识,继而发展其语言。语言的发展能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和说一句完整话等特点,同时还会通过模仿学习发展掌握和使用辩论性语言、问候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等,同时能够比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因此,本课题想以通过生活化、游戏化、艺术化的趣味阅读活动,有效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资源,以此来培养幼儿趣味阅读的兴趣,养成从小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快乐,使之成为幼儿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二、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

    幼儿趣味阅读是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负担下通过生活化阅读、游戏化阅读、艺术化阅读等生动有趣的组织形式,以图画读物为主要的阅读材料,从幼儿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的愿望,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观察、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作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早期阅读兴趣指幼儿对阅读活动和阅读材料所表现出的爱好与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对阅读能力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游戏化、趣味化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2.通过听视、听读、一日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阅读,从而促进幼儿左右脑协调发展,培养幼儿趣味阅读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打好基础      

3、分析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四、本课题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课题组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实践研究。

1.开展生活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开展游戏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3.开展艺术化趣味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五、本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和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趣味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阅读指导,促成幼儿形成阅读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家园携手,增加亲子阅读,巩固阅读兴趣,教师每月推荐阅读图书或者绘本,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欣赏,进一步增加亲子之前的关系。根据主题我们记录本月研究的要点、研究措施策略、研究过程的记载,从孩子们的游戏中,记录在生活化的趣味阅读,在主题《秋天》中我设立的研究要点是: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丰富幼儿的词汇。2.采用多元化阅读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孩子们在这个主题中学到了很多的词汇,如:窸窣窸窣、飘落、躺、藏等,也能将阅读的过程变成一种游戏。

六、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们通过表演、模仿、讲故事、说儿歌、听故事等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丰富词汇。另一方面,我们开展“小书制作”活动,让家长提供多种多样的图书类型,然后让幼儿讲班级里其他孩子的书带回去进行亲子阅读,满足不同幼儿的阅读需求,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在研究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时反思总结,撰写研究心得与体会。开展游戏化的趣味阅读活动,以此培养幼儿趣味阅读的兴趣。

在我们的共同的引导下,大部分孩子已经对阅读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会主动进入阅读区进行阅读,在阅读的时候还会指出书中的内容,孩子们正在一天天进步。

(一)通过每学年对幼儿阅读水平进行观察测试,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后幼儿的阅读兴趣与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己能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趣味。

2、通过早期阅读的实验研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大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

1)获得了翻阅图书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方式和规则。

2)掌握了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学会看画面人的表情、动作、背景以及串起来发生事件。

3)对文字感兴趣,能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3、通过研究,大大丰富了幼儿掌握的词汇量,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早期阅读的研究,提高了幼儿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对幼儿在记忆、思维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早期阅读活动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实施研究的核心,课题的研究探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我们通过教育科研,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研究水平。课题组坚持定期例会,学习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写了数篇论文,每年我们都要举行园内论文评比和案例设计评比,其中李晓燕老师的论文《快乐阅读,快乐成长》在《课程教育研究》上发表。王慧老师的论文《让中班孩子在快乐中阅读》在课题例会上交流,获得一致好评。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设想

(一)对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的再完善

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它是基本和相对稳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变的。在阅读中,幼儿离不开听,离不开把感受到的音、图转化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而整个阅读教学中,看、听、说、认既是阅读教学活动目标的内涵,又是具体操作化的指导方法。我们在模式运用中,应以强调“理解至先”为基础,灵活交叉地使用多种指导方法,以适当调整活动过程来优化阅读教学活动结构,使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模式日趋完善。

(二)对教师素质的再提高

教师是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教师的教育素质直接影响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学素养对本课题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且幼儿早期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入研究,使我们的工作更趋于科学、规范,为我们的幼教事业多作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