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一):快乐阅读,快乐分享
(2015-11-26 16:26:43)分类: 课题研究成果 |
浅谈分享阅读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大丰市大中镇中心幼儿园
【内容摘要】
良好的早期阅读教育对幼儿一生阅读兴趣的养成、阅读习惯的获得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阅读活动作为儿童习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活动,近年来,在幼儿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时机,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呢?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喜欢阅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因此从小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重要关键期之一,是开发智慧潜能黄金年华,也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目标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和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心理学研究证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阅读教育作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促使分享阅读成为现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 早期阅读的含义
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增强。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因此,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部分,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新时代的研究课题,在幼儿教育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阅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
二、分享阅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把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分享阅读是现在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分享阅读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人和幼儿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就分享阅读的本质而言,它是利用符合儿童生活经验的材料,在引导幼儿理解和学习图画阅读的同时,帮助他们把前期获得的口语经验和正规的书面语言联系起来、从听故事逐步过渡到读故事,并通过重复阅读建立字形、字音、语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分享阅读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同时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分享阅读之所以被称为“分享”,就是由于它强调的是“享受”,既是让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幼儿享受到成人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孩子带着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成人一起阅读,成人也不要把目的放在让孩子学习知识上,不要进行太多的评判。因此,孩子的感觉轻松愉快。成人与孩子之间形成了温馨、和谐、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效果最佳。例如:小班幼儿刚离开家庭进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的环境,由于幼儿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在集体生活中的不适应,在自理能力和学习需求上的压力感,使得幼儿在入园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适应障碍。就在这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上幼儿园》这一分享阅读读本,让幼儿跟随读本中的小青蛙一起了解幼儿园,减轻对上幼儿园的恐惧感。同时在阅读故事中了解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书面语。对于需要鼓励的小班幼儿来说这正符合他们的需求。
2、分享阅读是让幼儿学会自主阅读的一种有效形式。
3、分享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在重复中主动学习。
分享阅读图画在汉字的选择、安排和故事的编排上都考虑了各年龄段幼儿的口语经验和语言学习的水平,幼儿可以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汉字的学习。在分享阅读中,我们强调在正式阅读之前,要恰当地引导孩子观察图画。这除了可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更专心地投入以后的阅读活动之外,还能够锻炼他们他们利用已有资源,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依据看到的图画内容和能理解的文字,自行编撰故事情节,想象细节内容,把故事叙述完整,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讷讷公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体会到语言叙述的内在逻辑顺序,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一种比单纯的识字教学更有价值的教学手段,对儿童的长期发展更有意义。
4. 亲子共阅,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家长酷爱读书,时常在孩子面前读书,在这种浓厚的读书气氛的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就会成为一个喜爱读书的人。为了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各种阅读能力,我还请小朋友在家与父母一起制件小书,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要求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在刚开始制作图书前,家长先和孩子确定图书的内容,然后再逐页请幼儿把想好的内容画下来,并请父母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活动刚开始,小朋友制作来的图书总是会有许多的缺点,可慢慢的,孩子的能力都在制作图书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了。另外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只要有小朋友制作图书来了,我就会请他自己到前面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通过这些形式,小朋友的积极性都提高了。
总之,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识字为明显目的,却能够对儿童的发展带来长期巨大影响的理想阅读教育手段。儿童在分享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是爱,而不是被逼迫、被评价的厌倦和压力;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阅读,喜欢上了阅读,还学会或熟悉了许多生字;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只是进行了阅读,但通过分享阅读,他们还发展了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儿童在分享阅读中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2、张永英.加涅教学设计思想在分享阅读中的应用.学前教育.2004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