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茶馆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李爱霞课堂发言整理
尊敬的张教授:
您讲课辛苦了。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听课辛苦了。
刚刚我们一起聆听了来自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张人利教授的“后茶馆式”教学的探索实践,我心里感触颇多,一是感叹张教授“后茶馆式”教学改革艰难推进的每一步坚持,二是共鸣于张教授的高声发问:为何我们讲的学生听不懂?明明是昨天刚讲的题,第二天考试遇上了,学生依然不会,作为老师,我们反思了吗?
后茶馆式教学,以前听过很多次,但并不真正了解。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无论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包括今天揭开神秘面纱的后茶馆式教学,仔细分析其实都朝着张教授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这个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都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与后茶馆教学不同的是前几个形成了一个固化的模式,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有明晰可走的路径,但正基于此,有的模式学来学去就变了味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哗众取宠的表演,成为师生你好我好的玩场,因此无奈落下帷幕。后茶馆教学不同于其他模式,它没有具体的模式,提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多样,灵活应用,它以各种方式构建教学“脚手架”,让学生不但在书中学,也在做中学,突出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合理配置,学生可以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还可以与客观世界对话。强调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强调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才能呵护学生的创新素养。总的来说后茶馆式教学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
仔细回顾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不敢说做到完美,但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的教学理念是贴合后茶馆式教学理念的,所以今天我可以肯定我的教学方向是正确的,没有偏差的。现在的问题是我和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仁,如何把林林总总的教学模式糅合于我们的地域特色,我们的校情,学情,同时兼顾每个人的个性化特点,揉捏出一个学生喜欢的,自己擅长的,质量高超的,社会认可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正所谓大象无形,好的教学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我们安康数学学科这几年提倡的“四环五课型”教学,其实就是很好的方式,我们的自学提纲就是教学脚手架,就是书中学,我们的探究提纲就是做中学,年轻的才入门的老师可以参照具体规范的教学环节去备课上课,做到有法可依,不打乱仗,成熟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依据课型特点,充分体现自由挥洒,可以自学提纲,可以多媒体,可以课前学,课中学,可以课后延伸,可以讲台上,可以讲台下。作为我们这一群人,我们不仅要上精公开课,还要上活常态课,我们更应该有一颗研究的心,发现的眼,总结的手,投入做教学研究,真正成为安康教学的领路人,先行者。最后我有这样一个课堂情境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抛砖引玉,启悟大家:
课堂
这是一道压轴题,题很长
情境很曲折,孩子们陷入困境
忽然,奇和鸿表演起来
他们一个演题里的甲,一个演题里的乙,演着演着他们就演出了答案
李爱霞
2016年7月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