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1.3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2015-11-04 08:17:32)
标签:

教育

分类: 4.案例反思

1413  积的乘方

            汉滨初级中学  张朝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14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中的第一节的第三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两种幂的运算性质之后紧接着的第三种运算性质,是幂的运算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幂的意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有着紧密的联系,教材在后面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将幂的运算自然地引入到整式的乘法运算,为整式乘法运算和因式分解打下基础和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分式、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

    1.探究并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能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2.在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计算、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类比同底数幂相乘和幂的乘方,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通过符号语言的运用,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能运用乘方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推导积的乘方运算性质过程的理解以及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自学指导法,展示归纳法,类比练习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成一个体系,研究方法类同,有前两节课做基础,本节课以问题为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真正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再运用性质进行计算,注重类比,辨析知识间的区别与和联系.

2、学法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指导,计算、观察、归纳,从数字到字母,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总结性质。在性质的运用中,由抽象到具体,由法则(间接经验)到解题(直接经验),经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http://s2/mw690/0060oXXXzy6WJhrLELT91&690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TITLE="14.1.3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

质疑:这个结果是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吗?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揭示课题:积的乘方

如何进行这样的运算呢?有前两节课的探究经验,老师想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自己探索,看能发现怎样的结果?

 http://s14/mw690/0060oXXXzy6WJhuVUHb8d&690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TITLE="14.1.3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

2揭示性质: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积的乘方等于幂的乘积.

 http://s5/mw690/0060oXXXzy6WJhwBVEEb4&690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TITLE="14.1.3  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张朝青)" />

    五、回顾反思,内化提升。

   学生自主小结,老师补充完善。

   作业:习题14.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