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章节复习课说课稿(李爱霞)

(2015-10-14 21:09:56)
标签:

教育

分类: 4.案例反思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章节复习课说课稿

 汉滨高中    李爱霞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整式的有关概念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学科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回顾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2.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3、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复习课从学生自行梳理知识点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时对符号的处理。

2.难点:⑴去括号前面有系数和负号时的变化

⑵整式加减运算的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按容量按课标应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情境诱导

(请你来帮忙)月考试卷发下来,李刚和赵明在相互传阅。这时李刚发现:求多项式16+m–{8m–[m–9–(3–6m)]}的值,其中m=–3赵明将题中的m=–3抄成m=5,结果也得到正确答案,李刚大为不惑,询问赵明,赵明也未能解释清楚,亲爱的同学你能向李刚说明吗?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月考中常见的身边的学习问题激起学生整理学习,解决问题的潜能。本题在此环节只问不答,快速引入本节内容。

二.知识梳理:

1)我回顾,我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    一样可以参与运算,可以用     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

2.单项式是数或字母的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               

3.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      

         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     项的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统称为整式。

4.所含    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          的项叫做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    ,与字母的排列顺序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     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同类项的            ,且         部分不变。

5.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       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       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6.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      就先      ,然后再      

2)学生小组合作构建知识网络图:

先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再小组进行展示,抽三个小组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网络意识,在集体合作中可以互相帮扶完成任务,如果说前面的填空算是老师给学生的一个提示与帮助,那么后面的建构网络图就是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创建,自己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条理去构建从而体现个性化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也符合初一学生扶着走的特点。

三.变式练习

我练习,我闯关

http://s15/mw690/0060oXXXty6WcDHBsGa4e&690

设计意图: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章节复习课说课稿(李爱霞)这一组都是针对基本知识的变式题,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基本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基本知识中还存在的问题,尤其像  ,类的辨析,让老师和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查缺补露。

四、答疑解惑

完成情境诱导中请你来帮忙的问题。

设计意图:情境诱新这个题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在经过前几个环节的复习整理后再来处理这个问题比较合理,同时更加及时地让学生暴露自己所在综合应用时的问题便于补救。

五、总结反思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本章节知识及应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与体会?

(二)学法总结:

设计意图:每节课让学生归纳总结这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培养人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让学在做事中也要有头有尾,体会善于总结是让人进步的一个好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知识再做回头望,对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情况做到了然于心。

六、易错大盘点:(学生必做作业可放在课外)

设计意图:

易错点收集这一环节由两部分组成: 1.学生个人提前查找自己的作业与试卷中发现的错题,看那些自己已经解决,那些还含混不清,让各小组数学小组长及时收集起来上交课代表反馈给老师。

http://s8/mw690/0060oXXXty6WcDS3FhZ67&690

 

http://s5/mw690/0060oXXXty6WcDPFe6Me4&690

第二课时以学生动笔为主题,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出发,精心设计,吸引学生,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也就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在复习中采用讨论、小组比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克服传统数学复习课老师讲,学生练的不足,千方百计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盘点与纠错

课前让三组学生把自己组内的典型错误及修改写在黑板上,上课时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原来错误的原因,以及自己的纠正思路,并总结归纳自己以后做这些题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如果这些学生个人的问题就已出现了老师心中掌握的典型错误,那老师就正好再强调一下,若没有出现那么老师就写出一个错题让学生马上纠错。

设计意图:一是达到暴露问题的目的,二看学生是否真正学会并会学。

二、巩固提高:

 http://s8/mw690/0060oXXXty6WcEdcKY7b7&690

3.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第二排有多少个座位?第3排呢?用m表示第n 排座位数,m是多少?当a=20n =19时,计算m的值。

设计意图:这几个题层次分明,成梯度递进,在基本知识梳理及针对训练的基础上出现这一组题,老师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每题可抽学生上黑板进行现场展示,老师注意观察并在班内巡视,一是发现学生是否还存在问题,二是看看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思路经便在下面的讲评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讲评也由学生来完成。这样充分让学生动起来,人人参与学习,学生小组的力量不可小视,一定要让小组内互相批改纠错,让学生逐步感受并归纳自己如何来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三.总结反思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设计意图:再回顾,再反思,再梳理,让学生不停在反思中进步。

四:作业设计:

当堂达标自测题(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5分钟)

 

  学号                        姓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