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和专题询问的区别
(2025-10-01 19:28:02)
专题询问和询问都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方式,但二者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一)概念内涵的不同
专题询问:专题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就某一特定领域的工作或某一重大问题,集中对“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进行询问和追问的监督活动。它是询问这一监督方式的拓展和深化,更具系统性和专业性。
(二)历史沿革的不同
询问:询问在我国人大制度发展早期就已存在,1954年宪法就对询问作出了规定,是一项历史悠久、较为常规的监督方式。
专题询问:专题询问相对较新,它起源于地方人大的实践探索。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此后,专题询问在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逐步推开并不断规范完善。
(三)针对性不同
询问:针对性较为分散,通常是在审议具体议案或报告过程中,针对其中的个别问题、局部内容提出询问,问题之间关联性不强。
专题询问:高度聚焦,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展开,如特定领域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等,所有询问问题都紧密围绕该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集中性。
(四)组织形式不同
询问:较为灵活,一般在人大会议审议过程中,代表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可随时提出询问,无需复杂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安排。
专题询问:组织性强,需要经过一系列精心的筹备工作,包括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开展调研、组织问答等环节,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
(五)问题深度不同
询问:相对较浅,多是为了了解基本情况、澄清疑问,获取相关信息,问题往往比较具体、直接。
专题询问:更具深度和专业性,不仅关注表面现象,还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根源和解决措施,要求被询问部门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答复。
(六)监督效果不同
询问:主要起到即时沟通信息、促进了解的作用,对推动问题解决有一定帮助,但监督力度和效果相对有限。
专题询问:由于其集中性和系统性,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给被询问部门形成较大压力,推动相关部门切实改进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监督效果更为显著。
(七)适用范围不同
询问:询问具有即时性和灵活性,主要针对议案、报告中的局部性、具体问题,在人大和常委会会议审议议案和报告的过程中随时适用。如在人大会议审议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时,代表对报告中某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太清楚,随即向财政部门提出询问,财政部门当场作出解释说明;在常委会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中提及的某项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不太清楚,对有关数据有疑问,便可以立即向相关部门提出询问,要求其作出解释和说明。
专题询问:专题询问则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工作或某一重大问题。这些领域或问题往往是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热点问题,如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既可在人大和常委会上进行,也可在分团或联组会上进行。例如,人大常委会可以针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特定领域开展专题询问,全面了解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专题通过分团或联组会议开展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可围绕医疗资源分配、医保政策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中进行答复,后续还会对答复情况进行跟踪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