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

(2025-07-01 11:10:49)

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 

        

                      来源:丝路都市文化汇 时间:2025-6-29


626日,在庆祝建党节之际,我们宝鸡30多名游客统一乘车来到眉县扶眉战役纪念馆。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眉县常兴镇,是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0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而修建的一处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馆。

当天早上,到扶眉战役纪念馆的车辆和人员络绎不绝,一波又一波,九点开馆前,停车场已先后停放了有10辆大巴车,陆续下来几百号人。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干部、军人,有年轻人、中年人,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共同前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我们从停车场下车,缓步前行,进入前面的大门,只见门两边两颗挺拔翠柳垂下的万千条丝绦在夏日的微风中摇曳,仿佛在为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拭去战火中的疲惫。广场两边松柏环抱,绿荫满园,摆放着数架飞机、大炮,庄严肃穆。

纪念广场竖着一个高约近20米的“扶眉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矗立。在纪念碑前边不远会看到五尊魁梧高大的铜像人物,分别是扶眉战役指挥员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贺龙、习仲勋的雕像,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英雄精神的丰碑。

沿着纪念馆大道继续前行,上几个台阶,步入纪念馆的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展板,上面详细介绍了扶眉战役的背景和战略意义。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的局势错综复杂,扶眉战役作为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役,它的胜利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敌人的战略部署,为解放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迎面巨大的浮雕生动地展现了扶眉战役中战士们英勇奋战的场景,他们身姿矫健、眼神坚定,冲锋的姿态似要冲破浮雕,让人瞬间感受到战斗的激烈与残酷。浮雕上方那闪耀的红星,象征着革命的希望与胜利的曙光。

再往前走,便是战役场景的复原区。逼真的模型再现了扶眉战役的各个关键阶段。枪炮声、喊杀声的音效环绕在耳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战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场景栩栩如生,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观看展馆图景介绍,那些陈旧的文件、地图,是当年指挥员们运筹帷幄的见证。发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作战计划和指令,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智慧和决心。还有缴获的敌军旗帜,在玻璃展柜中显得格外刺眼,它仿佛在诉说着敌人的失败和解放军的英勇。尤其是描述当年扶眉战役时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有行军途中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扛着武器,步伐坚定地奔赴战场;有百姓们热情地为战士们送粮送水的温馨画面,军民鱼水情在这些影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照片如同历史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战役背后的艰辛与付出,也看到了人民对解放事业的支持与拥护。

最后,我们来到英烈纪念厅,看到这里摆放着众多烈士的遗像和简介。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墙上那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为烈士们献上鲜花,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纪念馆的后面是烈士墓区,这里安葬着2160名烈士。环视于一座座墓碑,叫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墓碑上少量的文字。烈士永存,浩气长存。我们在这些先烈的墓碑前默哀致意,敬献花圈,鞠躬表达对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此时此刻,我们心潮起伏,难以平静。绵延起伏的巍巍秦岭,埋葬着不尽革命先烈的忠骨;日夜奔腾的涛涛渭水,掩慰着无数忠诚烈士的英魂。

我们深知,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你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将铭刻在我们的心里,你们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继续前进,奋斗不止。

崇尚英雄,缅怀先烈。请接受我们充满敬意,情感的行礼吧!长眠于地下的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让我们触摸历史的烽火硝烟,经受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洗礼,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自不易!

扶眉战役,它不仅是解放战争史上的辉煌一页,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重要展现。扶眉战役馆更是向社会各界展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让人们体会到红色精神作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历久弥坚。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和弘扬先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