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之一)
(2024-09-28 10:07:27)新疆游记(之一)
坐在奔弛的列车上,窗外的山峦、河流、草原、树木、农田,还有山间河畔的小村落都极速的迎面扑来,又瞬间的向后掠去。
到了暮色时分,外面一片漆黑,列车在夜幕下匀速行进。我们吃过晚饭,一些游客便在车厢欢快地舞动起来,唱歌跳舞,一时间欢声笑语,拍照打卡,好不热闹。到了晚上21点,熄灯睡觉,人们很快进入梦乡。
当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赛里木湖。据介绍,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享有“天山明珠”之美誉。还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
远远望去,秋日的赛里木湖,碧水蓝天,波光粼粼。四周绿色的草原环湖延伸,花儿怒放,尽显秀美,俨然一幅水彩画。
不料,来到湖边还未下车,忽然下起了沥沥秋雨,刮着大风,让人感觉有些冷。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顶风冒雨,沿赛里木湖边游览。但见湖面很大,湖水湛蓝而纯净,靠岸的湖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微风拂过,宁静的湖面被雨水打破,细细的波光,绵绵不绝。
当天有七八辆大巴旅车来的游客众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在亲水滩游玩。
在亲水滩,游客们或坐在乱石上,或站在湖水边,做着各种造型和姿势,与远处白雪皑皑和近处的绿色草地相映成景,拍照打卡,湖光一色,亲身体验赛里木湖的秀美风光。
回到车场,又继续前行。经过亚洲最大跨度的跨山斜拉大桥,沿途车览伊犁第一关一果子沟大桥。这是国道赛里木湖至果子沟高速公路的一座斜拉高桥,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于一身,因三绝三美闻名尔遐。一绝是造型美,该桥因山路连绵不绝而修建为“S”型,壮观、大方。二绝是环境美,果子沟是新疆西部美丽的山谷,沟内峰峦耸峙、野花竞放,大桥造在这样的美景中,更是美上加美。 三绝是观看角度美,登上附近的山头,能一览无余看到大桥全貌,S型的大桥蜿蜒在山谷中,优美的画面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与摄影爱好者。
午餐后,不到3点,前往观赏新疆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也是中国与中亚五国最大的贸易口岸、我国三大陆路通商口岸之一的——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隔霍尔果斯河相望。
景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霍尔果斯口岸历史展览馆;二是参观清代后期中俄18号界碑、碑亭及历史说明;三是外国商品展览及购买区。
进入霍尔果斯地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连霍高速、312国道零公里的标志,意味着中国大陆上最长的两条道路到此画上了终点。
再看霍尔果斯新老国门,巍峨建筑伫立,白色彰显赤忱,第一次真切的感知何谓千年驿站,百年岸口。
站在界碑旁的高台上向远处眺望,隔着铁丝网外的地方就是哈萨克斯坦,那儿也有不少很高的建筑,而且正在修建。其实这些地方过去都是我们国家的领土。
走出立碑的院子,要经过外国商品展览和购买大厅,琳琅满目的各国商品充满其间,可以逛街、可以购买你所需要的物品。我没有太大的兴趣,转了一圈便出来了。
由于旅行时间相对较紧,所以我们就只是游玩了一个多小时,主要是来到国境线上,体验一脚踏两国的乐趣,红色一边是中国,蓝色一边是哈萨克斯坦,到这里一定要拍下一些照片作为纪念。
5时左右,我们离开了霍尔果斯,乘车折返,至晚上9点前往伊宁酒店入住休息。
9月4日早6点起床,乘旅游大巴车历时3个多小时,赴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伊宁-那拉提景区游览观光。
那拉提,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植被茂盛,野生动物丰富,集草原、沟谷、森林、湿地于一体,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素有“天山绿岛”之美誉。
整个景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主要景点有天界台、游牧人家、塔吾萨尼、天仙台、沃尔塔交塔观景台、雪莲谷等,巩乃斯河两岸水肥草美,与哈萨克民俗风情相互掩映,被誉为塞外江南,共同构成新疆著名的旅游度假区。
我们沿途欣赏那拉提草原的秀美风光。视野之内,是没有一丝杂色的绿,从山脚一直绵延到山顶,全是草原,中间依旧夹杂冷杉,也都是绿意盎然。极目远眺,群山在天边,天空蔚蓝,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朵朵白云犹如给山峰和草原披上一层薄薄的纱巾,轻柔、美丽、漂亮。
到达景区腹地,我们游客下车,沿步道的台阶,拾级而上。前方,就是广阔无垠的草原。这里的草原很平坦,牧草十分茂盛,中间夹杂着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成群的羊,似飘荡的彩云,缓缓移动,星星点点的毡包,点缀其间。
在半山腰,一群马儿,聚在一起,摇着尾巴,头向内,围成一圈,悠闲地吃着草。再看那牛儿们,他们有的正悠闲地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有的正在站着喂小牛喝奶;还有的慢悠悠地走在马路上,不惧行人。
看着这一望无际的那拉提草原上遍布着成群的牛、马、羊,还有骆驼,以及骑行的牧羊人,我一下被这美丽大草原的美色美景给惊呆了。这不正是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们兴奋地喊着、跳着、唱着,一边走,一边看,一路欣赏那拉提谷中草原的最佳观景点,拍照打卡,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只觉得融入了这绚丽多姿的自然,流连忘返……
一直游玩到下午二点,才吃午饭。接着前往北疆唯一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混合居住的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一踏入风情园,就好像穿越到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外部世界。街道两旁是蓝色调的建筑,深深浅浅的蓝色墙壁,搭配着五彩斑斓的门窗,简直美到极致。一群鸽子聚集在入口处门楼下,时而觅食,时而飞起,似乎在迎接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宾客,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马车是当地人的代步工具,“马迪”是民俗旅游区的一大特色。坐上多彩的马车,听着清脆的马蹄声,穿梭在古老的街巷,和热情的维吾尔族小朋友笑着用“亚克西”打招呼,闻着那商铺飘来的阵阵烤馕和瓜果香味,好不逍遥自在。
随后,分别走进两家传统的维吾尔族庭院,葡萄架下光影交错,院子里摆满了各种鲜花、桌椅。主人邀请我们参观了阁楼,民族衣饰,卧式,品尝他们亲手做的奶茶和各种干果,以及秘制手工冰淇淋。那奶茶的醇厚和干果的香甜及爽甜可口冰淇淋,至今还在我的味蕾上回味。
最后我们集中观看喀赞其民族歌舞表演。那些少数民族的俊男美女,穿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涵盖了厚重的维吾尔族文化和独特的民风民情,简直就是一次视觉盛宴,让人惊叹不已。
喀赞其民俗风情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和生活的气息。这里不仅有绝美的建筑和风景,更有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人民。
两天的伊犁伊宁之游给我们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这里的天是那么蓝,地是那么绿,水是那么清,景是那么美,真是“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不到那拉提,不知草原牧场之辽阔;不到喀赞其,不知民俗风情之浓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