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一年端午节

(2024-06-12 11:03:58)

 又是一年端午节


      来源:丝路都市文化汇时间:2024-6-10


时光流转,又是一年端午节,楼下的商户、小贩们采集白艾蒿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挂在门前,大街小巷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香包,还有粗细不一的五彩绳,飘散发出诸多的香气来……

端午,是中华民族继春节、元宵、清明之后的又一传统佳节。按照传统习俗,这一天,人们要煮鸡蛋、煎油糕、吃粽子、吃大蒜、喝雄黄酒,插艾草、佩戴红艳艳五色香包等有散发香气的诸多民俗活动,以示庆祝,或祈福消灾。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每到端午,人们煮鸡蛋,吃粽子,插艾叶,最让孩子们惦记的是戴花绳,佩香囊,这也是我们最期待的礼物。

手上戴上香囊挂在胸前,既是装饰物,又是避瘟防病的药包,带着它,精美艳丽,走到哪里都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味。

五月初一做香包,五月端阳戴香包。在我们西府宝鸡,过去那太太、媳妇、姑娘娃都会动手绣制香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香囊样式繁多,有椭圆形、心形、桃形、石榴形等等;颜色非常鲜艳,红的、绿的、黄的,五颜六色的香囊系上五彩丝线结出的流苏,古朴中透着优雅,别致极了。香囊里的香料有雄黄、菖蒲、佩兰、艾叶、薄荷等中草药,分别用棉花包起来,放进香囊内,以赠亲友和家人佩戴

至今还记得儿时,母亲夜晩在灯下。用红布五色彩线,一针一线精心给我们兄弟姐侏制作成心形香包的情景,心形香包有大有小,一般都似鸡心大小,个别也有手心大的;将红黄丝线用针缝在小巧玲珑、心形香包四周上装饰佩挂,戴上五彩手绳和香囊的我们,满村子转悠,神气极了。

除了手腕上戴花绳,胸前佩香囊,每到端五节,家家都要浸糯米、泡枣、洗粽叶、包粽子,粽子称角黍筒粽”“粽籺等,由粽叶包裹糯米、大枣、豆沙、蜂蜜、猪肉、禽蛋黄、八宝粽馅料等蒸制而成,包粽子多由心灵手巧的女人来包,如今男士也加入其中。因粽子主料是糯米,淀粉含量高,食时需要加热。煮熟后的粽子有粽叶固有的清香气味,令人囗舌生津,食欲大开。

记忆中,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开始忙乎了。买枣,泡米,洗粽叶,搓五彩绳,再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底部放一颗红枣,之后放入泡好的糯米,待米装满之后,接着把上面的叶子盖过来沿粽身缠绕一圈,用包针将粽叶的尾部带到对面就可以了。

包好粽子后,母亲就在一口大铁锅里倒上水,然后生起炉火,慢慢烧煮。因为用的是微火,所以要经过一个晚上的蒸煮,才可食用,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这些馋猫们睁开眼就叫唤着要吃粽子,那时候也没有蜂密,放点白糖就开吃,有时还有鸡蛋、油糕、六豆糕,好吃好喝,快乐无比!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对了,端午节还有采艾草的习俗。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有驱蚊虫的功效。

好多年了,我还忘不了在我十四五岁时端午日那天,在太阳还未出来,就跑到河谁去艾草也分不清哪个是艾蒿、哪个是艾草,到了地方小镰刀一挥,不一会就割了一大捆回来,将家里的所有朝外开的门头上,都插上了艾蒿,以驱毒避邪。

艾草青青,粽香浓浓,碧绿的粽叶里包裹着晶莹的糯米,也包裹着亲情、团聚和浓浓的乡土味道,每每回味起来内心都是那么的温暖。

岁月如歌,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粽叶飘香时。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蒿插在大门上,田野一片麦儿黄,家家户户过端阳。

如今,端午依旧,粽子依旧,只是早没了最初的那份香甜。儿时的我也已成为耆耆老人。看着孩子们胸前的荷包,手腕上的五彩丝线,和那散发着清香的粽叶里,包裹着亲情与至爱,以及人们忙碌的身影和欢声笑语,荡漾着节日的温馨与喜悦,让我真切感受到,五月初五---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一段历史文化的延续,满载着深厚的情感,传承了多少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确实值得纪念

在这个充满特别意义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系上五彩的丝线,品尝那口熟悉而甜蜜的粽子,感受这份流传千年的温暖与祝福,共同迎接那美好幸福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麦黄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