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种时节话芒种

(2024-06-05 12:32:40)

 芒种时节话芒种

     来源:丝路都市文化汇 2024-6-5

芒种,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位于小满和夏至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65日至7日间,太阳到达黄经75°时即为芒种。芒种的到来,标志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芒种二字起源于《周礼·地官》,两汉时期的著作《周礼·地官》中记载:“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它的含义是只要有足够生长草的水田,就可以种植麦子或稻子。东汉郑玄释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此时抢收已变得非常迫切。明代陈三谟《岁序总考》写道:“芒,草端也;种,稼种也;言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乃五月之节气也。”

芒种是一个独特的节气,很忙的节气。“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直接与农业活动息息相关,为二十四节气中农民最繁忙的节气。芒种的“芒”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  既忙收、又忙种”。

据《农历书》记载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此时是种植晚谷、黍、稷等谷类作物的最佳时间,而过了这个时候,作物的成活率将降低,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芒种季节需要忙于种植,也被称为“忙种”或“忙着种”。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螳螂去年的深秋产的卵,因为感受到了阴气的初现破壳而出;喜阴伯劳鸟开始出现在枝头上并且开始鸣叫;与此相反,能够模仿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因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节气中,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在这段时间里,高温天气经常发生,空气湿度高且非常闷热,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可能出现高温和雷雨天气。由于气候的复杂多变,有发生冰雹、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的风险,人们需预防洪涝、汛期等灾害。

在芒种时节,麦收稻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进入了“夏收、夏种、夏管”的繁忙季节。从芒种到夏至这段时间,秋熟作物的种植、移栽和苗期管理都进入了高峰。北方地区的冬小麦陆续成熟,进入了收获高峰,是紧张的收获季节。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这个时节,一方面是夏收,一方面是夏种。人不闲,地不荒,正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候。在很多地方,是麦穗收尽,稻秧登场。旱地耕过,灌作水田。无暇庆贺麦收,又要开始插秧了。所谓“麦黄农忙,绣女出房” ,“栽秧割麦两头忙”,“收麦种豆不让晌”。

有一个民谚“芒种忙,下晚秧”,形容的正是芒种这个忙碌的插秧季节。在长江流域,除了争取抢插水稻外,还需要抓紧种植豆类、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因为“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而在北方地区,小麦收获后也要赶紧种植夏玉米,以便在秋霜来临前进行收获。同时,华南两广的早稻也开始灌浆成熟,需要注意追肥,而中稻则需要耘田追肥。此时,露地种植的蔬菜处于采收和生长高峰期,需要根据不同品种进行精细培育和管理,注意灌溉和排水,做好整枝、绑蔓、摘除老叶、病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特别是要关注秋茄、秋辣椒的苗期培育。

夏收、夏种、夏管,正所谓“三夏”大忙时节。春争日,夏争时,小满赶天,芒种赶刻。有一则谚语,形象地刻画了“双抢”时节的情景:“早上一片黄,中午一片黑,晚上一片青。”早上,成熟的麦子还没收割,一片金黄;中午抢收完毕,露出土地原本的黑色;晚上抢种结束,又呈现新苗的一片青色。

正如大唐诗人白居易描绘的那幅“三夏”抢麦图:“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男女老幼,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间穿梭奔忙,芒种是在挥汗如雨的“忙”里走过的。那“忙”,是“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宋·韩淲《芒种》)诗中的不辞辛苦;是“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宋·楼璹《拔秧》)诗中的争前恐后;是“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宋·陆游《时雨》)诗中的芒种时节,家家炊饭,新麦飘香,处处菱歌,池塘荡漾,清新美好的田园生活,读之让人神往……

芒种时节,在民间还有安苗、送花神、吃饺子、打泥巴仗、煮梅、嫁树、晒虾皮等习俗。

安苗:即当水稻种植完毕后,为了祈求秋季有一个好收成,各地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该活动始于明朝时期。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使用新麦面蒸制馒头,把面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并用蔬菜汁染色做成祭品。这些祭品将用于祭祀,祈求五谷丰收和村民安全。

送花神:即在古代,人们会在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欢迎花神。而到了五月的芒种时节,百花已经开始凋萎和掉落,因此许多人都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以表达他们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并盼望明年能够再次相遇。

吃饺子:而在我国北方地区,芒种时期,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一种象征着团圆和粮食丰收,在芒种时期,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和丰收。

打泥巴仗:在贵州东南部地区侗族的青年男女。每年在芒种前后,他们会举办一场名为“打泥巴仗”的节日庆祝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新婚夫妇会有一些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大家一起集体插秧,并且边插秧边打闹,在彼此之间互相扔泥巴。结束时身上泥巴最多的人会被视为节日庆祝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因为鲜梅口感多以酸涩为主,难以直接食用,经过煮制加工后方可食用,这个过程便是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同时也是煮梅、食梅的时节,梅子富含多种优质有机酸和矿物质,包含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以及增强免疫力等各种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

嫁树:在河北的一些地区,芒种这天有“嫁树”的习俗,一些果农会把不同种类的果树进行嫁接,使得果实在形状和品质方面得到互补。同样的,有些果农也会使用刀来在果树上划开几道口,帮助果实吸收外部空气,以增加产量。

晒虾皮:芒种前后,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是晒制虾皮的毛虾最肥厚的时候。故而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虾皮是深受沿海一带居民欢迎的海产品。

芒种时节,夏日昼长夜短,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加,人体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因此,人们需要注意养生保健,强调清补,特别是清热祛湿,健脾益气方面,要多补水,保持代谢良好,弥补机体需求。起居养生上由于芒种节气昼长夜短,阳气旺盛,人体要顺应阴阳盛衰的变化规律,应晚睡早起,每天午休,早晚避免着凉。饮食上应以清补为主,多吃一些苦饮和酸性食物,还可食用苦瓜、黄瓜、西瓜、西红柿、生菜等,以清热解暑,还应该多摄入含钾的食物,要避免过度食用生冷和油腻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同时,要多参加一些修身养性的活动,如瑜伽、钓鱼、下棋等,保持愉悦心情。运动养生可通过骑行、慢跑、徒步、瑜伽、踢毽子、打球等运动,祛除体内湿气。可以常点按中脘、四门、心窝等穴位,有温胃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还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防止情绪波动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

有诗为证:

芒种,芒种,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天地有常,四时有序,

穹宇壮阔,烟火正浓,

忙有所获,未来可期。

是日芒种,

愿你忙种不茫,

有种有收,不负时光。

愿每一份耕耘和守望,

终会花开满田,岁月生香。

愿我们都忙有方向,忙有力量,

忙出一年好收成,忙出一生好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