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
(2023-10-07 21:24:17)
早晨醒来,听见外面那淅淅沥沥的雨滴声,我知道这又是一个下雨天。
倚在窗口看着户外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那如细丝一般的秋雨,正缠缠绵绵、飘飘洒洒地落到了屋顶上、马路旁、田野中,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时下已到10月,
国庆放假,也许是由于下雨天的原因,路上的行人稀少,车也不多。偶尔看见一两个撑着雨伞的人们,正行色匆匆地往前赶。那一把把五颜六色的雨伞,像极了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蘑菇,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是别样的清新与鲜艳。
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
再看被雨水打湿的地面上,逐渐形成了几个小水窝。从天而降的雨点,正持续不断地落到了水窝里,溅起了一朵朵的小水花。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也赶来凑热闹似的,不约而同的飘到了水窝旁边,与雨点做伴、嬉戏。
伴随着秋风的吹过和秋雨的降落,不仅仅影响到了天气的变化,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夏天空调、风扇停止了工作,被子、毛毯出现在了床边;热天凉茶冷饮慢慢的变成了秋天里的温水热汤;人们的着装,也由往日里的短衣短裤逐渐换成了现在的长衣长袖;人与人之间见面的寒暄由前段时间的“天真热”变成了如今的“天真凉”。
虽然说,此时此刻的秋风和秋雨还不至于让人感觉到太冷,但是这种种的变化,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秋天快过去了,天气要变凉了。
俗语说过:“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大体就是指,当几场秋雨过后,天气会逐渐变冷,人们就要穿厚衣服来保暖了。
仔细一算,今年从9月底到10月初的秋雨也已经下过好几场了,且时断时续。我想,再等几场秋雨降落以后,天气将会变得越来越凉、越来越冷了。
在这略显萧瑟、略有凉意的深秋时节里,秋风瑟瑟,秋雨绵绵,带来阵阵冷意。看那秋风伴秋雨,秋雨缠秋叶,秋叶打着旋儿飘落在雨水里,似有千言万语不知向谁人诉说,只留下那绵绵的秋雨在心里泛起了丝丝凉意。
国庆最近几天的秋风细雨,一阵阵,密密麻麻的,下一场雨天气的温度就下降一点,大自然就在一阵阵风雨之中变换季节,弄得人们心神不定,平静不了。
雨终于停了。风儿,一阵阵的吹过,空气中还带着些湿气,绿绿的湖水荡起微微的涟漪,一片片黄澄澄的苞谷、稻子随着秋风翻起金波,绿油油的菜地里,肥嫩的菜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小鸟儿在屋檐下歇息着,雨篷上的音乐也停止了,只是有些雨滴不时地从上面落下来。
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在这凉爽清明的秋夜里,被雨水冲刷过的月亮和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发出清亮的光。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舞,像给夜行人指路;蝈蝈也偶然加上几声伴奏,吹地翁像断断续续吹着寒茄;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茂密无边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应地响着秋虫的唧令声,把人们送进了甜蜜的梦乡。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霜过后,冷空气一来,西北风一吹,大部分树叶都渐渐地变黄了,有的已经枯落下来了,地里的黄瓜、番茄、辣椒之类的菜,都陆续地“歇菜”了,一天天眼见着它们蔫儿了、谢了、枯了。丝丝凉爽让自然之物与人清醒,一切归于平静。
“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说是寒,虽有些夸张,但早晚温差大,清晨出门的时候人们时常有一种瑟瑟发抖的感觉。过了寒露,就是霜降。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呼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树木落叶的时候,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有时甚或只是一眨眼功夫,秋天已经渐渐深了,天气凉了,绵绵秋雨,携带着微微凉意,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到窗前。冷风抬着雨,雨在风中肆掠,冰凉的寒风阵阵袭来。静听淅淅沥沥的声音,我知道,也确实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季节转换之期。
我喜欢秋天,秋色,秋韵,但心里一直拒绝秋雨和秋凉,拒绝秋冬的肃杀与寒冷。每到秋冬,西北风冷冽洌地刮着,鸟虫匿迹,草木凋零,大地着霜,那种冷,由身体到心都似乎在打颤。
但,春夏之后,秋冬依然是要来的,并不因我拒绝而半途转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天地运转,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自然规律,一切自有安排,非个人意志能转移,谁都无法抗拒。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岁月的风尘夹杂着寒霜,也会将希望凋零。就象深秋即将来临,寒风横扫落叶,繁华瞬间落寞。深秋时节,西风吹过,树叶落了,花儿谢了,与其说是对生命终结的绝唱,倒不如说是最后的辉煌,豪情也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