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产队拉麦

(2023-06-17 16:36:59)

                 生产队拉麦


             来源:丝路文化汇   时间:2023年6月17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还是集体化生产,夏收割完了麦子,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尽快拉到打麦场上去。原因很简单,只有早点把麦子从地里拉出去,才算收割完成;更重要的是把地腾出来,为了尽早夏播种玉米和大豆。    

那时候农业社农业机械很少,生产力比较落后,收割拉运小麦主要靠农用平板架子车和马车来回搬运。

我所在的生产队种的小麦坡上、塬上、川道都有,而且面积很大,每年夏收麦收主要靠人工收割拉运。坡坎地收割完的小麦不是肩扛背挑,就是架子车拉运;塬上收割的小麦刚开始用架子车,中间用拨枷,马车,川道地主要用架子车或大马车套着牲口往回拉运。

记得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每年夏收放假都要参加生产劳动,抢收小麦,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把大人们收割的麦捆装在架子上拉到队上的碾麦场。

这拉麦的活说起来轻松,干起来都并不松活。先说这一装,在阳光的暴晒下,用手把地里收割的麦捆抓起来装到架子车上。一般是两行麦捆子相对,麦穗朝里。要装得周周正在,相互压茬,才能不至于松捆翻车。装好了麦子,用大粗绳把麦子和架子车绑在一起,早已是汗流浃背、暑热难耐了。

然后就两个人,一个人在前拉起架子车,弯腰弓背,头向前伸,一个人在后面推着,一步一用力地拉出麦茬地。

在路上遇到上坡路,要咬紧牙关,小步快拉,把劲鼓圆,来一个冲刺才能上去;遇到下坡路,就要抬起车把,车尾拖地,身体后倾,脚向后蹬,后面的人配合踩着车尾,慢步前行;遇到凹凸不平的路段,就要小心翼翼、缓慢前行,防止翻车……

就这拉运麦子过程中还时常翻车,只要没伤着人就是万幸,有时手上没劲,把车上绑麦捆的绳没勒紧,路上一摇三跛,车身控制不好,麦捆散落一地,气的人没办法,只能在路上一边拾着麦捆,一边哭泣地重新装车……

直到把麦子拉到了打麦场,卸车、把麦子搭成麦垛以后,再喝几口水,拉着空车往地走的时候,才能觉得有一点轻松和愉快的感觉。

这马车大,用牲口拉,装运小麦就方便一些。那时的生产队夏收的时候有三辆大马车拉运割倒的麦子。一辆马车套上三匹骡马。一匹驾辕,两匹拉套。一辆马车配三个人,除了赶车的再配两个精壮劳力,负责装卸拉运小麦。

两个男人在马车的两边把一叉一叉的麦子向车上撂,越装越多,越撂越高,最后需要踮起脚尖,用尽全身力气,才能把麦子撂到车上去。

在车上摆放麦子的人不仅要前走走,后退退,左看看,右瞧瞧,要把麦子摆放的方方正正,不偏不倚,还要把茬压好,忍受麦芒和麦秆创伤。

为了多装些收割的麦捆, 同时防止麦杆掉落或歪倒,在装车时一般都会在马车的两端用竹竿或木棍加长,来增加体积容量。

等装好了麦子,在上边盖一个绳做的网,再用绳索把麦子和马车系在一起,将整车都捆紧,才能赶起马车,向麦场的方向走去。

马车装得多,拉得多,但费时费力,装卸慢。架子车装卸快,简单易行。当时在生产队时大多用人力架子车拉运小麦,中间一度用过拔架拉运,但不安全,容易伤人,坡坎间间地车到不了的地方,只能用背枷背回来。

夏收期间,拉运小麦最怕麦杆掉落或歪倒,刚收割的小麦一捆一捆的看起来非常毛躁,麦捆的茬压不紧、压不实,捆绑的绳子再勒不紧,遇到崎岖小路,坡高陡低,左右摇晃,车身一歪,麦捆就会往下滑,稍有不慎还有可能会翻车。麦溜下来了、翻车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把麦捆子挪开重新进行装车,非常麻烦,也很气人。

79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夏收的时候已经17岁,那时生产队已有了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还有附近工厂支援夏收的大汽车,来回拉运收割的麦子不成问题,主要是装车卸车比较费劲,人要多。到了麦田,车上站2个人负责装车,下面4个人、车两边各2人负责用谷杈把麦捆挑上车,比较吃力。在阳光的暴晒下,下面的人脚踏着发热的大地 ,把一个个麦捆子举过头顶,扔到车上。上面的人再把一捆一捆的麦子摆放整齐,把缝隙压实,并在车身各插着一个字一样的木栅栏,或两边各用铁丝绞着一根小碗口粗细的木杆,然后一层一层往上垒,直到方方正正有四五米高,再用粗麻绳交叉勒紧,然后往回拉运。

一般来说,一车要装五、六十个麦捆子。刚开始装车,直接就把麦捆子放在车上了,装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得拿过结结实实的木杈狠劲地插入麦捆子,往车上抛。把这么多麦捆子不间断地装到车上,没有一股子力气是不行的。

装运完毕,回到麦场后,车停在打麦场一处积麦垛的空地,人上去先松开拢麦捆的大粗绳,接着就把麦捆子一个个往下扔,不一会,这一大车麦捆子卸完了,又往麦田地里赶,继续拉运……

像这种收割、拉运小麦的过程,在整个夏收期间,大概得七八天时间,直到把地里所有收割的麦捆全部拉运回打麦场上,才能结束。

过去的农业社收割拉运小麦还是比较辛苦。现在的农民再也不用割麦子、拉麦子了,从收割机里放出来的就是干干净净的麦粒,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种麦子过程中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如今的我们回忆过去就是为了不忘历史,珍惜现在,更好地面向未来!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在生产队拉麦运麦的那段亲身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