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月十五闹元宵

(2023-02-01 10:59:48)

             正月十五闹元宵


 

        来源:今日头条 时间:2023-1-31


时光如水,这不,春节过年没几天,转眼就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或者灯节,它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开始,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渊源。

民间有句老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可见正月十五是春节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收尾工作。

正月又称元月,古人称,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过了正月十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又要开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劳作。

在这一年的开端,中国的老百姓特别希望能有个好兆头,能够交好运。因此人们也特别重视元宵节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比如闹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踩高跷等等热闹有趣的民俗活动。而这些民俗活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状态就是突出了一个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唐代的上元节这一天,就有了放花灯、城中不宵禁的习惯。辛劳了一年的百姓们,借由这样一个时刻,释放自己的情感,庆祝春回大地,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准备新一年的生产劳动。而正月十五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也吸引着无数的青年男女们走上街头,来一场不经意的邂逅,大词人辛弃疾对此就有生动描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是从宋代开始的。圆滚滚的元宵是用糯米粉出来的,表面粗糙,煮食汤色浑浊,做成炸元宵则独具特色。南方的汤圆则是包出来的,表面光滑,馅料也更丰富,但只限于煮,不能炸。吃时把水烧开,再小心翼翼地将元宵放到水里,过上几分钟,等煮熟了,把它们捞起来,汤圆一个一个地粘在一起,咬一口,花生酱从汤圆里流了出来,甜甜的,软软的,令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开。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一般从正月十四到十六热闹三天。在民间,踩高跷、跑旱船、玩狮子、扭秧歌,游社火,各种演出队伍在这几天都上街献艺,演出队伍所到之处,不管商号、住户都在门前燃放鞭炮、焰火表示欢迎。正月十五晚上,县城和各大集镇、沿街人家都扎上各种花灯,悬挂街边、路旁、争奇斗艳。有的还在灯上贴上谜语,制作灯谜,让游人猜。人们争相在大门前、大街上燃放各种烟花,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观赏的人群,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儿童嘻戏于游人之间,一直玩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在乡村,则用苇杆缠上棉花,蘸上豆油,插在切好的萝卜片上,做成一盏盏小灯,摆放在大门口和各房门口两边。所有的房间都点上灯,晚饭后,提着灯笼把室内灯光照不到的旮旮旯旯都照一照,以保障家宅平安。靠近河流、湾、塘的住户,则用纸做成小船,插上苇杆做的小灯,放于河、塘的水面,叫做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关中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正月十五 闹元宵!花好月圆人团圆,疫情过后皆平安。元宵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