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立秋
(2022-08-12 19:05:16)气的第13个节气。
根据天文历法,每年 8 月 7 日或 8
日,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
达黄经 135°
时为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是传统节气,但是却是按照农历进行演算的,按照农历的说法,如果是
农历六月立秋,则就是“早立秋”,农历七月立秋,就是“晚立秋”。
一天之中以中午为界定,若是立秋时间在上午,那么这年的立秋就算是
“早立秋”。如果这立秋的时间是在下午的话,那么这年的立秋就是
“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时间为8月7日20点30分,时间上比较晚,因此
是属于晚立秋。俗语有句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也就是说,早立秋天气会比较凉爽一些,晚立秋天气就会比较炎热。
所以,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
期间。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像我们
陕西关中很多地区仍处于闷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
当然,立秋的“立”字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秋,是庄稼成熟的意思。
立秋则寓意着秋季开始,收获的季节到来。中国古代典籍中,《月令七
十二候集解》有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说明立秋不仅
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开始,还是草木开始结果孕子的时候。
古人还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意思是说此时的风已不是暑天的
热风。二候白露生,就是说早晨的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三候寒蝉鸣,
寒蝉之于秋天,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物候信号。这期间,阳气渐
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同时“立秋”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在
这一天里,民间主要有晒秋、贴秋膘、啃秋瓜、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
等习俗。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
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时下,在广大农村中,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
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还有就是,立秋是走向成熟的标记,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立秋对
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在农村,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陕
西关中农谚:“雷打秋,大丰收”、“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
“立秋有雨处处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等,都是人们在农业生产劳动中长期实践、总结的结晶,值得永久继承
和发展。正所谓:“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过草皆结顶”
等,都说明一个收获的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当下金秋的大幕被如钩新月、习习凉风扯动了一角,人们兴高采烈地期
待着山色清朗、瓜果飘香、凉爽秋风溢满天地。
最后要说的是,立秋,顾名思义,就是暑去秋来,季节变换。但立秋之
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
高温潮热的苦夏。
因此,人们还应注意养生保健。尤其立秋之后清热解暑要继续,防晒防
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因秋气燥,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
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同时进入秋季,随着气温
逐渐下降,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内分泌紊乱,造成情
绪低落。这时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积极参加运动是不错的方法,慢
跑、散步都可以让心情开朗起来。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
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在饮食方面,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
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
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
肝。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如
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
化湿的功效。
后一篇:夏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