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夏

(2022-05-22 13:16:36)

                    立 夏


                            来源:微金台   时间:2022-5-21

     

      5月5日立夏,预示夏季开始。这时,艳阳高照,万物并秀,南方夏收

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在古代,立夏这天,整饰内外,煮新茶,备下各色

茶点,还有人家用束粽之草系手足,可以免除入夏疾病。现在民间仍有

不少消夏祛病的民俗说法,还有的人立夏日用蚕豆小麦煮夏至饭。吃了

夏至饭,可以平平安安度过夏天。立夏日吃李子各种水果类等,都可以

消暑。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等;反映温度变化

的节气有小暑、大暑等;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则有雨水、谷雨、白露

等。

在《逸周书·时讯解》中,曾如此解释立夏节气: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形象描述了孟夏之初的物候景

象。

古人十分重视立夏节气。此时万物繁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其年

景基本定局,故有立夏看夏之说。

有句俗语说的好,冬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很多人认为这是句戏言,

实际上这话在民间有习俗作为基础。清人泰荣光有首写"立夏"风俗这

么说:"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据传说在古代立夏这天要称体重,怎么称?一般来说就是在屋梁或大树

上挂一杆大秤,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小孩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

的凳子上,箩筐或凳子吊在秤钩上。如体重增加了叫发福,体重减少了

叫消肉。

据说是立夏之日称了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人们希望通

过称人这个举动,添福增寿。

可见明代,一到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

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

其实,皇帝立夏赐冰,并非起于明代。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

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而在民间,古代百姓人家立夏日虽不能得冰

却也有在这天喝冰饮的习俗。还有小孩忌坐石阶,如果坐了就要坐7

石阶,才可以百病消散。忌坐门槛,否则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如坐了

就得再坐上6道门槛合成7数,方可解魇。

过去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朵,穿时要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

咬蛋时一针穿过。

在夏季,蛋类食品的旺季。在南方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捞出后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再套上丝网袋,挂在孩子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给画图案,小孩相互比试称为斗蛋。

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春卷三种。立夏过后,天气将逐渐炎

热,很快就要进入酷暑,大人和孩子都要面临暑热的考验,尤其是体质

偏弱的孩子,很容易在多变的气候中生病。所以我们需要在夏天的起点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平和过渡到夏季,减少疾病的发生。

立夏的另一个名字叫"春尽日",著名诗人白居易(春尽日)中就生动地

描述了这一时节的美好景致:"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

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试遣莺留语,好住安园三两声"。

在中国古代,立夏对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来说有着今人难以想象的重大

意义。正因如此,民间人自古就有立夏的风俗礼仪。

 谷雨是暮春,立夏是初夏。春生夏长,万物自此走向繁茂,从此野外蝉

鸣蛙鼓、蜻蜓点水、飞燕穿梭;电闪雷鸣、暴风骤雨、云卷云舒;绿肥

红瘦,作物奋力生长,瓜果蔬菜依次上市;野外作业的春争日夏争时,

日晒雨淋,挥汗如雨;居家的心烦燥热、驱蚊扇凉、冬病夏治、保健养

生。

    立夏有三候: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夏后,日照渐长炽热,农作物旺盛生长,庄稼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

缓,农事与天气、物候关系密切,故民谚有立夏看夏立夏见夏,立秋见秋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我国领土辽阔,南北气温差

异很大,虽已入夏,也只有岭南才是真正的夏季,各地区要根据当地的

气候,进行田间管理,把握好农作生长的关键期。俗话说:立夏不起

扇,急煞种田汉。

 立夏的五月是春夏交替时节,在民间有立夏称体重、吃蛋、饮茶等习

俗。立夏后,人体要顺应天气的变化而养心补心,除了要吃清淡食物和

饮茶外,还应该多吃些赤色与苦味的食物,以养心安神,如小枣、百

合、莲子、苦瓜苦笋等,故俗语云:春甜夏苦秋酸夏天吃苦,胜似进补;同时早晚餐多喝些粥品和汤类,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滋养身体,以度清凉一夏,健康。

有句俗语说的好,冬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很多人认为这是句戏言,

实际上这话在民间有习俗作为基础。清人泰荣光有首写"立夏"风俗这

么说:"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据传说在古代立夏这天

要称体重,怎么称?一般来说就是在屋梁或大树上挂一杆大秤,双手拉

住秤钩,两足悬空;小孩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箩筐或凳子

吊在秤钩上。如体重增加了叫发福,体重减少了叫消肉。据说是立夏之

日称了体重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人们希望通过称人这个举

动,添福增寿。

在中国古代,立夏对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来说有着今人难以想象的重大

意义。正因如此,民间人自古就有立夏的风俗礼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