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渭河滩筛沙石

(2022-03-31 10:42:27)

                           渭河滩筛沙石

 

                       来源:乡土文学社    时间:2022-3-29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条河,养育一方人。渭河是我们陕西宝鸡的母亲河,已经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几千年,承载着以往人们生活的印记。

提起在渭河滩筛沙石,那已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那时的我年青力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除了农忙时节在生产队干农活之外,农闲就是跟马车拉沙石搞付业。沙石料基本都是靠人工筛的,俩个人筛沙石筛的好的话能筛个2——3方,当时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村民们自由组合,收入大部分归生产队,乡亲们挣提成,与大锅饭是不一样的,那是需要起早贪黑的劳动,需要人们互助通力合作的。

冬季是筛沙石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个季节只要农闲了才可以去河滩筛的。参与筛沙石的都是队上的精壮劳力,那些平时干活耍奸溜猾的往往需要队长出面说合,才能被吸收进去;妇女身体好则安排去河滩装沙石车,年老体弱的,也大多被晒在一边,因为和挣工分不一样了,凭的是力气,全靠人挖肩挑,砂石是一锨一锨,一筐一筐筛出来的,没有劲是撑不下来的。

渭河滩经过河水冲击,河床上沙石资源丰富,有分布较广的“铲坑”,即筛河石开挖的坑,有的因为太深或者临近道路而废弃。正在使用的,深的有十来米,往往中间设置一个土坡。那个在下边抡洋镐的壮汉,还要用铁锹连沙子带鹅卵石,准确地扔到上边的第一个接筛人中。人全的话,五六个人,全部是土筛子。每俩个人一把筛子,流水作业,筛下面是沙子上面是石子,再是零点五的,接下来是一公分的,二公分的……如人少,可分段完成。虽然那时生活困窘,人们还是挺讲究的,普遍的是脚上有自制的蒙脚布,都有一个粗布包袱抽在胸前,肩上戴着护肩垫,男人头上戴帽子,遮盖沙土,挡风御寒。筛沙石料先要找好地方,再看风向的,有时风无定向,何况这本身就是脏活儿,所以哪个回家都是尘尘土土的。

 记得八二年时,我刚好20周岁,看到队上社员到河滩筛石头除上每天能挣10分工,还有5块钱的补助,那可是真让人羡慕。那年冬天我和同队的一个小伙子向队上申请去河滩筛沙石,冬季河道的风很溜,早上穿着棉袄,俩个人抬着筛子,筐子,手里拿着铁锨和洋镐,迎着冷风,利用别人现成的坑边铲边筛,现在想起来,那真不是人干的活,那沙石是靠人的臂膀和力气一锨一锨倒在筛子上料落下来,再一筐一筐抬着将几种河石按类别堆放,然后弄成梯形,计算体积有多少。顶风冒雨,辛辛苦苦一天,有时连一方的沙石料都筛不出来,那真叫个累呀!

     83年地分到户以后,村上建起了砂石厂,村里专有人负责看管和联系运输的事。到河滩筛沙的人越来越多,卖砂石料的钱归个人,能挣到钱再苦再累也值。那时不少人天刚亮就去砂石厂筛沙,中午回家吃饭来回折返浪费时间就自带干粮和水原地一吃,歇一歇继续筛,除了圆滚滚的石头就是大大小小的沙子,一直筛到晚上七八点才收工。村里有几户出了名儿的勤谨,有一个小名叫青娃的小伙子身强力壮,饭量出奇的大,一顿早饭能吃12根油条,喝8碗豆浆,和同伴俩人一天起早贪黑,不住地筛能筛4.5方砂石料,被人称为“筛石机,”为了挣一点钱真可谓是披星戴月”,豁出命去干了。

   那年家里给我说了个对象,人长的不错,时间不长就定了婚。那时礼钱到不多,也就就四五百块,时兴的是“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些东西家里都准备了,只是手表媳妇不满意,嫌是男式的不好看不要。为了满足她的这一愿望,我只能去下边的河滩筛沙挣钱,从11月开始筛一直持续到12月,在河床上支起筛子,一锹一锹地挖,一掀一掀地筛,一筐一筐地抬,一车一车地装,一天天下来压得我整个肩膀生疼,手也打起了水泡,一双黄军鞋都磨烂了,饭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拚尽气力坚持了2个多月,河床脚下是挖空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大坑,筛的沙石料堆了一堆又一堆,拉走一车又一车,终于挣了200多块钱,花100块钱给媳妇买了块金黄色的女式上海手表,最后才把她娶进门。

     后到了90年代,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建筑沙石用料的增长,机械化的大型砂石场、洗石场开了起来,来回运输都是大型车辆,手工的筛河石慢慢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今城市盖楼多是就地开挖,沙石料也是现采现用,多是用绞绊机弄好直接拉到工地浇灌,发达进步多了。现在的农家子弟都到城市打工挣钱,也没人吃这力了。

    一晃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渭水河畔风光秀美,河水清清,河滩也已成为生态公园,看不到昔日砂石乱采乱挖的情景了。也许我年轻时在渭河滩筛过沙石这些零零碎碎的陈年往事已成为永久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雨
后一篇:油菜花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