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色彩的刺激会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既有个人特有的联想和感情,又有多数人产生的类似色彩感情,如冷暖、轻重、远近、胀缩、动静等不同的感受与联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都有什么样的感受?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被称为“色性”,色彩的冷暖感觉主要取决于色调。色彩的各种感觉中,首先感觉到的是冷暖感。在绘画与设计中,色彩的冷暖有着很大的适用性,故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表现热烈欢乐的气氛,多考虑用暖色调。
2、色彩的胀缩感 色彩的胀缩感是一种错觉,由于光的波长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清晰程度也不同,波长的暖色像焦距不准,有扩散性,形像模糊,所以暖色有膨胀感,而冷色相反,波长很短,影像清晰,有收缩感。色彩的膨胀收缩不仅与色彩冷暖有关,还与明暗有关,明亮的显得膨胀,暗的显得收缩。
3、色彩的远近感 远近感是色性、明度、纯度、面积等多种对比造成的错觉现象。亮色、暖色、纯色如红、橙、黄暖色系,有逼近之感,称“前进色”。暗色、冷色、灰色如青、绿、紫冷色系,有推远之感,称“后退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还与背景密切相关,面积对比也很有影响。进退效果在画面上可以造成空间感觉,是设计家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色彩的远近感能产生千变万化的美妙构想,并使主题得以突出强调。
4、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明度高的颜色感觉轻、富有动感,暗色具有稳重感。明度相同时,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感觉轻。以色相分,轻重次序排列为白、黄、橙、红、灰、绿、蓝、紫、黑。设计家常利用色彩的轻重感处理画面的均衡,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色彩的软硬感 色彩的软硬感与明度有关,明度高的有软感,明度低的有硬感。但变为纯白时,软感又会减弱。明度高的色彩加入一定的灰色或暖色就回感到变软,如乳白色的感觉较软。另外,纯度高的颜色也有硬感,纯白、纯红、纯绿、纯黑等等都会使人产生硬感,而纯色中加入一点灰色或其它色,纯度减弱,色感变软。同样质地的衣服,灰色或色彩较淡雅的会使人感觉柔软,而色彩强烈的纯色或重色就感到硬些。婴儿用品适合用乳白、粉红、浅蓝之类的柔软感的颜色,这些色彩一般称为婴儿色。
6、色彩的动静感 色彩的动静感也称“奋静感”,是人的情绪在视觉上的反映。红、橙、黄色给人以兴奋感,青、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而绿和紫属中性,介于两种感觉之间。白和黑及纯度高的色给人以紧张感,灰色及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舒适感。动静感也来源于人们的联想,它与色彩对心理产生作用有密切关系。色彩的动静感与画面色调气氛和意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进行色调设计时,色彩的动静感效果是必不可少的思考因素。
7、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明亮而鲜明的颜色使人感到明快,灰暗而混沌的色彩使人感到优郁。纯度低的色显得忧郁,随着纯度的提高会显得明快活泼,尤其是纯色,具有强烈的明快感。节日的装饰多用纯色,显得愉快。儿童的服装多用纯色,显得活泼。英国泰晤士河的波利菲尔大桥曾是黑色的,是著名的“自杀场所”,后来官方听取了心理学家的建议,把桥的颜色换成了浅绿色,自杀的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二。
8、色彩的强弱感 色彩的强弱感与知觉度有关,高纯度的色彩有强感,色彩越纯、越鲜明,色彩感越强;而低纯度、比较灰的色彩有弱感。
9、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 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受纯度的影响最大,凡是鲜艳而明亮、饱和度高的颜色都有华丽感。色相方面,红、红紫、绿依次有华丽感;黄绿、黄、橙、兰、紫,依次有质朴感。中国的古建筑,如故宫,多用大红、绿、黄的对比,又加上金、银色,金壁辉煌,显得非常华贵。
10、色彩的味觉联想 在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说中,就分析了色和味的联觉作用,认为青色的相应味觉是酸味、赤是苦味、黄是甘味、白是辣味、黑是咸味。现代心理学家也作了广泛的调查试验。日本的一位学者调查的结果是:黄、白、桃红色是甜,绿色是酸,灰、黑色是苦味的,白、青是咸味的。色彩的味觉联想虽然不像色彩的冷暖那样直观,甚至有时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模糊的令人难以言表,但是在色彩和味觉相关的某些场合、某些行业,某些色彩使用是否恰当却不能忽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