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好古玩9
爱好古玩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5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稀罕的三番(反)版《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珍赏

(2018-04-30 20:54:29)
标签:

此版

历史

文化

图片

杂谈


    此币正面珠圈外缘上镌“KWANG-TUNG  PROVINCE”十七英文字符,中译为“广东省”三字;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左·右各分镌一“四瓣花星”纹饰;珠圈外下缘镌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币重“7 MACE AND 3 CANDAREENS”十九字样。背面上缘镌“广东省造”四字,中间镌一“蟠龙”纹;下缘镌“库平七钱三分”六字。

   由于此版币是我国近代“”机制银币”的初始之作。对于怎样雕模铸制,相关负责人(张之洞)对雕刻师“艾伦·韦恩(英国人)”没有作具体要求,故此币正面上缘是英文省名,下缘是英文币值,而背面(龙纹)上缘则是汉文省名,下缘是汉字币重,刚好和以后所铸制的银圆相反。因而泉界学者将此种币称之为“番(反)版”银币是其因矣。

诞生背景:
   19世纪末期,我国清朝国力薄弱,西欧各国列强乘其工业革命的成功及其技术上的优势,大举入侵中国,用尽各种方式和手段掠夺我中华财物及侵吞经济利益,垄断我国内之货币流通。因当时我国沿海各省民间流通的钱币,大部分都是外国银元。如“墨西哥鹰洋”;“日本龙银”;“英国贸易银圆和美国银币”等。见于此况,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将此事上奏朝廷,提议在广东率先建造机器铸造银币的“铸钱局”,以抵制外国银币在国内垄断之流通的局面。

   注:张之洞在奏请铸币时,拟定的银圆重量分别为“库平七钱三分”;“库平三钱六分五厘”;“库平一钱四分六厘”:“库平七分三厘和库平三分六厘五”五种面值。光绪十五年(1889年),经清中央政府研究决定,准奏广东省“铸钱局”成立,其铸币所需的机器设备,全部由外国进口。

   当时有两国(德国、英国)的造币厂争做这笔生意,几经轮番竟标,最后由英国的“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赢得此事。“喜敦造币厂”竟标成功后,即售予广东省“铸钱局”整套造币设备,并还代为设计“钱币图样,雕刻钢模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铸制“库平七钱三分”银圆的本意是与“外洋银币”不一同行用,以达抵制之意。故此版币(库平七钱三分)比市面上流通的“墨西哥鹰洋”重一分。但未料到事与愿违,在“劣质币驱逐良质币”的现实下,因分量重反而被囤积或私毁,形成“亏耗重”而“流通滞”的局面。当局(广东铸钱局)立即将此事上奏户部,曰“商民已习惯于旧制,“汇丰银行”愿商请代为附造,议减重至与“外洋银圆”一致,以便于交易”。“户部”审阅回批准奏,后就诞生了“广东七二番版”银币。“七二番版”试铸样币上呈户部审阅,未获批准,故此版(七二番版)币存世极罕。

 “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番(反)版”银币是我国晚清政府第一套机铸银币,铸制时间很短。其因是设备安装初期,机器尚未全开,技工亦未募足,且熟手甚少,故实际铸成的数量有限。加之“七三番版”银币因比“外洋”重一分反而致流通不畅。在当时,此版币(库平七钱三分)多数被回炉改制或私毁,造成存世量稀少,故后被泉界视为银币中的大珍品而享誉中外。




http://s8/mw690/0060oebqzy7k4o63UGz77&690
                                       39.5mm**2.1mm**26.91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