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晓教学金点子《大阅读》
(2018-07-04 10:53:3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心得 |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更要有引导学生接触更广泛的阅读视野。新教材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潜力、学习潜力、合作潜力、创造潜力带给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资料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在本学期中,我大量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喜欢,课堂活跃。
同时,我们发现在现有的阅读材料比较单一和狭窄,因为我们做了一个“我的悦读时光”带领孩子们一起参与诵读。
“今日诵读”材料从《论语》《世说新语》到顾城的诗、张爱玲的文,从课内的名著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古今中外,皆有涉及。因此,老师们可将其作为晨读的补充材料。每日一句或一则,熟读成诵,日积月累,提亮学生精神底色。
每一则诵读材料都配有对应的“今日短章”,大多在300字左右。短章内容精妙简约,结构起承转合,脉络清晰有致。有时以某个语用点为源头,串联几个同类例子,做形象而深入的诠释,是一则专业的小评论;有时以名著的一个片段为原点,由此及彼,既有事的关联,情的牵引,又有理的生发,是一篇深刻的读后感;有时因一个诗句的触动,将自己的生活故事流泻于笔端,是一篇微型的叙事文。因此,老师们可以将“今日短章”作为学生的阅读文本或写作范文,既可丰富学生视野,获取解读路径,还可借鉴于写作。
仿写,是把握文章肌理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以写促读,读中悟写。本书安排了多则仿写材料,而且理出思路,提供写作支架,可供学生有效模仿。有些文段,扫一扫二维码还可获取经典范文。
积累、背诵依旧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本书中,无论是“今日诵读”“今日短章”还是“今日隽语”,都值得熟读背诵。其中“今日隽语”虽只短短一句,亦无解说词,却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