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拓展性课程3《古诗词阅读》江春飞

(2018-07-02 23:09:53)
标签:

拓展课

分类: 教案集锦

古诗词阅读专题

一、考点归纳:

1.理解诗歌内容(景象特点)

2.体会思想感情

3.品味凝练语言

4.把握意象与意境(描绘画面)

5.体会表达技巧

二、分项

(一)理解诗歌内容(景象特点)

练习

(二)、体会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

1.建功报国(壮志未酬)——战争诗

2.忧国伤时——怀古诗

3.思乡怀人——行旅诗

4.寄情山水——写景诗

5.依恋离愁——送别诗

6.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咏史诗

7.高洁志向、评价世态人情——咏物诗

举例

1.建功报国(或壮志未酬)

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2.忧国忧民

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思乡怀人

(家乡亲人的思念,依依不舍的离别,闺中怀人的愁怨)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4.寄情山水

(农村生活的喜爱,自然风光的赞美,隐居生活的闲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

5、感时伤逝

 (时事变迁的感慨,昔胜今衰的感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方法指导

1.看“标题”:《九月九日山东兄弟》 《春夜雨》

2.找“主旨句”、诗眼(关键词、句)

登科后

                  孟郊( 唐)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登科后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3.看背景、作者(“注释”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降宋后写的词。南唐后主李煜,生不逢时,是一个亡国之君。但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之作,风格主要被概括为缠绵悱恻。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多写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 而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以及国破家亡后的悲愤之情

4.看典故、“意象”

(三).品味凝练语言

答题步骤:

解释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色彩词);手法;分析;特点;情感

(四).把握意象与意境

一、意象:

答题步骤:意象+特点(结合诗句分析)+情感

二、意境

答题步骤:采用意象+描绘画面(修饰词)+营造氛围+表达情感

三.描绘画面

答题步骤:找描写对象(意象)+分析修饰词+想象描写

 

一、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1.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送李端》

2.意象含义

(一)动物

子规、杜鹃、鹧鸪:常表达凄楚哀怨,思念故国之情;鸿雁:常表示游子怀乡之情及羁旅伤感;“蝉”凄凉高洁;青鸟、鱼,鸳鸯、鹧鸪”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

(二)植物

柳:表示离别不舍之情;“落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高洁、坚强之志;竹"高雅虚心自持气节;;“梧桐”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悲凉;“丁香” 愁思情结;“红豆”相思。

(三)自然现象

“月”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西风、烟、霜”哀怨惆怅,凄苦苍凉;“冰雪”坚贞的心志高尚的品格,“浮云”漂泊的游子;日暮、残照、残月、落花、浮萍:表示哀愁、感伤之情。

(四)其他

“舟、湖、长亭、桥、镜、灯”离情别绪,思乡孤寂、愁苦伤感。

“登高、凭栏”相思报国壮志难酬。、“吹笛、吹箫、吹笙” 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饮酒”豪情悲愁苦闷郁闷。“折柳”惜别怀远思乡。“捣衣”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长亭:送别;号角:战争;吴钩:勇武豪迈

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1.意境有: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2.答题格式: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描绘……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体会表达技巧

(一)

1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对偶、反问、双关

2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写哀)、白描、用典、象征、感官等

(二)答题步骤:

写出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归纳特点+点出情感

 

 

 

 

 

 

古诗词练习一:

1.理解诗歌内容(景象特点)                2.体会思想感情 

(一)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4分)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解】:、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平山上。、属:正值。、幽人:悠闲的人,指丘员外。

1.诗歌第一、二两句中                 两个词为全诗营造出七情的氛围。(2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东坡(4分)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1] 

【注释】东坡:其地在黄州东门外,又效白居易忠州东坡之名,故云东坡,诗人并以之作为自己的别号。

市人:隐指追名逐利奔走于仕途的人。野人:乡野之人,在野的无官职的居士,苏轼自指。

荦(luò)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

铿(kng):象声词,此指手杖敲击山石所发之声。曳(yè):拖。[2]  [3] 

3.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
4.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3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燕山,指燕山的山脉。金络脑:金属做的辔头、嚼子以及缰绳之类。

5.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6..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答案:

1.秋夜、凉天 2.全诗寄托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3.清幽、寂静 4: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怀。

小题1: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从“月色清”“野人行”可看出东坡清幽、寂静的环境特点。

小题2:试题分析:此处表达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对居住与躬耕的东坡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5.表现了志士们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愤懑。

6.繁茂、生机盎然

7.对当年清净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古诗词阅读

1.语言  2.情感

               (一)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1.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     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4.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5.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7.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8.“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五)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9.诗中写景从                 写到            ,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10.赏析这首诗最后两句。

                                                                                  

                                                                                  

                     (六)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11.赏析“飞”字的妙处。

                                                                                  

                                                                                  

(七)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风雨,名月何曾是两乡?

12.简析“青山一道同风雨”一句语言特色。

                                                                                  

                                                                                  

(八)春游曲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13.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古诗:

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3.触觉、视觉、听觉

4.孤寂凄冷

5. 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诗人的思家之切。

6.诗人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的复杂心情。

7. 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

8.“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9.院内   院外

10.拟人,把山水写成富有生命情感的亲切形象:水绕农田,仿佛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青山排闼,仿佛是争相前来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

11.“飞”字妙在化动为静,月本来运动不那么明显,仿佛不动,用了“飞”字,写出晓月运动极为迅速的特点。“飞”又明写月而暗写浮云,浮云飘飞,使时隐时现的明月,好像在高高的树丛里迅飞,所以,一个“飞”字,既是写月,也写云。

12.此句主要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者说友人远行,有青山和他一路共同分担风雨,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劝慰朋友不要悲伤、激励朋友勇往直前的情怀。

13.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有:注意炼字,“万”和“一”对举,突出地表现了万树杏花一齐盛开异常灿烂的美景。映衬。“满园”杏花的“深浅色”,和一池“绿波”相互映衬,景色分外明艳。整首诗语言明快而绚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