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名珍【贞祐通宝】折三窄缘铜钱

新浪博客
古泉名珍【贞祐通宝】折三窄缘铜钱
献福寿山石
【贞祐通宝】系金宣宗贞祐年间(1213-1216年)所铸,被泉界誉为《中国古泉五十名珍》。华光谱先生编纂的《中国古泉大集》一书中介绍,此钱铸有小平、折三铜钱并有铁钱。书中有两枚残缺图片,左图标注为铁钱,右图为“铁母”,均为折三型。这两枚残拓与其它折三钱最显著的区别是,标有“铁母”图片的是窄缘细廓,而前几天本博所展示的“贞祐通宝”折三钱均为中缘细廓。无论哪类折三钱华谱均定为一级品且价格不菲。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是宣宗时期战乱不断国力大减;一是其铸期短铸量不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出土太少。
随着祖国大开发建设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现在看到的此类钱币存世量已不是书中所述,今非昔比,“贞祐通宝”钱币本人即藏有多枚。为此,我们能去指责从前的收藏大家以及各类《古钱币图书》的编撰者吗?答案是否定的。时过境迁,事物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以一种正常心态予以面对,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并向钱币界的老收藏家以及著书者致以崇高敬意,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不承前启后,就会愧对子孙。
书归正传,再来说说本博展示的这枚折三铜钱,华谱定其为“铁母”,书中左图予以了互证。而我收藏的几枚折三铜钱与书中的拓片恰似一母所生,按常理推断,这些铜钱非“铁母”也可视其为“铁范铜”。但疑点有二:若将其视为“铁母”,本人觉得太过牵强,它根本不具备母相;若视其为“铁范铜”从铸相上看,附合胞生条件,但本人收藏的这些折三钱均有鎏金,由于历史沧桑,它们在钱币上留存的程度不一,有的清晰可见,有的则需放大镜观察方能看到,我收藏的这些折三铜钱枚枚“鎏金”,使人匪夷所思。它若是流通币未免显得有点奢侈,倘若是赏赐钱其币身却有明显流通痕迹,请各位收藏大家指点迷津。
下面展示两枚“鎏金”“贞祐通宝”折三铜钱,请泉友鉴赏。是品钱经33MM、穿经6MM、厚2MM、重10.7克。
上图“鎏金”留存较多

下图“鎏金”只能用放大镜观察





前一篇:古泉名珍【贞祐通宝】折三大样
后一篇:古泉名珍【贞祐元宝】小平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