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泉名珍》先秦大型三孔布【北九门】疑点解析

(2016-03-02 05:17:40)
标签:

杂谈



            《古泉名珍》先秦大型三孔布【北九门】疑点解析

     

                  今天本博展出的这枚三孔布“北九门”系青铜合金铸造。丁谱、孙谱、华谱均有记载,但三位专家编纂的书籍仅见“北九门”小型钱币的图录,未见大布。查找资料,从新浪博客见到几位藏家介绍过此泉的信息,他们手中的藏品多为小型三孔布,有的藏家通篇介绍却不见标注尺寸,让人无法比对考证。

              余这枚“北九门”三孔布为大型布,生坑绿锈,币身底层分布有黑漆古,外廓边缘和穿孔突出部位间或能看到金砂痕迹(先秦货币合金材料特征之一)。面文“北九门”三字清晰可见,背文“十二朱”却让人费解(大型三孔布背文应为一两)?

              三孔布是战国晚期流通在赵国、原中山国(今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货币,它是最早带有纪重或纪值铭文(铢或两)的钱币,对后世影响极大。大钱背一两,小钱背文十二朱。面文经考多为地名,“北九门”在今石家庄藳城九门镇。

              按照规制,三孔布分为大小两型,大型布背文计重一两,小型布背文十二朱。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本人所藏这枚“北九门”大型三孔布,背文纪重却为‘十二朱’,且“十”字的写法简化为一竖,不知何故?是古时的错范还是今人的臆造,让人无法断定。因为至今尚未真正见到同版“北九门”三孔布的出现 抚顺作协陈建平先生在他的博客中曾经介绍过几种三孔布,其中有枚“北九门”,从形态上看似像大型,但遗憾的是未标尺寸,背图又不甚清晰,无法比对。难道造假者花费高额成本仅铸一两枚这种“三孔布”牟利不成?若非,古人又怎会犯下如此错误呢?从这枚三孔布的布型、铸相、文字、锈色等综合因素看,此布无不透出它的固有的特质,怎么也看不出它是新铸品。

              现在只能等待新的出土或另有藏品复现予以佐证了。这枚“北九门”三孔布通高69MM、厚度1.8MM、重13.26克。

《古泉名珍》先秦大型三孔布【北九门】疑点解析

《古泉名珍》先秦大型三孔布【北九门】疑点解析





 





 

      今天今天今天展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