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遗珍【乾封泉宝】折十母钱(脱谱)赏析
【乾封泉宝】是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造的青铜钱币。是唐代第一个年号钱,一当“开元通宝”十使用,它是中国钱币史上第一个使用楷体入钱的泉币。但行用仅八月有余便停铸回收,究其原因,它是名副其实的虚值钱币,钱经略大于“开元通宝”,却要当其十枚使用,以致造成通货膨胀、经济动荡、谷帛腾贵、商贾不行。由于利益驱使,另有不法之徒私铸谋利,使经济雪上加霜。高宗尚算刹车及时,昭告天下停铸回炉、复用开元,以此企稳经济。由于官府一兑十回收,商民积极兑换,故存世不多。
今天展出的这枚【乾封泉宝】折十大钱,铸制异常精美,可视为母钱,经查诸谱未载,互联网亦难得一见。目前存世的“乾封泉宝”,钱径大都为25MM,高宗时期当“开元通宝”十枚使用。那么今天上博展出的这枚折十大钱,其时又当如何行用呢?具体答案现已成谜。但它是唐代虚值大钱中的魁首却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官府回收的决心之大、百姓响应的积极性之高,是造成这种大钱几乎绝迹的根本原因。现存“折十”已实属罕见、弥足珍贵。
是品为老生坑,褐色绿锈、包浆纯熟。钱经45MM、穿经11.8MM、重24.96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