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傅三清
傅三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46
  • 关注人气: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鸟篇·174·山蓝仙翁

(2019-03-18 05:32:09)
标签:

文化

分类: 历史

简介

山蓝仙鹟(学名:Cyornis banyumas):小型鸟类,8亚种。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形态特征

雄鸟,额基和眼先黑色,额和眉纹辉天蓝色,其余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青蓝色或暗蓝色;颊、耳羽、头侧黑色。尾黑褐色,除最外侧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外翈蓝色,两翅黑褐色。下体仅颏基黑色,其余颏、喉、胸、上腹和两胁橙棕色或橙色,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或橄榄灰褐色,额基、眼圈淡棕色,两翅和尾暗褐色,羽缘淡棕色,尾上覆羽和尾更显得棕红。下体颏、喉、胸棕红色或淡赭色,两胁淡棕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有时尾下覆羽沾淡棕色。

虹膜褐色或淡褐色,嘴黑色,脚淡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2-18g16-20g;体长129-154mm131-151mm;嘴峰11-13mm11-12mm;翅69-76mm67-72mm;尾60-68mm56-64mm;跗蹠17-19mm16-18mm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蚂蚁、甲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习性:除繁殖期成对外,其他季节多单独活动。常在山边、林缘矮树上或竹丛与灌丛中,也在林下灌丛和幼树上活动和觅食,一般很少到高大的乔木树上活动。性活泼而胆怯,鸣声婉转动听。

叫声:甜美悦耳的颤鸣声,音程甚复杂。告警叫声为粗哑的chek-chek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吴至康等曾于1977419日在贵州采得一巢,筑于离地1.2m高的苦竹上;巢呈浅杯状,由细草茎和藤编织而成;巢外径11.7cm,内径7.7cm,高5.5cm,深3.2cm;有卵3枚,卵为淡蓝绿色,大小分别为24mm×18mm23mm×19mm23mm×18mm,卵重分别为5.5g5.5g4.5g,发现时正在孵卵,说明卵已产齐。也有报告营巢于岸边洞穴中,窝卵数为4-5枚。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图片参考

百鸟篇·174·山蓝仙翁

百鸟篇·174·山蓝仙翁

百鸟篇·174·山蓝仙翁

百鸟篇·174·山蓝仙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