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015-07-07 15:46:48)
标签:
育儿 |
分类: 课题研究 |
家校沟通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宝塔区松树林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们处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透明、公开、交流畅通是相互理解、统一认识的桥梁和保障。我们的学校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严肃性的同时,也可以考虑适当采用家长和孩子们都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并同时开辟多种交流渠道,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校的及时交流与配合,优势互补,给孩子不同成长环境的熏陶与培养。同时,我们也应充分重视:孩子与家长、孩子与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顺畅。尤其是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阶段,对于内心的体验和表达的存储期很短,更要鼓励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跟父母、老师沟通时,应尽可能地提供便利条件,不会积攒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随着学生家长高学历文化层次数量的增加,部分家长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他们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他们能根据子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子女的成才设计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类家长人数虽然为数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他们将代表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目标导向,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今天,这种具有目标导向的家庭教育更加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得到及时沟通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彼此进步和互相帮助的一个过程,也是了解孩子与孩子之间问题最有效、最真实的方式。也是解决孩子与孩子之间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实用价值
在“e”时代下,人与人的沟通更加便捷及时。合理的利用好互联网沟通平台可以使沟通更具时效性、更具广议性。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内容,及班级近期教育教学状况,让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外的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共同教育好孩子。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家长克服对学校教师的依赖、应付心理,做到与老师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树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增进师生之情和亲子之情,使家校沟通更有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和谐统一。
三、研究目标
探索一种新的家访甚至家长会的存在形式,或者多者并存的状态,使沟通效率有所提高。以常规性、研究性、探索性的家校沟通方式,使教师和家长更准确的把握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生活能力欠缺处,性格弱点等等,进而利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合力作用,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四、研究内容
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实现更及时、更有效的沟通,达到家长与学校配合互动的最佳效果,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认同一致,协作共事,努力减少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耗因素。
五、研究方法
1、探索研究法:运用探索研究法来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状态。
2、调查分析法:应用调查分析法来研究新的沟通方式是否能够得到家长们的认可,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有所帮助。
3、借鉴学习法:查阅网络、报纸等成功或者失败的相关案例,对本课题进行完善。
4、互动研究法:利用与家长及其他教师的沟通,集思广益使新的沟通平台达到最佳效果。
六、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立项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
1、收集资料,确定新的沟通形式,并及时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渠道推广指导确保家长认可并参与其中。
2、一种是群体交流,比如QQ群、微信群。另一种班级微博等,家长和老师可以随时将孩子的情况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实施修改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在新适时更新学生在校情况、作文、绘画作品家庭作业等。使家长第一时间获得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回复家长的问题及留言。使家长认可新平台的功效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1、教师及时指导家长对新平台的使用方法。确保家长因不掌握新平台的使用而对新平台产生抵触情绪。
2严格管理平台,实施实名制管理。防止一些家长利用此平台宣传和教育孩子无关的内容,致使其他家长产生厌恶情绪。
第三阶段:撰写报告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1、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及时改进家长提出的意见。掌握家长对新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意见及时进行完善。
2、电话回访的形式,及时了解答家长的疑问。确保个别家长不能很好的掌。
3、家长会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完善沟通平台。
4、进行自我评价,写好结题报告。
七、预期成果
课题的研究报告;相关论文;各种资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