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皇极梅
皇极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89
  • 关注人气: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2023-10-04 20:10:30)
标签:

《红楼梦》数理研究

分类: 红楼梦研究转载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5日13:07  南都周刊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吴新雷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江宁织造府、织造局遗址示意图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严中

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江宁织造署、织造府、织造局遗址示意图

  吴新雷

  (中国红学会理事、江苏省红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副教授)

  主要观点:府署合一

  机构组成:

  由江宁织造府和江宁织造局两部分组成。

  地域考证:

  认为江宁织造府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其西园遗址在今大行宫小学周围。

  观点阐述:

  府署合一,以清朝历代《江宁府志》和《上元县志》为证,府、署的称谓通用并存;查《康熙字典》,知晓在古汉语的称谓中,织造府和织造署是同义词。

  “督院署”前的“理事厅”应为织造局(机房工场)的“理事厅”。

  严中

  (江苏省红学会副秘书长、《南京日报》记者)

  主要观点:府署分开

  机构组成:

  江宁织造由江宁织造署(衙署兼主要人员住宅)、江宁织造府(住宅)、江宁织造局(织造工场)三部分组成。

  地域考证:

  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为江宁织造署位置;江宁织造府则在太平北路以西,长江路以北、碑亭巷以东。

  观点阐述:

  府署于康熙二十三年已分开。康熙第二次至第六次南巡到江宁,都是驻跸于江宁织造署,而非江宁织造府。

  两图所标督院前为理事厅,“理事厅”为“织造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